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中考专题训练阅读理解(⼈物传记)(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中考专题训练阅读理解(⼈物传记) (含答案解
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现代⽂阅读
1.阅读下⽂,回答问题
棱⾓屠呦呦
王肖潇李璐云
痴迷科学,执着不休,这固然是屠呦呦的性情之⼀,但她还有更多⾯:她不是海归,只是本⼟的,中国式的学者;不是完⼈,只是⼀个耿直的知识⼥性。
屠呦呦的故乡在浙江宁波。她是⼀个殷实之家的掌上明珠。当⽗亲以《诗经》中的“呦呦⿅鸣,⾷野之蒿”为其取名时,便已注定了屠呦呦与青蒿的缘分。
1945年,屠呦呦不幸染上,被迫暂停学业。那时得此病,能活下来实属不易,经过两年多的调理,她得以好转并继续学业。也就在这时,屠呦呦对医学产⽣了浓厚的兴趣。
1951年春,屠呦呦考⼊北京医学院,选择了⽣物药学。⼤学期间,屠呦呦学习⾮常勤奋,在⼤课上表现优异,后来在实习期间跟从⽣药学家楼之岑学习,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的兴趣。1955年,屠呦呦⼤学毕业,被分配到卫⽣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医科学院)⼯作。
当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研究⼈员戴个棉纱⼝罩,连如今的雾霾都防不了,更别提各种有毒物质了”。⼀开始,屠呦呦从事的是中药⽣药和炮制研究。在实验室⼯作之外,她还常常“⼀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制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作。
“在做青蒿素研究的时候,屠呦呦真可以称得上是坚韧不拔。”中医科学院⾸席研究员姜廷良告诉记者,“没有待过实验室的⼈不会明⽩,成百上千次反复的尝试有多么枯燥、寂寞,没有⾮凡的毅⼒,不可能战胜那些失败的恐惧和迷茫,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果。”张⼤庆认为,屠呦呦是⼀位很有个性的科学家,这种耿直的性格也形成了她不啰嗦、做事果断的风格。姜廷良说,“她的耿直在⼯作上表现为极度的认真,有时候我问她⼀个数据,结果她第⼆天打电话给我,说她总算查到了原始出处,这才告诉我具体数据。”效实中学北京校友会的会长陶瑜瑾告诉记者,“只有在谈到科研⼯作的时候,她才会滔
滔不绝,但说到其他话题,她就很少发表看法。”令陶瑜瑾印象深刻的是屠呦呦曾对他说过的⼀番话:“我是搞研究的,只想⽼⽼实实做学问,把⾃⼰的事情做好,把课题做好,没有⼼思也没有时间想别的。我这把年纪了,⾝体⼜不太好,从来没有想过去国外,更没想到要得什么奖。”陶瑜瑾记得,那是在2011年,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的那天晚上,他给屠呦呦打电话道喜。屠呦呦很平静,诚恳地表达了谢意,并说了上述这⼀番话。(选⾃《环球⼈物》2015年第27期,有删改)
(1)请说出⽂章第⼀⾃然段的作⽤。
(2)阅读全⽂,试着说出屠呦呦的“棱⾓”表现在那⼏个⽅⾯
(3)赏析句⼦。她的耿直在⼯作上表现为极度的认真,有时候我问她⼀个数据,结果她第⼆天打电话给我,说她总算查到了原始出处,这才告诉我具体数据
(4)⽂章多处引⽤别⼈对屠呦呦的评价,对塑造⼈物形象有何作⽤?
(5)读了本⽂,你能说说屠呦呦取得成功的原因吗?
