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古诗写清明的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08天。那么写清明的古诗有哪些?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译文】
  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目睹春已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红花瓣,穿过柳丝飘摇的小巷;感到困倦时,对着溪边流水,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休要推辞这杯酒,辜负十分诚挚劝酒的心意,只是怕风吹花落,一片片飞散了。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极宜游乐,但不可乐而忘返。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译文】
  全身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尽管现在战乱完毕了,但是回到故土也还会感到悲哀。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清明扫墓的时候,有几户人家的坟墓还会有后人来祭拜呢。(因为他们的后人在战乱中死去了)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什么是pet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怎么煮玉米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译文】
  自古清明是亲近自然游山玩水的日子,如今清明节已至,看着窗外的春满园,不禁顿生感慨。然而凭栏而望却不知哪出风景最正确。有朋友告诉我晴空万里下碧绿的原野尽头,便是一处绝妙的游玩胜地。穿过蓊蓊郁郁的杨柳丛,紧收马缰,马儿一声嘶鸣,抬头望去,佳人斜倚秋千,回眸一笑,连带啼叫的黄莺、漂亮的花朵,灿烂明媚的春光似要将人迷醉。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证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译文】
  在路途的马上渡过晚春的寒食节,可惜在江边的码头上望,却看不见洛阳灞桥的离人,虽然被贬为下臣放逐到南方,心中还是惦念着北方的英明的君王故土家园,令人伤心断肠的地方,经历了日日夜夜之后,新的柳条又长出来了!
  《寒食》(唐)韩? 有关清明的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法令纹怎么去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译文】
  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译文】
  春光明媚、和风徐徐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织。到了黄昏,踏青游湖人们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却万树流莺,鸣声婉转,春依旧。把佳节清明的西湖,描绘得确如人间天堂,美不胜收。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途中寒食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译文】
婆媳关系
  小路可真是细长!高桥不用倚扶吗?远处山上的枫叶朦胧淡,麦田边的小屋显得很孤独。野草一夜间又随风生长出来,刚过一年的小路就消失了。清明后梨花会生长,到这个季节我很思念你。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
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