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粮票的故事》。
大家请看:这组粮票是爷爷奶奶送给爸爸的,爸爸一直珍藏在邮票夹里,没事的时候经常拿出来看看,然后给我讲述它的故事。
听爷爷说,粮票是中国从1955年到1993年发行的一种购粮凭证。那时候,城镇居民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后来在历史课上,我明白了:之所以使用粮票,是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短缺的见证。
1955年8月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粮票从此应运而生,此后,食用油票、豆腐票、布票等各种票证进入人们的生活,各种商品皆需凭票购买,中国进入长达30多年的“票证时代”。
六十年代初期,由于天灾人祸,出现了所谓“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上下都为吃饭发愁,一些地
区甚至饿死了人。 当时,爷爷在厂里当工人,每月工资只有十多块钱,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代,根本不够全家人的生活,所幸单位每人每月有粮食分配,发放各种面值的粮票。当时按成人计算,一般的定量是每月不到三十市斤(十公斤)。其中有三分之二是粗粮(即玉米面),三分之一是细粮(即大米、白面),因此就需要用“粗粮票”、“面票”和“米票”来区分。另外,对食用油、白糖、肉、鸡蛋、牛奶、肥皂等副食和日用品,也要定量供应。 如果你要出差去外地,不仅需要准备钱,更重要的是准备粮票。由于全国各省的粮票都不相同,并且不能流通,所以到外地去时,必须用本地粮票兑换“全国通用粮票”。这种“全国通用粮票”,简直就是“硬通货”和“外汇”,仅用本地粗粮票是不能换到的,需要搭配米票、面票和油票,才能换到,而且还需要单位开证明!
可以这样说,在粮食极度缺乏的日子里,最宝贵的是粮票,第二才是钱。你可以用粮票换到钱,但却很难用钱买到粮票。那个年代,没有粮食,也就没有多少副食可以买到。
在那个年代里,对于有城市户口的居民来说,所谓“粮食关系”是与城镇户口同等重要的。如果你想到另外一个城市去工作,除了需要办理户口转移手续外,还必须办理“粮食关系”的转移,否则,你就无法吃饭。可见,粮食的短缺和实行粮票制度,对于人才的流动和农民进城务工,都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不过,有一类人是没有粮票的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那就是农民。他们按照参加集体劳动获得“工分”,根据挣得的“工分”分得“口粮”,如果不够吃,只能另想办法。一些农民用自己家的鸡蛋和蔬菜,与城里人换些粮票,以解决口粮不足的问题。
同学们,你们看,一张小小的粮票,蕴藏着许多故事。粮票虽小,却时时提醒着我们:节约兴邦,奢侈国。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已今非昔比,不再为吃不饱、穿不暖而发愁。但我们仍然要做到节约粮食,不挑食、不浪费,做爱惜粮食的好少年。我们要做到勤奋锻炼,刻苦学习,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听爷爷摆老物件背后的故事
爷爷是个恋旧的人,老一辈的节俭精神在他身上一直传承着,说起这个盅盅很自豪,他小时候就有了,最初祖爷爷一直舍不得用,很爱惜只用它来喝水,每天洗得干干净净的,后面条件好点了就用来喝茶了,祖爷爷病逝后,祖祖就用它来装猪油、装肉臊,有时也装装饭,祖祖走后,爷爷就把这个杯子留下来喝茶了,爷爷说这个杯子好,那么多年了都没坏,资格“洋瓷盅盅”,以后你们也可以一直用,我一直拿着久久不愿放下,一个杯子承载着几代人的故事,说都说不完。爷爷说家里还有两个盅盅一直在用,但是没这个盅盅的故事多。
这个盆盆是1976年爷爷和奶奶结婚时朋友送的贺礼,比爸爸的年龄还大,爸爸出生后就一直用这个盆子洗脸,后面爸爸读大学离开家了,爷爷奶奶就用这个盆子来接水,现在也一直在
花园接水用,虽然补过,但是还能用。
这台黑白电视机是我们家的第一台电视,爷爷说起很自豪,当时只有我们家才有,一到晚上所有的邻居都到我们家来看电视,家里挤满了人,很热闹,爷爷为了记住当时的景象,舍不得丢掉这个电视,一直留到了现在。
在爷爷的家里总有一块地方放着他的故事,他的经历,睹物思情,故事说都说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