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课后作业(含答案)
一、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1.他深感自己cái shū xué qiǎn(     ),因此学习特别用功。
2.大雨过后这里变得 wàn lài jì(     ),天空变得如此的美丽。
3.地质工作者在野外工作,常会fēng cān sù(     ),十分辛苦。
二、解释诗句中的加点字。
1.树头新绿未成
:(       )
2.醉里吴音相媚好
相媚好:(         )
3.白发谁家翁媪
翁媪:(       )
4.最喜小儿亡赖
亡赖:(           )
三、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         ,         ”两句诗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彩艳丽。 
2.《清平乐·村居》是        所写,“清平乐”是    ,“乐”这里读    。 
3.《清平乐·村居》中描写翁媪三个儿子不同形象的诗句是“         ,                    ,         。” 
四、课内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 
1.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2.《宿新市徐公店》是由    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取的是其中一首。新市:       。 
3.“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两个动词分别是        ,意思是    ,将儿童的    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5.试着将《宿新市徐公店》的另一首诗写出来吧!
                                                          
                                                          
                                                          
                                                          
1.古诗词三首
一、1.才疏学浅 2.万籁俱寂 3.风餐露宿
二、1.:树荫。 2.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3.翁媪:老翁、老妇。 4.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
三、1.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2. 辛弃疾 词牌名 yuè 3.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四、1.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飞入菜花无处寻 2. 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3.急走  快速奔跑追逐 天真活泼,好奇好胜 4.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网络传播着真相,利于正义的抵达。
有人说,网络沟通着你我他,传递着温馨、温暖。
有人却说,从沉默是金到众声喧哗,围观没有改变中国
对于以上几种观点,你有什么看法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趋利避害,理性使用网络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仿佛一叶扁舟,载着信息瞬时漂洋过海,带着正义的风浪,也卷着评论的乌云。它既提供了更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来传播真相与正义,传递温馨与温暖;也让围观者的阴暗与苟且有了肆虐的空间。
我认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趋利避害,理性使用网络这把“双刃剑”。
确实,网络作为新时代的信息工具,其优势十分明显。它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一列快车,带着我们奔向一个无限广阔的世界。比尔盖茨曾说过:“网络正在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以网络为媒介的交流备受青睐,如朋友圈、视频聊天等都在无形中跨越时空的障碍,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前几日的河南郑州,44个小时内,全城接力,在朋友圈为3岁的男孩然然寻丢失的小耳蜗,更是给严寒的冬天增添了一抹春天的温馨与温暖。
但与此同时,网络带来的弊端亦不容忽视。
网络发言的自由性和匿名制度,再加上少部分人素质不高不辨是非,引起了许多不良现象,如网络语言暴力。事件围观起初形成的舆论的确可能倒逼不少公共事件从幕后走到台前,督促事件从失衡走向公平和正义。可是在缺少约束的网络虚拟时空中,自私、狭隘、刻薄等深潜在人性深处的“魔鬼”也会悄然伸出它的触角,很多人在不了解事情的真相时就妄加评论,甚至诋毁辱骂。
这样的肆意评论一旦主宰舆论风气,往往会隐藏事情的真相,进而“借刀杀人”。比如之前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不明真相的众将一位正常行驶的女司机推上了风口浪尖,险些丧命的她却被扣上了“始作俑者”的帽子。若不是公安当局及时发文澄清,这一盏生命之灯是否会熄灭也未可知。
言论自由不等于造谣自由。一个自由的社会,也应该是一个富有责任心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如果所有的人都充当无聊的看客与隐匿的喧哗者,这注定是一个没有公共精神的社会。
因此,对于我们新一代的青年人来说,不仅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坚守正确的价值观,保证网络言论的文明,确保自己言行有“节”;还要提高对不同信息的辨别能力,既不做言论自由的滥用者,也不做推波助澜的看客,做到有“智”明辨。正如《止学》中所言:“天贵于恒,人贵于明,动之有戒也。”
为了使中国“得以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应在道德法律约束内趋利避害,理性使用网络,做有节有智的优秀网民。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能力。写作任务十分明确对于以上几种观点,你有什么看法和思考,其实就是要求考生作文时围绕“以上几种观点”做深度思考,离开所给言论材料行文则视为偏离题意。“你有什么看法和思考”,“看法”,即写作者的见解、观点,“思考”侧重理性思维,文体指向议论文。任务驱动型作文隶属于材料作文,而材料作文一面要求考生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本题材料,
言论一的关键词是“传播真相”“正义”,众可利用互联网监督扑朔迷离的社会事件,督促真相浮出水面。言论二,肯定网络拉近时空距离,让人们可以为陌生人困境的解决贡献一份力量。言论三中“沉默是金”与“众声喧哗”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本质均是“看客”的“围观”,即人们以旁观者的姿态面对事件与人,不论何种性质的事件,都如同看戏一般,对当事人没有理解与共情的心理反应;其背后是社会责任感的丧失,须知“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考生若选择三种观点之一来立意,最多只能归到二类文;若能结合正反两方面来辩证思考则为上佳之选。具体作文时,可参考以下立意:①趋利避害,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②传播正义,沟通你我,做有节有智的网民;③趋利避害,理性使用网络;④做理性网民,莫让网络网住灵魂;⑤做互联网的“驯火者”,让网络属于正义;⑥传播真相,传递温馨,拒做网络看客;⑦网络传播真相,不明真相者请勿喧哗;等等。
【点睛】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