阅读下⾯的⽂字,回答问题。
⼤师治学
潘剑⽔
①林语堂短暂的执教⽣涯和他漫长的著述⽣涯⽐起来,更像是⼈⽣中的⼀段插曲。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
②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学法学院兼了⼀年的英⽂课。这天是林语堂的第⼀堂课。他带了⼀个⼤包到教室,学⽣们还以为这⾥⾯装的都是教学资料,⼼想这位拥有哈佛⼤学⽂学硕⼠和德国莱⽐锡⼤学语⾔学博⼠⽂凭的⽼师果然深不可测。
③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倒过来,往讲台上⼀倒,只见满满⼀堆带壳花⽣稀⾥哗啦全落在了台上。林语堂抓起⼀把花⽣,分给前⾯的学⽣,并请诸君⾃便。⼤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林语堂笑道:“吃花⽣必吃带壳的,⼀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愈有味道。”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叫长⽣果。诸君第⼀天上课,请吃我的长⽣果。祝诸君长⽣不⽼!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果,更有长性⼦,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有幸。”
④学⽣们闻⾔哄堂⼤笑。林语堂趁机招呼学⽣:“请吃!请吃!”课堂⾥⽴即响起了⼀⽚剥花⽣壳的声⾳。等到花⽣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
⑤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缺课,⽽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慕名赶来偷师。
⑥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考试,每到学期最后⼀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捡起学⽣的花名册⼀⼀唱名,念到名字的学⽣依次站起来。这时,林语堂便如相⾯先⽣⼀般,细细把这个学⽣打量⼀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个
分数,这就是该⽣本学期的成绩了。林语堂“相⾯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奇闻,并引起了⼀些⽼师的效仿。
⑦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倘使我只在⼤学讲堂演讲,⼀班56个学⽣,多半见⾯⽽不知名,少半连⾯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个考题给他们考,⽽凭这10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我也不肯。”他还把考试⽐成⼤煞风景的“煮鹤”,说:“恶性考试艺术就是煮鹤艺术,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青年。”
⑧令⼈称奇的是,那些被林语堂“相⾯打分”过的学⽣接到⾃⼰的成绩后个个⼼服⼝服,没有⼀个⼈上校长那⼉投诉,⽽且⼤家公认林语堂相⾯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过⼀般以笔试命题计分的⽅法。其实,林语堂记忆⼒超,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通过提问、交流等⽅式早已对每⼀个学⽣知根知底,他的这种相⾯打分看似随意,实际上是在了解了每⼀个学⽣的⽔平之后做出的合理评价,⽐起偶然性很⼤的⼀次考试反⽽更显出其公平。
(有删改)
2.说说第①段在全⽂中起什么作⽤。
3.本⽂第③段描写林语堂,有神态描写,还有_____描写、____描写。
4.林语堂“相⾯打分”公正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5.第⑦段画横线的句⼦浸透着林语堂强烈的情感,极富感染⼒。请你从修辞⼿法的⾓度,简要分析该句是如何表达情感的。6.阅读以下两则林语堂的经典名⾔,结合本⽂内容,谈谈你⼼⽬中的好⽼师应具备怎样的品质。
名⾔⼀:让我和草⽊为友,和⼟壤相亲,我便已觉得⼼满意⾜。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蠕动,觉得很快乐。
名⾔⼆:⼈⽣不过如此,且⾏且珍惜,⾃⼰永远是⾃⼰的主⾓,不要总在别⼈的戏剧⾥充当着配⾓。
⼀棵⼩草的初⼼
---记最⾼科技奖获奖者、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药学家屠呦呦
韩霁
结缘
①青蒿,在我国南北⽅很常见的⼀种植物,科普读物上描述,“属菊科,⼀年⽣草本,原产于我国,后被许多国家栽培。”就是这株貌不惊⼈的⼩草,倾注了屠呦呦⼀⽣的⼼
⾎,屠呦呦也为青蒿赋予了新的⽣命——从中提取的青蒿素,成为挽救⽣命的神奇药物。
