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写的散文诗》音乐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① 了解父亲对子女的爱与责任
② 了解子女在察觉时间流逝、父亲已老的无奈感及愧疚感。
2、技能目标
① 引导学生进行听赏——改编——听赏,感受速度、力度、演唱形式、歌词、情绪等相关因素对表现音乐作品的作用。
②散文诗朗诵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朗诵、舞蹈、小品、歌唱等)进行歌曲表演,培养其丰富的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对独唱歌曲进行改编。
2、 用不同的方式(朗诵、舞蹈、小品、歌唱等)进行歌曲表演。
教具准备:
课件、钢琴、绘画用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了解时代背景。
1、听赏歌曲《父亲写的散文诗》(电视播放VCD碟片)
全体师生一起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完整的了解,通过歌词传达的精神,让同学们有一种责任与担当,促使他们聚精会神地去细听和分辨。)
2、课件展示歌词PPT,学生自行选择扮演曲中角(父亲与儿子)
这儿用朗诵的方式导入,即符合此曲叙事性歌曲的体裁和学生爱听故事这一特点,又符合音乐课要突出音乐性这一特点,通过教师优美、委婉的演唱,让学生了解了歌曲的内容。)
3、创作改编歌曲——(出示歌词)。
问:为了让歌曲讲述得更生动,老师请同学们帮忙,为歌曲进行一次改编,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改编呢?
分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传统的音乐教育过份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学生循规蹈矩,一切按教师的要求行事,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而创作教学作为一种教学领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能够深化学生对已学音乐知识
(速度、力度、情感等相关因素)的理解、运用。强化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并为下一步听赏作准备。)
问:改编后好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速度、力度、情感等相关因素对表现音乐作品的作用。)
5、再次欣赏《父亲写的散文诗》。
问:除了用歌曲来讲述故事外,还有什么方式?
生讨论:朗诵、绘画、舞蹈、小品、电影等
(多媒体展示,通过相关舞曲等让学生跟学一些动作,感受其肢体的韵味。)
(设计意图:通过以舞助听的形式,学生不仅有视听结合的立体感,而且更容易受音乐气氛的感染。)
三、创作表演。
1、引导学生选择表现形式。
问:“你想用怎样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呢?”
——请出五个组长(朗诵组、绘画组、舞蹈组、小品组、歌唱组)其余同学自由选择小组。
要求:选择1-2个情节
2、 小组讨论、创作。
3、表演展示。
(设计意图:前面的几环节安排使学生们深深地被歌曲吸引着,被歌曲激动着。为了让同学们尽情地一抒情怀,我安排了创作表演这一环节。并用比一比、赛一赛的激励机制,使学生一个个都认真地投入了,由体验付诸于实践。并在观众的“点评”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四、课堂小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