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古诗原文(yuánwén)带拼音]所见古诗带拼音

    第一篇所见古诗(gǔshī)带拼音:小学语文汉语拼音练习题
    语文(yǔwén)考试内容所占比例在整个过程中越来越大,那么如何让语文考试锦上添花呢总结语文知识点是很有必要的网频道(píndào)为大家准备的《解析语文汉语拼音复习题》供大家学习,并祝各位同学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珍惜(zhēnxī)粮食的古诗
    锄禾
    唐·李绅(一年级上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含数字的古诗
    山村
    宋·邵雍(一年级上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三、含夸张的古诗
    1、夜宿山寺
    唐·李白(二年级上册)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二年级上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秋浦歌
    唐·李白(五年级上册)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四、描写长江、黄河的古诗
    1、凉州词
    唐·王之涣(六年级上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浪淘沙
    唐·刘禹锡(六年级上册)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五、惜时
    1、汉乐府民歌
    《长歌行》(一年级下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第二篇所见古诗带拼音:《赠汪伦》小学古诗拼音版
    《赠汪伦》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作。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脍炙人口,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赠汪伦》小学古诗拼音版
    lǐ bái chéng zhōu jiāng yù 某íng
    李 白 乘 舟 将 欲 行 ,
    hū wém àn shàng tà gē shēng
    忽 闻 岸 上 踏 歌 声 。
    táo huā tán shuǐ shēn qiān chǐ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 ,
    bù jí wāng lún sòng wǒ qíng
    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
    作者背景
    见《静夜思》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汪伦: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
    踏歌: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歌唱时以脚踏地为节拍。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不及:比不上。
    古诗今译
    李白坐船正准备出行,突然听到岸上的以脚踏为节拍的唱歌声。桃花潭的水深达千尺,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深情。
    名句赏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此诗作于诗人在安徽泾县一带的漫游途中。在泾县桃花潭有一位村民叫汪伦,他常常预备美酒招待李白,李白很感谢他,在离开桃花潭时写下了这首赠别之作。前两句叙事,诗人正
要乘船出发,突然听见岸上传来歌唱声,原来是老朋友汪伦特意赶来送他;后两句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谢。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第三篇所见古诗带拼音:木兰诗全诗带拼音
    原文: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描写父亲的诗句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假设飞.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土.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赏析: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参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彩。
    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参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不是因为儿女的心事,而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参军。
    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置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愿为父亲分担压力;“旦辞爷娘去。〞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这里写木兰从家中出发
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迫,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气氛。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假设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剧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那么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绩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土。“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土〞,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五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
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六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参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其诗中几件事的描绘详略得当,一,二,三,六,七段详写木兰女儿情怀,四,五段略写战场上的英雄气概。从内容上突出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结构上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参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
神气跃然;以幽默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木兰诗全诗带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