②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批⼤学⽣,1955年毕业于北京⼤学医学院药学专业的屠呦呦被分配到当时的中医研究院(后为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之后⼜被选派系统学习了中医。中西兼备的知识结构,奠定了屠呦呦在青蒿素研究中的特有的优
势,“两年半的培训让我发现了中医的奇妙和可贵,以及站在⼈类和宇宙的⾼度的哲学思辨之美。”屠呦呦对中医产⽣了浓厚的兴趣。
③这时的中国正在遭受可怕疾病的侵袭。疟疾,这种古⽼的疾病,⼀直是⼈类健康的⼤敌。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我国⼤范围疟疾爆发,发病⼈数超过1000万,1970年发病率⾼达平均每万⼈就有296.1⼈患疟疾,是解放后发病率最⾼的⼀年。
④鉴于防治恶性疟疾药物研制的紧迫性和艰巨性,1967年我国启动了旨在抗击疟疾等流⾏病的秘密科研⼯程,并将召开会议的时间5⽉23⽇定名为项⽬代号——“523”。之后,全国7个省市、⼏⼗个单位、600
多位科研⼈员参与其中。攻关迅速展开,到1969年,筛选的化合物和包括青蒿素在内的中草药,多达万余种,但结果并不理想。
⑤当时只是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凭借着过⼈的中西医知识和科研能⼒,被选派为科研组组长,加⼊了抗疟队伍,从此⼀⽣结缘。
初⼼
⑥如同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屠呦呦将⾃已的精⼒、智慧全部“提炼”出来,奉献给了医药事业,实现着当初的愿望。
⑦上世纪70年代,科研条件落后艰苦,为提供⾜够的青蒿有效部分⽤于临床实验,科研⼈员在有限条件下采取“⼟法”——⽤⽔缸作为提取容器。实验室的楼道⾥,摆放着盛满⼄醚的7⼝⼤缸。有些化学常识的⼈都知道,⼄醚是⼀种挥发性化学物质,具有⿇醉作⽤,对⼈体有害。由于缺乏通风设备,缺少必要防护,接触了⼤量有机溶剂后,很多参与研究的科研⼈员健康受到了损害,屠呦呦患上了病毒性肝炎。。
⑧制剂研制出来之后,为尽快投⼊临床应⽤,她和团队成员带头服⽤提取物,以试药效。她不仅⾃⼰喝,还给⾃⼰的丈夫喝。这在今天也许不能完全被理解,但当时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科学研究就要有奉献,奉献就会有风险、有牺牲。
⑨为了能够全⼼研究青蒿素,她当年把两个年幼的⼥⼉,⼀个送回宁波⽼家交给⽼⼈抚养,⼀个送到幼⼉园全托。当孩⼦们⽤陌⽣的眼神看着⾃⼰的妈妈时,屠呦呦⼼⾥不可抑制地难过。但是,⾯对肆虐的病魔和⼀批批倒下的患者,⼀种更强烈的召唤,让母亲的责任只能让位于科学家的使命。
⑩“191”,屠呦呦团队给青蒿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这样命名,这是190次实验失败和1次成功的相加所得。190和1,两个相差悬殊的数字,⾥⾯包含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多少次期待和失望,多少个焦灼内⼼的考验,多少个可以放弃的理由。只要其中有⼀次动摇,都会与成功擦肩⽽过。⽽屠呦呦却把这190次失败当作是到科研“正确打开⽅式”的必经过程,对⼀个个“此路不通”,她作了详细的记录和标记。直到现在,同事们看到她⼀本本详细、⼯整的实验笔记,都感慨不已。虽然有时连家⾥的东西都不到,但对科研她却始终严谨精细。
始终
医者仁⼼。治病救⼈,是医药科学最崇⾼的使命。⼀个将毕⽣精⼒⼼⾎都奉献给这⼀崇⾼事业的科学家,⽆疑是饱含情怀的使者。敏⾏讷⾔的屠呦呦,却不是⼀个乐于表达、善于⾔辞的⼈。“国家培养了我,我要报答国家。”这孺慕之思就是她最朴素⾃然的情感。
在相当长的⼀段时间⾥,国⼈对诺贝尔奖怀有特殊的情结——因为求⽽不得⽽耿耿于怀。屠呦呦获奖的
意义⾮同寻常,她证明了中国⼈在⾃然科学领域具有取得开创性成果的能⼒,具有为⼈类健康做出巨⼤贡献的能⼒。屠呦呦却不认为这是她个⼈的荣誉,“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药与现代科学的结晶,此次获奖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科学家的认可。”
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屠呦呦成了“名⼈”,但她却很少在媒体上露⾯,对于各种活动她都是能免则免,对⼀些不得不出席的“场合”,她配合起来也有些勉强,总是提出,“差不多了吧”“可以了吧”“就这样吧”,⾯对鲜花和赞誉,她没有感到享受,反倒像是对待任务。
对待真正的科研任务,她却⼗分投⼊。尽管年事已⾼,但屠呦呦还没有放弃⼯作,青蒿素对红斑狼疮的有效性、青蒿素的抗药性、青蒿素的作⽤机理等等,屠呦呦觉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她对常常⾃⼰的学⽣说,“要让青蒿素物尽其⽤”,这也是她对⾃⼰要求——尽⼰所能。
“始终服从安排,始终从事青蒿素研究,甚⾄始终在⼀个单位⼯作,没动过地⽅。”共事多年的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研究员廖福龙⽤⼀连串的“始终”形容屠呦呦的经历。当⼀些⼈在抱怨⼀成不变的⼯作乏味⽆趣的时候,屠呦呦却“始终”守着中药研究这个不太热闹的专业,并且创造了“奇迹”。屠呦呦⽤她的青蒿素⼈⽣告诉⼈们,有⼀种情怀叫坚持,有⼀种创新叫坚守。(选⾃中国经济⽹2017-01-09)
7.选⽂第③段为什么不能删去?
