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和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清明节的由来
    古人有迎接春天的习俗,农历3月初的天气正好是春意盎然的时候,适合大家开展各类活动,包括踏青出游,所以春季最主要的节日也在这个时候。早期的清明节并没有祭扫的功能,清明节的活动内容与3月初的其它节日是相同的。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历制定的历法,本身并非节日。清明恰好在农历的3月初,正好和古代春天的节日上巳节、寒食节重叠,久而久之清明也成为了春季节日的一部分。
    今天,上巳节已经从中国人的节日谱中消失了,但过去它曾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则固定为农历三月三那天。据记载, 春秋时期上巳节已经开始流行,《论语》中所说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
    最早的时候,上巳节那天大家会去踏青郊游、到河边洗澡。另外,这天也有"驱邪"的功能,
古人称为"祓除畔浴"有关清明的诗。在上古时期,节日的作用就是驱邪避灾,譬 "重阳节登高",实际的原因是为了躲避山下的瘟疫,"祓除畔浴"也是这个道理。朱旭强解释说,实际原因是由于冬天河水太冷,3月初的水温恰好,大家急着 去洗越冬后第一次澡。
    上巳节也有求偶交配的功能,《诗经》所说的"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也是发生在这段时间,这样的传统一直影响到唐宋,杜甫《丽人行》中就有"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句子。不过,后来随着社会趋向文明,野合的主题被替换为求子,上巳节后来形成了祭奠女娲庙,妇女们在河边求子的风俗。
    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也有过"三月三"的习俗,"曲水流觞"便是当时大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休闲方式,这个在王羲之的《兰亭序》里都读到过。
    至于清明祭祖的风俗,有一种说法认为与农历三月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传说是因为春秋时晋文公为了纪念大臣介之推而设。朱旭强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后人附会均线图 的说法,就像将端午和屈原扯到一块儿那样。寒食节的来历与古代取火困难有关,一旦得到火种便要保存很久,今天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在屋子里设火塘的风 俗。而寒食节便是一年一度"改火"的日子,大家在那几天要替换新的火种,所以只能吃冷食。所以寒食节本身和祭扫
并无关系。
    重阳节的由来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定为阴数,把农行年利率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简历设计;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在这一天,大家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在汉语里,同音,,大家会用吃糕代替登高,祝愿百事俱高。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最高的有九层,像一个塔。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当然,大家也会喝一些菊花酒。女人
会把茱萸插在头上或挂在门口,可以避难消灾。
    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大家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红基因代代相传;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清明节习俗
    融合寒食节习俗
EKF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
    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融合上巳节习俗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大家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大家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
    约从唐代开始,大家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
    假期变迁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早清明,晚寒食)。有些地方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官吏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的事,唐玄宗颁布政令解决假期的问题。开始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开元)二十四年(736)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会要》卷八十二),按大历十二
(777)诏令,唐朝衙门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到贞元六年(790),假日加到七天。
    这样官员们可以从容地进行扫墓祭奠之事。由此可见,当时寒食节已经成为唐朝一个很隆重的全国性节日。唐朝王冷然的《寒食篇》中说:秋贵重阳冬贵蜡,不如寒食在春前。即寒食节的重要程度超过了重阳节和年终蜡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