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近日,一篇18岁女生关于自己、关于贫
穷、关于希望的文章看哭了无数人,这名女生叫王心仪,刚刚在高考中取得了707分的成绩,被北大中文系录取。这篇《感谢贫穷》引起网上热议,有网友评论:“生活的贫穷让她更加的坚忍不屈、自强不息,更加热爱和珍惜人生。”还有人说:“‘富’不代表心灵高贵,‘穷’不代表精神贫瘠。不是所有的富贵都是幸运,不是所有的贫穷都那么可恨。”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贫穷不值得感谢。”
关于“贫穷”,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请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写一篇文章,谈一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感谢贫穷
贫穷这个字眼,似乎与我结缘一直陪伴我度过了12个春秋。
小时候,贫困的家庭温饱都不能解决,到了7岁,我瘦的风吹倒决不是夸张,面对一学期2元钱的费用,父亲紧缩了眉头。无奈,我只得发扬风格推迟入学,要想兄妹5人同时读书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等到第二年兴致勃勃去报名,老师说啥也不愿意收下瘦小的我,我的哀求感动了父亲,父亲的请求感动了老师。就这样,每天10多里的公路往返,风雨无阻的跋涉,成为我平生最大的乐趣,小学毕业之际,我以优异的成绩准备跨进离家更远的学校去住读。
人有旦夕祸福。此时,母亲的去世给家人的心中蒙上一层阴影,昔日的欢笑从此在大家庭中消失,我也面临辍学的危险,瘦小的我又能干什么呢?父亲只得在叹息声中送我进学校。因为交不起学费,我的床铺只能拿教室的桌椅代替,北风呼号的冬季,也是我最难熬的不眠夜,趁着蜡烛快要熄灭的最后几点蓝火焰,我以最快的速度铺好床铺,没有垫絮、一床半旧半新的棉被折成两半。
一半垫底,一半做盖,偶尔山顶上几只猫头鹰发出恐怖的叫声,我不禁颤抖着赶紧蒙上被子,毕竟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啊,就这样,我一天天地盼望着冬季的结束。
天道酬勤。在我做完勤杂挣回高中最后一笔学费的几个月后,大学通知书也如期飞至家中,面对这份我辛苦耕耘的收获,贫穷的山村沸腾了、父亲面对乡亲们的祝贺,既高兴又忧愁,高兴的是我要飞走了,忧愁的是要有一笔对于我们来说讲类似天文数字的2000元学费,为了这笔学费,一家人东拼西凑一个多月后还差一半,起程的日子到了,一向坚强的父亲流了泪我咬着牙含着泪离开了家乡,我说我要用双手和大脑来养活自己。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我做家教,打工挣来了一份有一份又一份血汗钱时,我的同龄人正三天两头的写着家书寻求,经济支援,我的父亲很惊奇我的经济来源。
舞厅不敢进、录像厅与我无缘。我仿佛超出了那个热闹喧嚣的世界,当然,图书馆中又多了
一个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的我,读书、写作、打工,这就是我大学的全部生活。
当我接过那张本科学位的证书时,我的眼圈湿了。我很庆幸在大学四年里。我用辛勤战胜了贫穷,取得了一个有一个让人羡慕的成绩,菁菁校园中掌声时常为一个贫穷的大学生响起。我生活在光环之中。
当我穿着用稿费买来的球鞋寻觅工作时,我敲响了一家家条件用人单位的大门,进门时一身自信,出门时满身轻松,我就这样潇洒的战胜个个包装潇洒的同龄人。当我毅然决定投身教育事业时,他们都觉得不可理解,我说我喜欢这份请品种的个人追求。
仔细回想过去的路,我时常被莫明的感激包围着。寒夜里灯光下独坐读书,夜里搓着手拿起笔来狂舞一通后,我心里很坦然。
如今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已经脱离了贫穷,时常有读者要我谈生活的感受,我只能用感谢贫穷来概括。在我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时常被它吓倒,没有力量去超越它。
感谢贫穷这所好学校,它让我在人生道路上尝遍艰辛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前方的路,跨过一道道山,追求应该追求的。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能力。写作任务十分明确——关于“贫穷”,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请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写一篇文章,谈一谈你的思考和感悟。任务驱动型的作文,既有限制性的条件,也有开放性的空间。审题时要注意出题人的设计意图,不能没有边际的任意拓展。第一,要对“贫穷”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比如:日常生活中人们认为,贫穷就是缺乏钱财,生活拮据困乏。但贫穷既可以指物质上的,也可以指精神上的。同时,贫穷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参照物不同,贫穷的理解就不同。第二,要对“贫穷”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有一个分析。贫困的生活对一个人的发展一定会造成很大的障碍,甚至导致一些人永远处于没有希望的境地中。但是,也应该看到,贫穷的生活也更能使人在对抗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坚忍不拔的毅力,让人有一种战胜困难的勇气。第三,还需要有“物质与精神互相影响”的观念,既不能绝对强调物质的重要性,也不能绝对强调精神的重要性,应该客观公允地分析两者的关系。以上三点是网友争议的根源,也是我们写作的思维起点。另外,考生一定要明白《感谢贫穷》一文的真正内涵,引文中有非常明确的表述“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那么我们就需要思考还可以带来什么?从女孩高考707的高分来看,她没有被贫穷的生活压倒,也没有在贫穷的生活中丧失了奋斗的方向。由此,我们可以引申出:贫穷也能够磨
练人的意志等。写作时要避免对“贫穷”大赞特赞,似乎一贫穷就成功,这是一种绝对化的思维,不能辩证思考;也不能写成对“贫穷”的战斗檄文,成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宣传稿,这是对引文部分的误读。理想的行文思路应该是能够从王心怡的文章出发,谈一谈“贫穷”在人成长的过程中的作用,要注意辩证思考,但是更多的应该从正能量方向写作。也可以就“贫穷”应不应该感谢来立论,其实感谢的不是“贫穷”,而应该是“贫穷”给予人的磨练。
【点睛】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
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奥巴马的女儿玛利亚和萨沙,行为举止格外端庄得体。《纽约时报》马上挖出了几条奥巴马夫人米歇尔的家规:第一、每次出门旅行,不管学校是否要求,都必须写一篇旅行报告。讲讲自己看到了什么。第二、平时不许使用科技产品。奥巴马14岁的大女儿,也只有周末才能动手机。两个女儿不到周末不能看电视,计算机只能在做作业时才用。要知道,硅谷那些高科技工程师,往往把自己的孩子送进禁止使用计算机的“低科技”学校。真正的创作还是要徒手培养。第三、玛利亚和萨沙必须参加两种体育训练,一种是她们自己挑选的,一种是米歇尔规定的。理由是:你不仅要体会干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乐趣,还要知道怎么干自己不喜欢的
事并不断进步。第四,孩子们必须吃完蔬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家训不可忘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物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国又素有“文明礼仪之邦”的美称,这都归功于中国人民的素养,中国人民讲究体面,每个人都出生于一个有素养,有讲究的家庭,不论穷与富,每一个纯朴的家庭,都会有那么几条不变的家训,教育后人怎样做人,人生在世的责任。
每个人的家里都有几条好家训,塑造好家风,我家也不例外,我爸总是会告诉我,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像爷爷一样的人,奶奶说,爷爷长得一表人才,是村里的干部,为人一生正直廉洁,而且又聪明,写得一手好字,村里的事,他都会亲力亲为,他总是乐于帮助别人,所以我一直都很骄傲我有一个了不起的爷爷。我一直都很崇拜我的爷爷,我要学习爷爷乐于助人的精神,像他一样做一个正直的人。