8.联系上下⽂,从修辞的⾓度赏析第⑩段画横线句⼦。
190和1,两个相差悬殊的数字,⾥⾯包含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期待和失望
多少个焦灼内⼼的考验,多少个可以放弃的理由。
9.选⽂段与以下《邓稼先》⽚段都运⽤了对⽐⼿法,分析它们在对⽐的内容与作⽤上的不同。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弹设计的领导⼈,各是本国的功⾂,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却截然不同——甚⾄可以说他们⾛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个拔尖的⼈物,锋芒毕露。……
邓稼先则是⼀个最不要引⼈注⽬的⼈物。和他谈话⼏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他真诚坦⽩,从不骄⼈。他没有⼩⼼眼⼉,⼀⽣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当中,包括中国⼈和外国⼈,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质的⼈。
阅读下⽂,完成下列各题。
⽼舍先⽣
①北京东城乃兹府丰富胡同有⼀座⼩院。⾛进这座⼩院,就觉得特别安静,异常豁亮。这院⼦似乎经常
布满阳光。院⾥有两棵不⼤的柿⼦树(现在⼤概已经很⼤了),到处是花,院⾥、廊下、屋⾥,摆得满满的。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很绿,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舍先⽣和夫⼈胡絜青亲⾃莳弄的。(A)天⽓晴和,他们把这些花⼀盆⼀盆抬到院⼦⾥,⼀⾝热汗。刮风下⾬,⼜⼀盆⼀盆抬进屋,⼜是⼀⾝热汗。⽼舍先⽣曾说:“花在⼈养。”⽼舍先⽣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的了。汤显祖曾说他的词曲“俊得江⼭助”。⽼舍先⽣的⽂章也可以说是“俊得花枝助”。叶浅予曾⽤⽩描为⽼舍先⽣画像,四⾯都是花,⽼舍先⽣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微仰着头,意态悠远。这张画不是写实,意思恰好。
②客⼈被让进了北屋当中的客厅,⽼舍先⽣就从西边的⼀间屋⼦⾛出来。这是⽼舍先⽣的书房兼卧室。⾥⾯陈设很简单,⼀桌、⼀椅、⼀榻。⽼舍先⽣腰不好,习惯睡硬床。⽼舍先⽣是⽂雅的、彬彬有礼的。他的握⼿是轻轻的,但是很亲切。茶已经沏出⾊了,⽼舍先⽣执壶为客⼈倒茶。据我的印象,⽼舍先⽣总是⾃⼰给客⼈倒茶的。⽼舍先⽣爱喝茶,喝得很勤,⽽且很酽。他曾告诉我,到莫斯科去开会,旅馆⾥倒是为他特备了⼀只暖壶。可是他沏了茶,刚喝了⼏⼝,⼀转眼,服务员就给倒了。“他们不知道,中国⼈是⼀天到晚喝茶的!”
