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翻译全文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答谢中书书》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答谢中书书》专项训练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古来共谈 天山共(《与朱元思书》)
B.实是欲界之仙都 解衣欲睡(《记承天寺夜游》)
C.四时俱备 风烟俱净(《与朱元思书》)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交辉。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选文和课文《三峡》中都提到了“猿鸣”,请你分别说明“猿鸣”在这两篇文章中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阅读《答谢中书书》,完成问题。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四时俱备 万籁俱寂 声俱厉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相与步于中庭 荣辱与共
C.五交辉 天山共 察言观
D.晓雾将歇 市南门外泥中歇 停工歇业
6.把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7.选文具有写景精妙、景物极富生命力的特点,请你举两个例子简要分析。
8.选文与【链接材料】中作者在写景后都流露出得意之情,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二者“得意”的原因。
【链接材料】
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①,响若操琴。揭跣②而往,折竹箭,扫陈叶,排③腐木,可罗胡床④十八九居之。交络⑤之流,触激⑥之音,皆在床下;翠羽⑦之木,龙鳞之石⑧,均荫⑨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 ⑩耶?得意之日,与石渠同。
(节选自柳宗元《石涧记》)
【注释】①文:同“纹”,纹彩、花纹。②揭跣(xiǎn):拎起衣服,赤着脚。③排:推。④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⑤交络:交织,形容水波像交织的纹理。⑥触激:撞击。⑦翠羽:翡翠鸟的羽毛。⑧龙鳞之石:像龙鳞一样的石头。⑨荫:遮盖。⑩践履:踪迹。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四时俱备
(2)晓雾将歇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0.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交辉。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一赞,结尾一叹,中间分“静”“动”两个层次描述美景,使赞有据,叹有源。
B.“高峰入云”中一个“入”字,化动为静,写了山峰之高。“清流见底”中一个“见”字,侧面描写,写出水之清澈。
C.“猿鸟乱鸣”中的一个“乱”字,写出猿鸟此起彼伏的争鸣声,为我们营造出一片勃勃生机的热闹景象。
D.文章表达了丰富的情感,有“寄情山水,逍遥其中”的价值追求,有与朋友分享欣赏山水之乐的自豪,有为世人对秀美山水无动于衷的惋惜。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四时俱备____________四时:四季
B.晓雾将歇____________歇:歇息
C.夕日欲颓____________颓:坠落
D.沉鳞竞跃____________沉鳞:水中潜游的鱼
1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自康乐以来____________ 不以疾也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__相与步于中庭
C.欲界之仙都____________ 春冬之时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__其一犬坐于前
1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言山之高,水之净,运用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
B.选文语言凝练丰富,结构精巧,作者以独特的艺术感受,创造了优美的意境。
C.选文写景由静转动,由朝到夕,突出了山川的生机勃勃。
D.选文传达出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暗含着作者对世人要及时行乐的规劝。
二、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各题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丙】
子路受教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①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②?”孔子曰:“括③而羽之,缺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
【注释】①揉:用人工把竹木之类变形。②何学之有:有什么需要学习的呢?③括:这里指给箭的末端做一番加工。
15.【甲】诗的作者刘禹锡,我们曾经在教材中也学过他写的《____________》一文。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四时俱备( )____________(2)子路见孔子( )
17.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但是要用你的的能力努力学习,怎么会有人赶得上呢?
B.但是要用你的的能力努力学习,怎么会有人和你一样?
C.只是凭借你的天赋才能,再加上你学习,怎么会有人赶得上呢?
D.只是凭借你的天赋才能,再加上你学习,怎么会有人和你一样?
18.【甲】诗和【乙】文的写作对象都很明确。前者是写给__________,后者是写给________。【丙】文标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甲】诗和【乙】文中都有景物描写,但写法和效果不同。请以画线句为例作简要分析。
20.【甲】诗作者的写作目的是______,【乙】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是_________。【丙】文结尾子路“敬受教”是因为他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记承天寺夜游》)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__ )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 )
2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3.请认真阅读【甲】【乙】两文后填空。(每空两字)
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____________,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____________;不同的是【乙】文还有开篇的______________。
24.【甲】【乙】两文都是描写景物,【甲】文描绘了山川之美,【乙】文描绘了月之
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晓雾将歇
②但少闲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