爸爸也经常跟我说起爷爷的事,爸爸说,爷爷表面上很严肃,其实在姑姑和爸爸之间,爷爷最疼的便是爸爸,爷爷表面上若无其事,其实一直都很关心爸爸,爸爸小时候上学的路很远,
又没有公交车,爷爷装作不在意,结果偷偷地给爸爸买了一辆自行车,虽然只是一辆普通的自行车,却包含了爷爷对爸爸无声的爱,爷爷自己勤俭节约,把好的东西都留给身边的人,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于是乐于助人便成了我们家的传统,好的东西也要和别人分享。
我一直都很崇拜我的爷爷,可是我却从来没有见过我的爷爷,因为在很早的时候,我爷爷就去世了,那个时候我还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我爸妈都还没有结婚,所以从小到大,对于我的爷爷,我都只是听说,虽然对于爷爷,我仅仅只是听说,可是爷爷已经成了我心中的№1。爷爷在世时希望爸爸能好好读书,可爸爸只读到高中就没读了,现在也成了爸爸心里的一个遗憾,所以爷爷那些好的品质全被保留下来,作为我们的家训。
从我懂事起,爸爸每年都会带我去给爷爷上香,但是那时候小,不懂,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知道,一个人虽然走了,但他依旧活在我们心中,爷爷便就是这样,而且爷爷为人的精神也从此影响我们这些后辈人,培养我们做一个正直、无私奉献、不卑不亢的人。
爷爷一直都是我们家做人的警钟,我爸爸每次在我做错事的时候,都会告诉我一些关于爷爷的事情,告诉我其中的道理,教我做人,做一个像爷爷一样的人,我也从这样的家训中慢慢长大,他们都说我是我们家里最像我爷爷的人,要我长大成为一个和爷爷一样的人,向爷爷
看齐。
可是我却没有,我犯了一个错,也许是在青春期里的迷茫,突然觉得很惭愧。我没有牢记爸爸告诉我的家训,没有像爷爷一样,每个人都难免会犯错,只要肯改。现在我知道自己做错了,我会改,并且不会再犯,我会把爸爸的训导和爷爷的精神牢记在心,我以后会严格要求自己,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正是因为我家有一个榜样给我们指明方向,我们家一直以来都是以和为乐,帮助左邻右舍,不卑不亢,有了好的家训,塑造好的家风家气,一家人和和乐乐,虽然平凡,但是很充实。
这样的家训便一直从爷爷身上留下来,教育爸爸,教育我,教育以后的子子孙孙,家训记我心。
内秉其规,灼灼其华
奥巴马的女儿玛利亚和萨沙在中国之行中所体现的举止端庄,谈吐得体,让国人着实感受了一把大国风范,感受到“第一女儿”的风范。身为第一夫人,米歇尔深知自家人代表国家形象,所以不仅自身注意形象,也悉心培育自己的孩子,为让她们显露风华,特地给她们制定家规。这些都是家庭教育方面的内容,但是却能从中让我们感受到儒家的风范。因此,只有内秉其规,才能灼灼其华。
务实教育,有利于身心。旅行后写游记,培养女儿做事后要有心得,用懂得体会回味;限制科技产品的使用,旨在让女儿摆脱科技的束缚,不染上现代病;让女儿选自己喜爱的运动,为培养她们自主选择的能力,挖掘自己的知趣;注重饮食多吃蔬菜是为了让女儿身体健康;均衡膳食,是为了让她们精力充沛。这些看似平常简单的道理,却蕴含着教育的真谛。务实教育,有利于身心。
家规内容,积累的财富。从这些家规中我们可以看出,家规能使孩子保持健康的身体,更能塑造健全的人格。家规是长辈为后代所作,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他们用自己的经验为后代指明一条不会有后悔却或许充满艰辛的路。这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管用。做好事情,首先要有好的身体,要学会做人。子孙辈若恪守这些朴素的道理,坚持长期保持,长大必然会在生活中有所体现,定会在将来成就一番事业。因此说,良好的素质及品格,会为自己将来的工作增光添彩。
内秉其规,能自成风华。家规是从小便陪伴在身边的一种熏陶,对人文化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曾国藩家书中,充满着这样的谆谆教诲,可见长辈的良苦用心,是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和打算。中国国画讲究渲染,大家讲究熏陶。家规便在儿童的成长中起着这样的作用。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先生在其家书中,对钢琴家傅聪就是充满了这样的关爱,谆谆教诲,
让人羡慕不已。让良好的素养深入后辈的血液,家规中后辈或温和或严肃的叮嘱,定会让孩子受益终生。所以说,内秉其规,才能自成风华。
天道无规,必然成败事。或无家规,就像国之无法,天道无度,定会让家中生活繁乱而不到方向。让子女无所适从,人生没有了生活目标。这样,做事就会失去原则,行事就会失去能力,一切都会让人不知所从,更从何谈起良好素质与得体的言谈举止,何处去谈自成风华?典型的某某人,自小生活在衣食无忧,不缺钱、不少名誉的名门望族家庭,缺少家规的管教和束缚,他成为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下大错,都没有被父母当回事,结果酿成牢狱之灾。这难道只是他个人应该承受的结果吗?
由此可见,家规是家庭必不可少的教育的规矩和准则。家规在家,自秉其规,自成风华。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写作能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对材料的分析、整合,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
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本题材料首先指出奥巴马的女儿行为举止格外端庄得体,然后列出了《纽约时报》挖出的四条奥巴马夫人米歇尔的家规。这四条家规都非常务实,旅行后写游记,培养孩子做事后要有心得,用懂得体会回味;限制科技产品的使用,旨在让孩子摆脱科技的束缚,不染上现代病;让孩子选自己喜爱的运动,为培养他们自主选择的能力,挖掘自己的知趣;注重饮食多吃蔬菜是为了让孩子身体健康;均衡膳食,是为了让他们精力充沛。这些看似平常简单的道理,却蕴含着教育的真谛——务实教育,有利于身心。奥巴马的女儿玛利亚和萨沙,从小就深受这四条务实家规的熏陶,长大才会“行为举止格外端庄得体”。这说明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家规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家规是家庭遵从的规则,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精神文化传承。家规是从小便陪伴在身边的一种熏陶,对人文化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所以作文时可以参考立意:谈家规必要性;好的家规使人终身受益;只有内秉其规,才能灼灼其华;务实教育,有利于身心;等等。
【点睛】
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阅读的意义。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
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各高校2017年新生录取结果已相继出炉。据中国青年报社调查,绝大多数的高分段考生选择填报就业形势好、薪酬待遇高的财经、金融类专业。
材料二 :
两弹功勋、科学大师杜祥琬院士,曾有数易专业的经历,从天文转到数学力学、从数学力学转到核物理、再到后来转向激光。他始终坚持个人的兴趣服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需要。他说:“个人成长只有融入国家命运方有大成。人活在世上当然要有物质基础,但一定要有精神支柱,家国情怀。”
究竟如何选择专业,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人要有家国情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处在安史之乱中的杜甫,忧虑着处在山东、河南这两个沦陷区的几个弟弟,他们是生还是死呀!颠沛流离中的他,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望着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之情。山河破碎,没有“国”哪有“家”啊!