③有时候,⽼舍先⽣正在⼯作,请客⼈稍候,你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你可以看看花。如果是夏天,就可以闻到⼀阵⼀阵⾹⽩杏的甜⾹味⼉。⼀⼤盘⾹⽩杏放在条案上,那是专
门为了闻⾹⽽摆设的。你还可以站起来看看西壁上挂的画。⽼舍先⽣藏画甚富,⼤都是精品。所藏齐⽩⽯的画可谓“绝品”。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挂的时间较久的,是⽩⽯⽼⼈应⽼舍点题⽽画的四幅屏。其中⼀幅是很多⼈在⽂章⾥提到过的“蛙声⼗⾥出⼭泉”。“蛙声”如何画?⽩⽯⽼⼈只画了⼀脉活泼的流泉,两旁是乌⿊的⽯崖,画的下端画了⼏只摆尾的蝌蚪。画刚刚裱起来时,我上⽼舍先⽣家去,⽼舍先⽣对⽩⽯⽼⼈的设想赞叹不⽌。
④⽼舍先⽣极其爱重齐⽩⽯,谈起来时总是充满感情。我所知道的⼀点⽩⽯⽼⼈的逸事,⼤都是从⽼舍先⽣那⾥听来的。⽼舍先⽣谈这四幅⾥原来点的题有⼀句是苏曼殊的诗(是哪⼀句我忘记了),要求画卷⼼的芭蕉。(B)⽼⼈踌躇了很久,终于没有应命,因为他想不起芭蕉的⼼是左旋还是右旋的了,不能胡画。⽼舍先⽣说:“⽼⼈是认真的。”⽼舍先⽣谈起过,有⼀次要拍齐⽩⽯的画的电影,想要他拿出⼏张得意的画来,⽼⼈说:“没有!”后来由他的学⽣再三说服动员,他才从画案的隙缝中取出⼀卷(他是⽊匠出⾝,他的画案有他⾃制的“消息”),外⾯裹着好⼏层报纸,写着四个⼤字:“此是废纸。”打开⼀看,都是惊⼈的杰作——就是后来纪录⽚⾥所拍摄的。⽩⽯⽼⼈家⾥⼈⼝很多,每天煮饭的⽶都是⽼⼈亲⾃量,⽤⼀个⾹烟罐头。“⼀下、两下、三下……⾏了!”——“再添⼀点,再添⼀点!”——“吃那么多呀!”有⼈曾提出把⽼⼈接出来住,这么⼤岁数了,不要再操⼼这样的家庭琐事了。⽼舍先⽣知道了,给拦了,说:“别!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这些,他就活不成了。”⽼舍先⽣的意见表现了他对⼈的理解,对⼀个⼈⽣活习惯的尊重,同时也表现了对⽩⽯⽼⼈真正的关怀。
(选⾃汪曾祺《⼈间草⽊》,有删改)
10.选⽂中,汪曾祺先⽣回忆了⽼舍先⽣的⼀些⽣活⼩事,请简要概括。
(1)⽼舍先⽣喜欢种花赏花。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舍先⽣喜欢收藏精品画。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任选⽂中⼀处划线句进⾏赏析。
我选_____句,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是为⽼舍先⽣作传,作者为什么要花⼤量笔墨写齐⽩⽯⽼⼈?
13.结合选⽂内容,说说⽼舍先⽣是⼀个怎样的⼈。
最精彩的表演
陈炳熙
①梅兰芳正伏在垂着淡青窗窜的南窗底下画兰⽵。他这时已经完全把⾃⼰当作⼀位画家来要求了,他画画不是为了收益,⽽是为了追求,说转移也未尝不可,⼀个艺术家,当被迫必须放弃他的艺术活动时,就必须以另⼀种艺术活动来填补他的空虚。
②当然,并没有谁不让他表演,恰恰相反,有⼈巴不得他表演,是他⾃⼰谢绝了舞台,千⾥迢迢移家到⾹港来过这种淡泊的⽣活。⽽且他早已蓄起了胡须,有什么⽐这更能表⽰他断绝粉墨⽣涯的决⼼呢!
