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文言文阅读
【2023·北京·中考】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下面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水中藻、荇交横”中的“交”与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四季交.替B.阡陌交.通C.交.口称赞D.君子之交.
2.文中的“闲人”意蕴丰富。下列对“闲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雅趣的人。以“闲人”自称,隐含着豁达的人生态度。
B.有闲暇的人。以“闲人”自称,透露出两人夜游的情致。
C.被闲置的人。以“闲人”自称,反映了两人的政治处境。
D.被贬谪的人。以“闲人”自称,表现了空虚的精神状态。
3.根据《记承天寺夜游》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
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
(李白《杂题》其一)材料二
五月十四夜,湖风酣畅,月明如洗,繁星尽敛,天水一碧。偕内人系舟于寓楼下,剥菱煮芡,小饮达曙。人声既绝,楼台灯火,周视悄然,惟四山苍翠,时时滴入杯底,千百年西湖,今夕始独为吾有,徘徊顾恋,不谓人世也。子瞻有云:“何地无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予则谓何地无闲人,无事寻事如吾两人者,未易多得尔。
(取材于徐釚《词苑丛谈》)亲近自然、从自然中获得美感与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的审美传统。同样是“乘兴踏月”,苏轼在空灵澄澈的月下,自适其适,自乐其乐;李白在月光中以酒助兴,产生了“①”的世外之感;月明如洗,“予”在西湖夜饮,觉得此刻的西湖“独为吾有”、产生了“②”的感觉。
【参考答案】
1.B 2.D 3.物我两忘留恋徘徊,似在仙境
【点津】
1.该题考查一词多义。
“水中藻、荇交横”中的“交”是“交错”的意思。
A.交接;
B.交错;
C.一齐,同时;
D.交往;
故选B。
2.该题考查概念的理解。
D.“空虚的精神状态”表述错误,文章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精神;
故选D。
3.该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①结合“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句可知,产生了“物我两忘”的世外之感。
②结合“今夕始独为吾有,徘徊顾恋,不谓人世也”句可知,产生了“留恋徘徊,似在仙境”的感觉。
【点睛】参考译文: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材料一
趁一时高兴踏着月,向西进入酒家。不知不觉忘却了自己,好像置身在人世之外。材料二
五月十四夜晚,湖风舒畅,月光明亮得像洗过一样,繁星都消散了,天像水一样碧绿。在寄居的房屋处带着妻子在小艇子游玩,剥煮菱芡,喝酒到天亮。人声已经消失了,楼台灯火,环顾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苍翠的青山,时时倒映杯底,千百年的西湖,今晚才只为我拥
【归纳意识】
6.本文主要表现了曹刿哪两方面的才能?
【比较意识】
7.关于“何以战”问题,鲁庄公回答三次,第三次回答得到肯定的原因是什么?【品鉴意识】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全文8.本文以精练的语言表现出人物的特点,请从第②段列举一处并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4.儒5.军队跟从(跟随)倒下
6.围绕“政治和军事”或“判断力和执行力”回答
7.围绕“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回答
8.示例一:“公将鼓之”(或“公将驰之”),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的特点。示例二:“未可”(或“可矣”),表现了曹刿从容镇定、果断自信的特点。
【点津】
4.该题考查文学常识。
《左传》,是儒家(学派)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原名《左氏春秋》,到西汉班固时才改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全书六十卷,以《春秋》为纲,并仿照春秋体例,按照鲁国君主的次序,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十四年间春秋霸主递嬗的历史,保存了许多当时社会文化、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珍贵史料,在史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5.该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1)根据“齐师伐我”可知,句意为: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师,军队;
(2)根据“战则请从”可知,句意为: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从,跟从(跟随);(3)根据“望其旗靡”可知,句意为: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靡,倒下。
6.该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
根据第①段“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可知,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与庄公会面时,曹刿分析了庄公的三次答话,曹刿所言,皆着眼于“民”;由此可知,在政治方面,
体现了曹刿是一个有政治远见、深谋远虑的人;
根据第②段“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可知,战斗过程中,曹刿不急于进攻和追击;在军事方面,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7.该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理解。
根据第①段“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可知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