杜甫心中有“家”,更有“国”。他漂泊四川成都,尽管自己处境艰难,茅屋为秋风所破,他仍向苍天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懂得推己及人,希望温暖能普照天下。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能将温暖与幸福惠及芸芸众生,这是一种大胸怀,这是一种大境界。
小家温暖幸福只能是小家,全民温暖幸福才是大家。有首歌唱得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生活在“家”与“国”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家国情怀”首先表现为爱国之情。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就在于他心中有汉,心中有国。卫律的威逼利诱,没能让他叛“汉”;李陵的软话攻心,没能让他仇“汉”;单于的漫长折磨,没有让他忘“汉”。朔风凛冽,无法冻硬他的爱国热肠;胡茄幽怨,无法软化他的爱国衷心。饮雪吞毡,就等归汉之日。就要回汉了,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小儿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是他的心中没有妻儿吗?不是,只不过,在他心中,“国”远比“家”重要。
“家国情怀”又表现为爱民之情。同志一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赤子情怀溢于言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下乡看望一位生病的老大娘,虽素昧平生,却满含热泪地呼之为“娘”,视百姓为父母。
“家国情怀”还表现为恪尽兴国之责。顾炎武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任”,范仲淹也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作为社会中的每一员,都应该为国家的发展献计出力,将个人之梦融入到中国的复兴之梦。
“家国情怀”不是要我们抛却小家,忘却亲人,而是要我们推己及人,由“家”到“国”,都捧出一颗爱心来。
“家国情怀”是立身养德之本,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家国情怀”!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首先应当把握材料,材料一揭示当前绝大多数的高分段考生选择填报就业形势好、薪酬待遇高的财经、金融类专业这一现象材料二介绍两弹功勋、科学大师杜祥琬院士,曾有数易专业的经历,他认为“个人成长只有融入国家命运方有大成。人活在世上当然要有物质基础,但一定要有精神支柱,家国情怀。”作文要求根据这两则材料就如何选择专业,谈谈自己的看法。考生在立意时,观点要偏向于择业与社会发展、爱国情怀等相结合。
点睛: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给定材料不给定话题或题目,也不限文体。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小时候喜欢伸出一根手指,指着天空中的月亮说:“今晚的月亮好大呀!你们看,月亮里面有人在砍树呢!”父亲却不高兴,厉声斥责我:“你别用手指着月亮,指多了,会烂耳朵,会耳
聋的!”孩子怕烂耳朵,怕听不到旁人说话,以后,渐渐地真就不再用手指着月亮说话了。成年后才知道,指着别人说话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父亲用烂耳朵和耳聋的恶果来吓唬小孩子,实际是借了孩童对月亮的敬畏之心,来纠正我指手画脚的坏毛病。
敬畏之心,可以呵护成长、引领成功,甚至可以消灾避祸。你有让你害怕的“月亮” 吗?如果没有,那就糟了;如果有,那就对了。
请依据材料,结合你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文体不限(除诗歌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心存敬畏
敬,而生虔诚心;畏,而生戒惕心。我们应对自然、历史、生命等就应心存敬畏,如此,我们方无愧人生。
心怀对自然的敬畏,才能享受青山绿水,聆听自然心声。近来,雾霾天气严重困扰国人,人们怨声载道,可谁又想过,造成这一现象的不正是我们对自然缺乏敬畏之心吗?树林花园被拔地而起的高楼取代,蓝天白云被工厂的乌黑浓烟遮掩,甚至生长百年的橡树林因逆领导意志而被无情砍伐。我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去哪儿了?记得一位登山家在登上珠峰时感慨地说:“不是我征服了珠峰,而是它向我展示了它温柔的一面。”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让人动
容,也足以让我们反思该如何敬畏自然。
自然需要敬畏,对历史亦然。
心怀对历史的敬畏,才能不忘历史,警钟长鸣。在国外,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不顾国际谴责公然参拜,这哪里是对历史的敬畏。同是二战战败国,战后德国历任领导人都心怀对历史的敬畏,以史为鉴,为过去纳粹暴行真诚忏悔,赢得了世人理解与尊重。相较战后德国的前总理勃兰特,安倍晋三是多么的渺小和丑陋。那些否认侵略历史,美化侵略历史,对历史不心存敬畏的人或国家必将被历史所淘汰。在国内,有些国人也缺乏对历史的敬畏与尊重。如“抗日神剧”铺天盖地地袭来,让人眼花缭乱,不禁让人发出疑问:“这就是中国抗战史?”抗日神剧的出现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革命先烈的不尊重。今天,我们更应该心存对那段痛苦历史的敬畏,以史为鉴,警钟长鸣。
我们还要对生命敬畏,如此,生命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印度特蕾莎修女,把一生献给那些受苦难的人们。她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同他们交谈,给他们食物,让他们感受到无尽的爱和关怀。特蕾莎修女死后,印度给她举行了国葬。特蕾莎修女对生命的敬畏感动了无数贫苦人民,人们纷纷跪下,不敢高过她的灵柩。相反的,不敬畏生命,人生之花就会枯萎。马加爵只因同学的几句玩笑话,挥刀杀人,在断送同学年轻生命时,也葬送了自己的青春韶华。
生命可贵,怎能不怀有敬畏之心?