③他画画的另⼀个原因是,在他⼼中活着⼀些孤傲⾼洁的画家形象,以这些⼈作风他需要范,坚定⾃⽢淡泊、不慕荣利、清者⾃清、浊者⾃浊的做⼈准则,⽩⽯⽼⼈是先⽣的⽼师与朋友,此刻⼜想到了他,笔下陡增豪⽓,。这是⼀种神来之势,把⼏茎劲⽵画
得⽓韵不凡,仪态万⽅,似乎⼀阵风要把它刮倒,它却摇了⼏摇,挺⽴如初。然⽽夫⼈推开镂花门⾛进来打断了他她极轻慢地⾛到他的⾝边,把不速之客请求见他的事说了出来。
④在⾹港中国饭店⼆楼⼀间精雅的餐室⾥,穿着浅⾊西装、保持着学者风度的⽇本电影⼈川喜多长政与中国同⾏张善琨,在整肃的餐桌前虚左恭候嘉宾。约定的时间到了,侍者通报梅兰芳已在饭店门前下车。川喜多慌忙站起来,丢给张善琨⼀个关照的眼⾊,便⾛出餐室门外,不转睛地盯着楼梯⼝。
⑤川喜多是⽬睹过梅先⽣风采的,他甚⾄感到先⽣便装时的⽓度⽐在舞台上更有魅⼒。他看过先⽣演出的京剧作品,依川喜多⾏家的眼光看,作为先⽣的代表名剧《太真外传》,⽆论从清新优美的唱腔,妙曼典雅的舞路,光艳绝俗的扮相,响遏⾏云的歌喉诸⽅⾯衡量,都已把京剧表演艺术推向绚烂的极致,⾄于他在台下,诸如“器宇轩昂”“风度翩翩”等所有常⽤的形容仪表之美的词句,在表现他的风貌时都显得冗弱⽆⼒,以⾄让⼈不得不求助于善于状⼈风仅的《世说新语》。
⑥楼梯下出现了⼀个⽼⼈的伛偻⾝影,正步履艰难地⾛上楼来。这是梅兰芳,⼜哪⼉像梅兰芳!川喜多暗暗吃惊,那弯拱的腰背,僵硬的腿脚,黧⿊的⾯⽬,蓬乱的髭须,板滞的眼光,迟缓的⾏动,加上⼀开⼝就让⼈感到⼒竭声嘶的嗓⾳---这哪⼉是千万⼈⼼中那位艺术之神的风姿!具有锐利观察⼒的川喜多惊讶之余,确有把握地认出这是先⽣。先⽣也认出了川喜多长政—从不计其数有⼀⾯之缘的形貌中辨出了这个⼈。
⑦⼀⽅是极道殷切的仰慕,⼀⽅是感谢盛情的邀请.那些经精⼼挑选的中西名菜正⼀道道搬上桌来,川喜多⼩⼼翼翼地问可否喝点酒,先⽣爽快地说:“嗓⼦到了这地步,还禁忌什么,再烈⼀点也可以!”川喜多诚恳地说:“我还有事向先⽣请教,烈性酒就免了吧,”⑧"其实先⽣是知道的。”川喜多说,“我从来不拍为⽇本军⽅宣传的⽚⼦,总得让中国朋友还有点欣赏的兴趣。我们选定了林则徐禁烟的故事,起⽤的是贵国观众中有巨⼤影
响的明星这表明,艺术终归是艺术,不该为政治的原因,让明珠沦落在藩湘⾥,所以我想,先⽣难道⽆意⼀个让渴望于先⽣艺术的贵国观众有再睹明珠的机会吗?”
⑨先⽣等他说完,故意露出惊奇的样⼦,然后⼤笑起来,接着⼀阵剧烈的咳嗽,⼜努⼒清了清哑的嗓⼦,说:“实在感激先⽣美意,不过,您看我现在的样⼦—⽣了⼏年病,把腰腿都断送了,别说登台,就是⾛路也不能像常⼈⼀样;更要命的是嗓⼦,怕发展下去连说话也成问⼀题……个演戏的⼈,到了这种⼭穷⽔尽的地步,⾃⼰就惭愧得要死,若到了观众⾯前,那简直叫我⽆地⾃容了……”说到这⾥,已变成怆然的感慨和沉沉的叹息。
⑩两天以后,川喜多长政飞回上海,向⽇军报道部报告说:“梅兰芳已经衰⽼不堪,⼏乎丧
失了所有演出的条件,勉强把他搬上舞台,只能成为笑料,贻羞军部。”⽇本军部于是打消了强制梅先⽣演出的计划。
两年之后,梅先⽣在上海⼤剧场庆祝抗战胜利纪念公演⼤会上演出,其灵活的⾝段,优美的舞姿,清越的歌候和光彩照⼈的形象,再次让兴奋若狂的观众绝倒。
(摘编⾃陈炳熙《梅兰芳最精彩的表演》有删改)
个人传记
14.阅读全⽂,完成下表。
15.结合上下⽂说说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这是⼀种神来之势,把⼏茎劲⽵画得⽓韵不凡,仪态万⽅,似乎⼀阵风要把它刮倒,它却
摇了⼏摇,挺⽴如初
....。
16.结合⽂章内容说说梅兰芳为什么要移居⾹港,专⼼画画。
17.本⽂以“最精彩的表演”为题,有什么好处?
18.结合⽂章谈谈,读完了这篇⽂章,你受到了哪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