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道路桥梁作为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长时间使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城市道路桥梁经常遭受损坏和老化。因此,对城市道路桥梁的管理和养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城市道路桥梁管理和养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以期改善城市道路桥梁的管理和养护水平。
关键词: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管理;市政基础设施
前言:城市道路桥梁对于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出行安全至关重要。但是目前许多城市道路桥梁遭受的负荷越来越大,老化和损坏现象也日益严重。为了确保城市道路桥梁能够长期保持稳定和安全,加强城市道路桥梁的管理和养护迫在眉睫。因此,对城市道路桥梁的管理和养护进行全面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城市道路桥梁的基本概念
我国《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和《城市桥梁设计规范》中明确指出,城市道路桥梁是在城市内部为车辆、行人提供便利的通行条件、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道路、桥梁及附属设施。结合《城市
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城市内部道路等级可以分为快速、主干、次干和支路。具体如表1[1]
表1 城市道路等级分类
类别
等级
作用
功能
快速路
一级
道路中央设有分隔带,为
机动车提供高速行驶条件
汽车专用道
主干道
二级
连接城市各区的干路
以交通功能为主
次干路
三级
承担主干路与各分区的
交通集散作用
兼具服务与交通功能
支路
四级
街坊路与次干路的连接线路
服务功能为主
2.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当前,A市城市道路长约1112.2km,共有1856条,面积约1578万平方米。其中有快速路4条,长约25.2km;主干路53条,长约192km,次干道68条,长约109km;支路为1731条,
长度约为786km。桥梁共有39座,长约5.2km,其中人行天桥共26座,长约1.7km;地下通道10座,长约1.5km;跨河桥3座,长约2km。本文将从A市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的现状入手,详细分析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2.1设施监管职权不明确
在A市的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中,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划分不够清晰。不同部门之间对于设施监管存在交叉和重复的情况,导致责任模糊不清。例如,A市市政部门在监管过程中需要承担辖区范围内的道路挖掘审批工作以及设施违法行为查处工作。但是由于相关工作机制不完善,导致在执法过程中只能由市区城管行使执法权,进而造成执法困难。而且由于设施监管职权不明确,各个部门在管理中往往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不同部门对于道路桥梁养护所关注的问题和监管要求存在差异,导致监管标准不一致。这样容易引发养护工作中的纠纷和混乱,影响了路桥养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此外,在养护管理中还存在信息孤岛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机制,导致路桥养护的相关信息无法及时共享和传递。这会给养护管理带来很大的困扰,使得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变得困难。
2.2缺少精细化管理能力
结合A市的城市道路桥梁养护工作来看,部分管理部门在负责道路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负责道路的巡检及检查等工作,这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情况给当地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弊端,比如当地的基础设施完整性难以保证,相关设施维护工作不到位,对行人及车辆的出行带来不便。而且当地的道路养护部门只有在被相关部门告知需要养护时才会进行维修,没有自行维修权利,这样就进一步导致道路养护质量下降。根据A市2022年受理的“市民诉求平台”信件中,共有98件与道路受损问题相关,其中第一时间进行处置的案件有97件,虽然居民的诉求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复,但是这种传统的“重建设、轻管理”的管理思想还需要转变,只有做到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精细化管理,才能有效提高城市道路桥梁维护管理水平[2]
2.3数字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在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中,数字化管理的基础是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然而,目前仍存在数据收集不充分和不及时的情况。例如,A市现有的道路数据信息统计中,大多数都是由文字和数字组成,无法将数据进行可视化、立体化分析,同时也缺少对城市道路的长期养护规划,进而无法对道路桥梁的养护需求进行及时和准确的分析。同时,A市数字化管理平
台中缺乏整合性,数字化管理的核心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将各个环节的数据整合在一起,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然而,在A市的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中,常常存在信息孤岛和系统不互通的问题。不同部门和单位使用的养护管理系统和数据平台不同,无法实现全面的信息整合和共享。这给养护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影响了养护决策的精确性和效率。
2.4缺少维修养护资金
A市的道路桥梁维修养护资金最主要来源还是市财政的基本建设费,每年固定投资为1200万元,受到事权下放影响,城市的道路桥梁维护工作被市内各区的政府接手管理,经费的使用没有定额标准。这就导致在道路桥梁基础设施维护过程中经费分配不均匀,部分道路和桥梁缺少专项维修经费,造成维修管理质量下降。此外,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交通量的增加,道路桥梁的养护需求也日益增加。但是现有的养护资金往往无法满足养护需求的增长,导致资金缺口较大。这使得一些道路桥梁无法及时得到维修和养护,出现损坏和老化的问题。如果长期缺乏必要的维修养护,不仅会影响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还会给交通安全带来潜在的危险[3]
3.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对策研究
3.1明确管理职权边界
(1)理清管理部门职能。在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中,不同的部门承担着不同的责任。行政主管单位需要主管道路养护管理、道路的具体养护工作需要由负责养护管理的事业单位承担,第三方养护单位需要负责协助道路的养护工作。A市当前的管理模式为“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模式,以当地市场管理局为主管部门,将市区内不同区域道路划分给区城管局负责,再由第三方养护机构负责道路养护的实施,具体如图1。(2)在明确管理职权边界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健全适应城市发展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桥梁养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明确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和责任追究机制,确保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加强监督和考核机制,通过建立绩效评估和考核体系,及时发现并纠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桥梁养护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3)桥梁养护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协调。因此,应建立起交通部门、建设部门和相关单位之间的协同合作机制。一方面,可以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来协调解决桥梁养护管理中的问题和难点;另一方面,还可以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共享[4]道路养护
图1 A市城市道路责任管理体系
3.2创新养护管理模式
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对策中,创新养护管理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提高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需要采取一些创新措施,使管理更加精细化、主动化。(1)提升道路精细化管理。管理人员可以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桥梁养护的数据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桥梁的状况,对桥梁进行分类管理,对于结构状况较好的桥梁可以采取定期巡检,对于结构状况较差的桥梁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巡检和维护。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可以合理分配资源,提高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2)建立社会力量联动机制。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管理往往需要大量的
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相关部门应主动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养护工作。可以通过与相关企业、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桥梁养护管理工作。比如,可以邀请专业的工程公司参与桥梁的维护和改造工作,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技术评估和监督,共同推动桥梁养护工作的进行。通过社会力量的参与,充分发挥各方的专业优势,提高养护管理的效果和效率。(3)拓宽市民诉求交流渠道。养护管理的目标是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的道路和桥梁。因此,创新道路桥梁养护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应注重市民的参与和沟通。可以建立市民诉求平台,从多方面了解市民对桥梁养护的需求和意见,并及时反馈给管理部门。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增加市民对养护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加强与市民的互动和交流[5]
3.3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
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管理对策中,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借助信息化技术,可以提高养护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养护管理。(1)完善市政设施信息化建设。这包括对城市道路桥梁的基本信息进行全面、准确记录和整理,建立详细的档案数据库。同时,需要将这些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实现空间数据的可视化管理。此外,建立全市范围的统一城市道路桥梁信息平台,便于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
同工作。通过完善市政设施信息化建设,可以为养护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度。(2)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因此需要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相关部门需要招聘和培养具有信息技术和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专业背景的人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养护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