人生短暂,心存敬畏,方可大道直行。
岁月无痕,心存敬畏,自当青史留名。
心存敬畏,让人生走向辉煌!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材料作文,材料主要讲“敬畏”之心,“如果没有,那就糟了;如果有,那就对了”,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一点呢?“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指“慎,谨慎,不懈怠”。参考立意:我们应该保护孩子的童真;不能盲目相信他人;有自己的见解认识等。
点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如本题主要结合“如果没有,那就糟了;如果有,那就对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敬畏”之心。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许多人在中小学阶段,上过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有学乐器的,有学书画的,有学棋类的,也有学奥数、英语的,不一而足。不过近日,家住上海的黄女士花了两万元为正在上初三的女
儿报了一门“情商培训课”,引来家长圈一片议论。有家长直呼“太贵了,烧钱”,不如报文化课补习班实惠;也有家长认为高情商确实会增强孩子的社会竞争力,黄女士的做法是值得的,并且是一种进步;还有家长认为“情商培训课”终究还是一种短期速成教育,无法取代日常生活中的情商培养。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孩子上起“情商课”还是要落到家庭教育上
许多人在中小学阶段,除了接受学校教育,还上过各种各样的“培训课”,有学乐器的,有学书画的,也有学奥数、英语。最近有一种绝大多数人闻所未闻的培训课流行起来,那就是“情商课”。
近日,一则新闻把“情商班”推入公众的视野:家住上海的黄女士,觉得自家上初三的女儿“还不具备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于是花了两万元,为女儿报了一门“情商培训课”。尽管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黄女士却对课程赞许有加,认为这门课程有利于补全校园课程在孩子心理建设方面的缺失,给孩子的心态带来积极改变。
确实,情商对一个人的生活与工作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高情商会明显增强一个人的社会竞争力,低情商则很可能造成社交障碍。然而,为培养未成年人情商,花重金让孩子上“情商课”,未必是最优选项。一方面,“情商课”价格不菲,黄女士的女儿上一堂课就要花掉300元,普通家庭难以轻易承受如此高的开销;另一方面,“情商课”终究还是一种课堂教育,一周一次的课程至多只能对孩子起一定指导作用,而无法取代日常生活的情商培养。
归根结底,培养孩子情商的职责,还是要落到家庭教育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跟孩子接触最频繁、最密切,也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未成年人心智尚不成熟,在成长中经常模仿他们身边的成年人,因此,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作出好或坏的榜样,进而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
“情商”的核心,一是对自身情绪的认识、了解与控制能力,二是与人交际,融入集体的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依赖课堂学习,而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孩子能否培养出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交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
如果父母能在日常生活中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并且在孩子有情绪时及时介入,告诉孩子正确处理方式,孩子自然会养成优良的情绪控制能力。反之,如果父母总乱发脾气,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孩子当然会被带偏。
而在交际能力上,孩子与人交流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就是模仿父母与人交流的方式。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父母的言传身教,会给孩子打下坚实的情商基础,而如果父母总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显露坏榜样,或者对孩子疏于关照,不管不顾,自然会给孩子的情商带来负面影响。这种家庭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就算是由专业的心理教育人士进行授课辅导,也很难轻易根除。
父母出于为孩子好的心理,花钱给孩子上“情商课”,固然不是坏事。但是,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只要搞好家庭教育,“情商课”的锦上添花可有可无,而如果搞不好家庭教育,再昂贵的“情商课”,也不一定能达到“雪中送炭”的目的。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主要讲家住上海的黄女士花了两万元为正在上初三的女儿报了一门“情商培训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还可以综合认识这一行为。
点睛:(1)赞成黄女士做法。在欧美国家普遍将情商课程设为必修课的大背景下,“唯分数论”的中国基础教育的确需要反思。情商对一个人的生活与工作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高情商是未来社会作为人才的必然要求。这门课程有利于弥补校园课程在孩子心理建设方面的缺失,
给孩子的心态带来积极改变。(2)反对黄女士的做法。一来“情商课”价格不菲,普通家庭难以轻易承受如此高的开销。再者,情商课作为孩子们精神领域的补给品,如果任由市场化介入,必然会引起众多商家和机构纷纷进场分肥,最终导致情商课程教育商业化,加速情商教育的功利化,也不利于社会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3)辩证看待。不可否认,情商培训课在引导孩子表达情绪、培养意志、训练耐受挫折力等方面是有所助益的,但是“情商课”终究还是一种课堂教育,一周一次的课程至多只能对孩子起一定指导作用,真正的情商教育在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中和人际交往的潜移默化中。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每一个舞台都有主角。当好主角需要责任担当、不懈奋斗、勇于超越、合作共赢……
【答案】做生活的主角
“他的命可以毁在自己手里,再也不为任何人牺牲什么。为个人努力的也知道怎样毁灭个人,这就是个人主义的两端。”
望着老舍的这些文字,我为祥子感到巨大的悲哀。祥子,他自己毁灭了自己。祥子,为了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奋斗着,努力着,节俭着,三年之后,他终于有了第一辆车。当他抚摸着爱车,激动不已时,我想他一定会高声大喊“我是生活的主角”。但希望往往会落空,第一
辆车被大兵抢去。他不气馁,依旧尽心尽力的干活。而孙侦探又把他的钱敲走了。祥子无奈地说:“我招谁惹谁了?”尽管如此,他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依旧主宰着生活。“我还是生活的主角”!而最后,虎妞死了,使他的第三辆车又卖了。三起三落,终于使他放弃了希望,“我不是生活的主角”。他变得麻木、潦倒、狡猾、爱占便宜、自暴自弃。祥子完了!祥子对生活已失去了希望,不再是生活的主角,甚至连配角都不是,他人生的舞台早已拉上帷幕。他以行尸走肉的姿态,行走于世间,这样的活与死何异?唉,他早已成为历史的过往。
这让我想起了安迪,他始终坚持不懈,有希望的活着。
“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安迪落入冤狱,但他对自己始终没有放弃,用一把小石锤,花费数十年,终于打通了一条通向自由的道路。当我看到安迪在暴风雨中为自己获得自由而呐喊时,我不禁热泪盈眶。“有一种鸟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安迪一定在呐喊:“我也是生活的主角!”
生活是一个舞台,每个人都应成为这个舞台上的主角。不仅是祥子和安迪,当然,还有我。
曾几何时,我望着满是红叉的成绩单,发呆许久。一种莫名的感受直窜上心头,生活的主角?哼,我不配。课间,我在教室里静静地坐着,看着班里的差生在走廊里嬉笑打闹,好不自在。有时,我真想和他们一样,放弃自己,坠入无尽的深渊,去触摸黑暗。但把视线转移,
我又看到班里的一些同学在静静的看书学习,我突然觉得刚才的想法是如此的荒谬与愚蠢。一个人活在世上,仅仅是追求着一时的快乐吗?不,是要做自己生活的主角,去主宰自己的生活!
做生活的主角,其实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一种不服输努力拼搏的奋斗精神!
“我也是生活的主角!”这是每个人对成功的渴望,是发自内心的呐喊!
