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村是一个比较偏远的小山村,自然条件差,解放初期,这里的人靠天吃饭,生活水平极低。60年代初期,这里的人们还居住在茅屋内,年人平均收入还不足100元,极为贫困。
石屋有个胡松,是典型的翻身农民,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他的家乡,他担任石屋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后,一心为公,作风扎实,联系众,带头苦干,是石屋人的好书记。在学大寨运动中,他带领石屋人战天斗地,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开垦荒山,栽种橡胶,修建水利等。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开垦出5000多亩橡胶林、一村一大100多亩水利灌溉的稻田,建设了大型的橡胶加工厂、粮食加工厂、先进的养猪场、汽车队、拖拉机队、农机队、农科所、招待所、大礼堂、村办公楼、学校、医院等,村民们也盖上了二层楼房。为了科学种胶、科学种田,石屋村还与华南热作两院建立了研究基地。固定资产达400多万元,公积金、公益金达200多万元,储备粮达50多万斤,年人平均收入达1500元(70年代的收入水平相比),集体存款达100万元,存粮10
0万斤,是名副其实的“石屋双百万”。村民实现了公费医疗,老人有养老金,小孩免费上学、免费看电影等福利。石屋人提前过上了令人羡慕的小康生活。当年的石屋与现在河南的“南街村”、河北省的“沙石峪”及江苏的“华西村”等先进单位齐名,名扬全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石屋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能不说是创造了奇迹。周恩来总理曾热情称赞“石屋是广东学习大寨的典型”。《海南日报》、《南方日报》、《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曾大篇报道过他们的事迹。全国中小学课本中曾编有他们的事迹和数学应用题,曾以“石屋模式”受到关注和探讨。
由于石屋村奇迹的出现,时任石屋大队党支部书记的胡松,从一个朴实的农民而成为“全国劳动模范”,儋县县委副书记,海南行政区委委员,中共十大、十一大代表,十一大中央候补委员。这是党组织对胡松的肯定,胡松也由此时而红遍了全中国。但他仍然保持着农民本,与石屋人一起下田劳动。由于当年的体制原因,党组织决定将胡松同志调到松涛水利管理局任副局长,从此胡松离开了石屋这块生他养他的地方。1972年他从副局长位置上退休,2000年因病去世。石屋人永远记住他们的老支书——胡松。
弹指一挥间,当年闻名全国的石屋村,如今想起倍感骄傲和自豪。今非昔比,石屋村还是进
步的。今天,人们回忆石屋村,重新审视石屋村,进一步探究石屋村,对我们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是大有裨益的。
愿石村屋将来更加美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