丑小鸭主要内容六年级下文学常识(共4篇)
六年级下文学常识一、《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家。他的(一生言行)编成(《论语》)一书。三、《匆匆》作者是(朱自清),代表作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洲杂记》《你我》)。称赞他的(骨气),
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四、《桃花心木》作者(林清玄),(台湾)人。写了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在土里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的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五、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六、《顶碗少年》作者(赵丽宏),文中少年(三)次顶碗。八、《北京的春节》,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有(《骆驼祥子》),选自小学课本的有(《养花》《草原》《猫》)。九、《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李星华),是(李大钊)的女儿,李大钊死于(1927年4月28)日,因作者写于(1943)年,正值父亲逝世(16)周年,文章最大的写法是(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文中分为(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四部分。十、《灯光》作者(王愿坚),文中的主人公是(郝副营长),
文中的线索是(灯光)十一、《为人民服务》中张思德(1933)年参加红军,(1944年9月5)日因(救战友)而牺牲。九月八日为他举行了(追悼会),()作了演讲(《为人民服务》)。文中()提出了精兵简政。含义是(缩小机构精简人员),司马迁的名言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西汉)人,是(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三家。《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句话的含义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是死的意义有不
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固(本来),或(有的),于(比),泰山(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鸿毛(比喻事物微不足道)。完全的含义是(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别的目的),彻底的含义是(贯彻到底,就是说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服务)。十二、《一夜的工作》作者(何其芳),文中写了周总理的(生活简朴)和(工作劳苦)。十三、《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安徒生),(丹麦)人,代表作有(《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文中小女孩五次幻想到了(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小女孩现实中是(寒冷、饥饿、缺乏快乐、关爱)的,她渴望(得到温暖、食物、快乐、关爱)。两个幸福的含义分别是(第一个“幸福”是小女孩在临死时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第二个“幸福”是指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十四、《凡卡》作者(俄)国的(契诃夫),本文以(凡卡的梦)结尾,含义是(暗示他愿望的破灭)。十五、《跨越百的的美丽》中居里夫人是(波兰)国的(物理学)家,在文中写了她的(容貌)美和(心灵、人格)美。十六、《真理诞生
于一百问号之后》,中?的含义是(发现问题、不断追问),!的含义是(通过探索,解决疑问,发现真理)。见微知著的含义是(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十七、《养花》作者(老舍),
文中最后一句,也是点明中心的一句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十八、《狱中联欢》中的顺序是(唱歌),(交换礼品)、(贴对联)、(表演节目)。十九、《名碑荟萃》的碑林在(西安市)市,是一座(我国最大的书法艺术宝库)。文中的四位书法家是(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二十、默写诗并理解诗意。《七步诗》《鸟鸣涧》《芙蓉楼送辛渐》《江畔独步寻花》《石灰吟》《竹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已亥杂诗》《浣溪沙》《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2楼回目录六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六年级下文学常识| 2016-07-16 22:271、《再见了,亲人》是(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2.中心思想: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3、《桥》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普通)的(老XX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4.中心思想:本文赞扬了(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
献身)的崇高精神。5.《桥》
作者谈歌,原名谭同占,作品《天下荒年》。6、《草原》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学过的课文(《猫》《母鸡》)。7、《草原》中心:本文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8、《白杨》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9、《白杨》中心: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10、《冬阳童年骆驼队》课文围绕着(骆驼队),写了怎样(看骆驼咀嚼),怎样(和爸爸谈关于骆驼脖子上挂铃铛的事),怎样(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怎样(好奇地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11、《冬阳童年骆驼队》中心:这些看似小小的却很有(童趣)的事,像一个一个的镜头,随着作者(娓娓的叙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让人感到作者(充满了童真的童年生活)是那样的(美好),它可能有一点单调,但是有了(骆驼队),有了(清脆的铃铛声),有了(对骆驼队的思念),一切又变得(妙不可言)。12、《童年的发现》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13、《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