我相信,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人际社会之中,在未来更加广阔的人生舞台之上,每个人一定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角!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分层理解,领会材料内涵、核心概念内涵。1、主角:指文学品中的主要人物,或戏剧、电影等艺术表演中主要角及主要演员。也指社会、生活中居主要地位的人物。不仅指人,也可以指动植物,进而扩大为组织等。2、舞台:不仅是供表演的台子,还喻指进行某种活动的场所,可指某一场合、行业、体、组织、范围、作品、时代等。
两者的关系,行文时要对自己的“舞台”有清晰的认识,要表达清楚自己的“舞台”是什么,可以是抽象的,比如“生活的舞台、人生的舞台、内心的舞台”等,也可以是具象的,比如,“某一戏曲的舞台、某一比赛的舞台、某一传统技艺的舞台”等。主角也有很多种特质,不仅包含材料所指。还可以是有大局意识、机智勇敢、随机应变、献身精神等,写作时应充分拓展思维空间。另外材料中“当好主角”暗示在行文时“主角”是好的、起重要作用的、富有正能量的人或组织等,不能脱离这个立意,最终指向应落到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这个核心上来。“每一个舞台”一方面落实了“主角”的定义,一方面暗示了“主角”可取比喻义。但后面一句仅将核心概念向“当好主角”一个方向上引申。那么,写作就应该被限定在这一方面,即讨论我们如何当好主角,而不能写如何当上主角,应该争当主角等。所以,严格说来,本题不属于核心概念型材料,而是类似“拒绝平庸”的单线论述式的材料结构。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
【点睛】
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
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73年,中国农业大学留学归来的“洋博士”辛德惠与石元春等人来到曲周,开始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旱涝盐碱地综合治理”研究,辛德惠曾说“谁来养活中国人,只有靠我们自己才能解决这个问题”。46年来,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们一代接着一代来到曲周,留在曲周,奉献曲周。如今,曲周从“盐碱地”到“米粮川”,成为了全国绿发展示范基地。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和含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德能并重,方臻佳境
忆往昔,钱学森教授不畏美国的封锁阻挠,毅然回国,在火箭导弹领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看今朝,“天眼之父”南仁东,几十年目不窥园,焚膏继晷……他们用卓越的才能掀起科学旋风;他们用崇高的品德,坚守爱国初心。科技兴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每当想到为科研事业呕心沥血的无数科学工作者们以其德能夯实祖国建设大厦的基础,我常常思潮翻滚:好儿女当以他们为榜样,刻苦学习,成为像他们一样贡献卓越的爱国者,这才是对他们最好的致敬。
“德者,才之帅也”,我致敬前辈之德。钱七虎用国家奖金,助力家乡学子圆求学之梦;于敏,隐姓埋名几十年献身国防矢志不渝;屠呦呦,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科学前辈用亲身实践谱写了一首首“德能并重”的赞歌。今天更有钟扬潜心研究,奔波忙碌,将原本生长在热带的红树林,在上海临港地区的滩涂上试种成功。他们为祖国科学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德折服人心、感动中国。我们当致敬前辈,以前辈为学习楷模,正心诚意,端正德行,努力成为德才兼备之人。
“才者,德之资也。”我致敬前辈之才。只有德行,而无真才实学,也不能成就科学伟业。“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科学成就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精益求
精的科研精神,这才是其“根本”,才是其“泉源”。嫦娥探月背后的工作者们为了模拟月球环境,选择西北沙漠,试验队员煞费心思,用自己的真才实学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终于顺利探月。他们潜心钻研于实验室的身影令人感动,他们用“精”“专”的科学知识打造“他有我精”的独门秘籍,让我们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世界上空。
“治平尚德行,有事尚功能。”德才并重,才使科技工作者们把收获融进奋斗的战场,将预定的目标装入出发的行囊,助力中国奇迹,铸就辉煌。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我们新青年当向科学前辈们致敬,更应遵循他们的步伐,德能并重,以高尚的德行操守传后世之效用,以丰富的文化知识滋养民族之芳魂。德能并重,全面发展,以自信饱满的心态迎接未来!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本则作文,
考生既可以从辛教授的角度分析立意,也可以从农大师生角度立意,还可以综合材料,从整体进行立意。
【审题】
首先概括材料的内容,材料是说辛教授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治理于曲周的治理研究,让曲周从“盐碱地”到“米粮川”,成为了全国绿发展示范基地。然后抓住材料中不同的对象,分析这些对象各自的表现、结果,根据这些表现、结果进行立意。先看辛教授,辛教授留学归来来到曲周,开始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旱涝盐碱地综合治理”研究,他认为“谁来养活中国人,只有靠我们自己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作为农业大学留学归来的“洋博士”,辛教授明确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并且主动承担起这一责任,投身研究,把兴国强国作为自己的责任,从这方面来看,可以围绕“承担时代责任”“认准的事情就要去做”等方面立意。从农大师生角度来看,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们一代接着一代来到曲周,留在曲周,奉献曲周,显而易见,农大师生传承了该校的科研精神,将这种奉献的精神代代延续,从这方面来看,可以围绕“传承科研精神”“传承奉献精神”等进行立意。综合两者来看,无论是辛教授还是农大的师生,他们踏踏实实做事,为解决国家的实际问题做贡献,从这个方面来看,可以围绕“科研兴国”“脚踏实地做事”等进行立意。最后分析文体,材料对文体没有限制,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作文,
但要文体清晰。
参考立意:
①从辛教授角度:从我做起,自觉担当时代责任;不畏艰难,以兴国强国为己任;认准的事就要坚定地去做等。
②从农大师生角度:传承科研精神,造福于人民;让奉献精神代代相传等。
③从整体:脚踏实地,多做贡献;科研兴国,大有可为。
行文结构:首先拟一个亮丽的标题——《德能并重,方臻佳境》,最常见好用的拟题技巧是巧用四字短语成对偶或对仗结构。其次列举简例,通过对简例的分析引出本文的核心观点“德能并重”。正文主体部分先围绕“‘德者,才之帅也’,我致敬前辈之德”“‘才者,德之资也。’我致敬前辈之才”两个方面举例分析,表达对前辈的致敬之意,最后再对上文两个方面进行总结。结尾收束全篇,呼吁青年,致敬前辈,要立志做德能并重、全面发展之人。
素材:
2018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防护工程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表示,将 800 万元奖金捐献,在家乡成立助学基金。
2019 1 16 日,被誉为“中国之父”的于敏院士与世长辞,享年 93 周岁,为了祖国
的国防事业,他隐姓埋名几十年,连妻子都不知道他从事的是“这么高级的保密工作”。 2019 1 月,英国广播公司发起“20 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活动。在公布的“科学家篇”候选人名单中,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与居里夫人、爱因斯坦、阿兰·图灵共同入选。英国广播公司列出屠呦呦入选的理由:在艰难时刻仍然秉持科学理想,砥砺前行亦不忘回望过去,成就跨越东西。
科技,兴国之要道
科技,兴国之要道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强。2017年中国在航天航空、人工智能、深海探测、生物医药等方面已取得了一批在世界上叫得响、数得着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铁列车“复兴号”服役。这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高铁的问世,标志着中国铁路成套技术装备已经走在世界先进前列。中国科学院联合研究团队研制并成功发射的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有了它以后中国的通信,将是绝对的保密了。除了在陆地,太空我国在海洋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
家。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成功返航、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正式下水。这是中国的首艘国产航母,它的下水,意味着中国在航母制造业上又向前迈了一大步,象征国家的军事建设迈向一个新的里程碑,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亚太地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成功返航。通过本次海试,进一步全面检验和验证了4500米载人潜水器的各项功能和性能,海试的成功标志着研制工作取得圆满成功,成为又一壮举!。“天眼”是我国科学家在浩瀚宇宙架起了一台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望远镜。它已经走出世界,走向了更远的太空等等都标志这中国在强大!
少年强则中国强。为了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我们特地来到了宁夏科技馆,它位于银川市的金凤区人民广场旁,是宁夏规模最大的科普教育场所,也是宁夏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宁夏科技馆内,通过各种现代化的设备,运用了文字图片、多媒体、标本模型、特效影片等形式,让大家近距离接触到各类科学知识、培养对科学的热情和兴趣。在展馆大楼一层内,能够看到带着航天英雄杨利伟飞上太空的神州七号飞船的模型。在二楼展厅,有众多的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和各类科技展品模型,如:恐龙化石、磁铁树、三维立体画等,还能在这里看到蛇形机器人等各种机器人。参观完科技馆我们的感触颇深,要想一个国家强首先这个国家要有自己的科技实力。我们应该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让科技走进校园让创新无处不在。
我们要发散思维,不要让思维束缚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多动手去做,多实践。只有这样我们的科技才会发展国家才会强的。
【点睛】
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某职业生涯规划中,网友们对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发展现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网友甲:某位中国艺人在网上晒出了她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的照片,受到了众多网友的质疑。一个人能否三头六臂,样样精通?这种跨界行为是自我营销,真正卓越的才华还是来自持续的专注与投入。
网友乙:有位资深专家指出,目前大部分制造业从业人员对5G技术理解不够充分,绝大部分5G技术的开发人员也很难深入理解工业机理,既懂制造业又熟悉5G,还能够进行应用开发的复合型人才风毛麟角。5G应用需要跨界人才支撑,由此可见,跨界人才的需求量在未来将越来越大。
……
请你结合材料,以“振兴中学”学生代表的身份参与这场讨论,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专才比跨界人才更适应社会
亲爱的网友甲乙,你们好!我是振兴中学的一名学生,看到你们对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发展现象进行的热烈讨论,所以也就来凑凑热闹,和你们一起讨论讨论吧。
你们讨论的实际上就是跨界的“全才”“通才”比专才更适应社会竞争,还是专才比跨界“全才”“通才”更适应社会竞争的问题,对于专才、跨界通才孰优孰劣的问题,我们先来看关于通才和专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吧!通才是指在各个方面都擅长的人才,比如网友甲提到的某位中国艺人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便是跨界的“全才”“通才”。专才是指具有一定的各类知识基础,同时某一个专业领域内具有较多专业知识、较熟练专业技能的人才,比如郎平一生把中国排球这一件事做到极致,便是高精尖的“专才”。 专才、跨界通才孰优孰劣呢,我们要思考社会竞争现状的三点特点,即专业性的竞争,效率性的竞争和创新性的竞争。相比较而言,专才比全才通才更符合社会竞争的需求,咱们来分析分析吧!
第一: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对人才的要求同样趋于细化,同时由于人自身能力的限制性,无法做到即精且细。因此社会对人才专业化的需求十分明显,所以专才比全才更适应社会竞争。
第二:当今的社会竞争讲求团队合作,专才比全才存在更加清晰地自身定位,在团队中能够迅速的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发挥出自己精深的专业知识以配合整个团队,从而适应社会竞
争。
第三:社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效率的竞争,相对培养一个全才而言,培养一个专才所需的社会资源更少,但是就创造的社会效益,专才可以创造出同全才等值或者更高的社会效益。这不正是适应社会竞争的表现吗?
也许网友乙会提到,交叉复合领域的研究和工作,但是我要强调,即使是交叉复合领域的研究也是有其侧重点的,比如5G技术开发人员和理解工业机理的制造业人员,二者看起来丛书完全不同行业,其实也都围绕“5G”,只是偏重点不同罢了,所以最后也是要落实在某一单一领域的。
最后,我想说,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在某个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状态,也是我们的需求。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每一个人,最后都能成为学得扎实、精进的专才!
最后,我再重申一下我的观点,专才比全才更适应社会竞争。谢谢!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作文写作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同过去的作文有三方面不同:材料本身是有
争议性的实事或态度、材料往往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特点、材料带有明显的任务驱动。故写此类作文,一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三要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四要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
材料是关于里,网友们对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发展现象进行的热烈讨论,网友甲的观点是“这种跨界行为是自我营销,真正卓越的才华还是来自持续的专注与投入”,即反对跨界人才,认为专才才更卓越;网友乙认为“既懂制造业又熟悉5G,还能够进行应用开发的复合型人才风毛麟角”,“由此可见,跨界人才的需求量在未来将越来越大”,肯定跨界人才更适应社会发展。故材料引导考生思考专才与跨界复合人才的优劣问题。“以‘振兴中学’学生代表的身份参与这场讨论,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则明确要求了写作者的假定身份、任务驱动的作文内核、希望或建议的作文要素,考生写作要兼顾几个方面。
立意:
跨界,才更“人才”;
专才,时代永远最渴慕的人才;
专才比通才更稀缺;
通才者,通而不精;
从专才成长为通才;
……
素材:
1.所谓的全才通才,在完成一个领域的学习之后,往往转而进行下一个领域的学习。而专才在掌握各类知识基础的情况下,会就自身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创新出新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你看,专才不仅更适应社会竞争,甚至引领了社会竞争?
我认为如果把社会的需求定义为一个凹字的话,那么专才就是一个凸字,两者的适应度是无比的契合的。而所谓的全才通才仅仅是一个口字,看似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实质上,根本就不能契合社会的需求。
描写父亲的诗句2.跨界是具有其可行性的,这类现象在国外早已存在。众所周知,著名画家达芬奇在生物、建筑等近十个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堪称全才。爱因斯坦,作为一名科学巨匠的同时,更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小提琴演奏家。而曾经的波兰总统帕德雷夫斯基,也还有另一个身份——举世闻名的钢琴大师。
3.目前,金融行业不断追求转型和创新,跨界人才对金融机构的的未来业务发展至关重要。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速扩张,互联网金融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不断提升。因横跨互联
网和金融两个行业,互联网金融行业急需的人才融合了金融、通讯、信息和IT等行业的要求,目前这类跨行业复合型高端人才供不应求。与此同时,随着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规范,吸收和培养这类复合型人才也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结构:
任务驱动型作文先要把握材料的辩证点和矛盾分歧处,然后确定最佳立意并写作。如写“跨界,更‘人才’”这个立意,考生可以先简析材料,点明专才和跨界人才的作用争论,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写屈原、苏轼、金星等的跨界多才,对比黄大年、郎平、钟扬的专才,指出专才者、跨界多才者都可以很优秀,但是必定是在相应领域都做到了优秀。所以跨界也要以一个领域为突破口,跨界人才先要做到专才,是专才基础上的跨界优秀人才。最后再次点明观点,希望人才先“专”后“跨界”。
【点睛】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①一个响亮的标题;②正文第一段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③分点分层阐述理由,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展示思维的深度广度;④进一步深入阐述可行的解决方法,可“横向拓展”“纵向挖掘”,简易反驳或委婉劝说,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⑤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余
味无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王猛,北大毕业生却12年未回家过年,与父母决裂已6年,近日写万字书信控诉其父母“罪行”。据其书信内容,他的父母喜欢用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王猛连小时候穿衣等小事都得听妈妈的。他动手能力差,社交能力差,因此他在大学生活中也并不顺利。他还因不会剥鸡蛋而被亲戚们取笑。他不懂得如何处理类似事件,而父母未站出来保护他,导致王猛对父母一次次失望,从此不再回家。
事件一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有人说,这一切都源于父母的“过度关爱”;有人说,儿女冷暴力,比父母过度关爱更可怕;也有人说,王猛一直把错误全归结到父母,却忽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还有人认为……
你是怎么看的?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何以亲情成陌路?
高考理科状元、本科北大、留美研究生,却12年未回家过春节、与父母决裂6年,写万字书
信控诉其“罪行”,而这一切都源于父母的“过度关爱”……
从状元到北大,再到留美研究生,这位“别人家的孩子”却最终选择与父母决裂,为什么这位学业上的优等生会将亲情扯碎?这破碎的亲情又能否重圆?
从小学到中学,这一对父母几乎参与了孩子所有的事情,替孩子拿主意;孩子上大学期间,又委托亲戚照顾孩子;孩子到国外上大学,仍没有摆脱父母“老朋友”的照顾。而这一次,孩子选择了彻底的逃离。
显然,孩子无法承受这一份溺爱之重,它剥夺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在同学眼中成为一个不能自立的怪人;在亲戚眼中成为一个只会学习的机器。虽然孩子屡屡表达自己的不适,但是父母却选择了固执己见,置若罔闻。此时的孩子才发现,自己在情感上是何等的孤独!同时这也将一颗叛逆的种子,种在了孩子幼小的心里。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并不是慢慢习惯,而是心中的叛逆越长越大。
父母如何也理解不了,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等生,为什么会突然选择背叛?他们对孩子的爱,为什么会变成束缚孩子的枷锁?当怀着忐忑的心情问孩子是否回家过年时,一个“不”字,不仅让父母心灰意冷,更是让他们不知所措。一个人人羡慕的三口之家,如今只能老两口相依为命,还要在外人面前不露马脚,这一份伤害做父母的也没少承担。
如果站在各自的角度,孩子选择走自己的路没有错,父母选择关爱孩子也没有错,但是将二者结合,却是水火不容。显然是有关键的一环出了问题,而这一环我认为就是溺爱。
如果父母能够尊重孩子,多听一听孩子的意见,多鼓励孩子自主地面对生活,当孩子碰到困难时能够坐下来平等的交流,而不是一味的溺爱,替孩子做决定,那么孩子心中的叛逆,也不能越长越大。历史经不起假设,亲情也经不住冷落。我们唯有希望父母和孩子能够心平气和的,站在平等的角度上坐下来谈一谈,且不去讲这些年来的风雨波折,只是静静的说一说,孩子小时候的趣事。
祝愿天下父母与孩子都能互相理解,拥有亲情,能一同在人生之路上互相搀扶,共享天伦。因为,失去后就再也不回来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明确,往往限定了写作范围和对象,这则作文的素材反映的是社会热点事件,直指家庭教育,读来令人深思。现提出思考与写作的一些角度,供参考:①父母的角度:父母错在为孩子包办太多、过度关爱,王猛的父母还用错误的方式关爱孩子,未考虑孩子的感受和孩子的将来。孩子固然是父母的孩子,但他(她)更是独立的个体。《战国策》有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对
孩子的爱,重要的在于合宜。②孩子的角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有不对之处,孩子要能理解,等孩子自己也为人父(或母)时又能比父母当年好到哪呢?对父母施以冷暴力已经是大不孝的表现了。父母永远愿意为孩子敞开爱的门,孩子就算不能完全理解父母,也可以放下身段积极为亲情做点事情,至少应不负父母养育之恩。设身处地地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也许很多的事情可以更好地释然了。孩子还应学会自省,问题、矛盾的产生,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不仅父母要自省,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晚辈更应自省。孔子说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借鉴。③家庭的角度:好的家庭应是有好的交流沟通的,至少应有有效的交流沟通。问题出在家庭成员,血浓于水的这份深情岂是真能阻隔的?那么家庭成员心平气和、好好交流,很多问题也许就能迎刃而解了。等等。
点睛:什么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话题、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嬗变。自2006年开始,新材料作文在高考试卷中出现至2012年其相对咸熟,并在全国推广。新材料作文给定材料不给定话题或题目,也不限文体。相较于话题作文那样放得过宽,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限制过多、文体单一等有很大优势,但其作文不确定的角度也为套作和宿构提供了空间。因此在新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则较好地解
决了这一矛盾,这类作文在英美等国的作文考试中比较常见。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近年在继承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通过增加如2015课标卷作文中“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来考查学生真正的作文能力。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 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 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1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新课标2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展示自己的价值判断。面对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要转变观念,再不是那种抓住一个词就立意,准备几个例子就作文的时候了,必须按照指定的任务去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法往往具有暗示性,比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2卷作文“你认为谁更有风采”中的“更”写法必须是比较、对比,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