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传记》读后感
《杨振宁传记》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杨振宁传记》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杨振宁传记》读后感 篇1
杨振宁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他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在34岁就获得诺贝尔,他一路经过风风雨雨走来的。先是有获得诺贝尔奖的愿望,然后就是当上科学家,最后就 真的 获得诺贝尔奖了!原因是 一九五七年,他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学金。他们这项贡献得到极高评价,被认为是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所以才 获得诺贝尔奖的!我从中学到的道理是要勇于尝试,才能有新发现 。杨振宁竟就因报纸上只写了李政道 的手搞,就终身心病!杨振宁在晚年做了另一件惊世骇俗的大事,那就是与翁帆的爱情,他们年龄相差50多岁,对于这桩婚姻,人们对他的关注程度远远地超过了他获得的诺贝尔奖,说三道四的、辱骂的、嘲笑的,样样都有。
杨振宁还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三个优点:
1、杨振宁的科学成就,在他的人品面前,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啊,我们尊重他的科学成就,但是,更崇拜他的人品!
2、知道强调杨振宁的科学成就,殊不知杨的负面影响早就把他的科学成就抵消的一干二净。
3、在国内的教授,无心学术,就知道泡女学生,甚至拿成绩相威胁,难道跟杨振宁不无关系吗?我对他的崇敬之情早已不言而喻。
《杨振宁传记》读后感 篇2
假期中有幸读到杨建邺先生写的关于杨振宁先生的传记文——《杨振宁传》,240000字的介绍让我对杨振宁先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由于我对物理也感兴趣,所我以对此人物就更加的喜爱,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先来简介一下其本人:杨振宁,世界知名的物理学家,美籍华人,1957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
奖,杨振宁教授是自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20世纪物理学出类拔萃的设计师,是家喻户晓的科学家。
杨振宁先生有如此佳绩与其家庭背景和人文熏陶是离不开的。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留学归来的知名学者,1929年应清华大学之聘任数学系教授。由于父亲的关系,杨振宁在清华园度过了8年的少年生活,这给杨振宁留下了温馨的回忆,也锻造了一个聪颖好学的学子。清华园对聪颖好学的少年杨振宁,是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更是一份再好不过的礼物,对日后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年的西南联大,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无疑是一个神圣的殿堂,杨振宁曾回忆道:“想起在中国的大学生活,对西南联大的良好学习风气的回忆总使我感动不已。联大的.生活为我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在物理学里的爱憎主要是在该大学度过的六年时间里培养起来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进入西南联大后,杨振宁既没有选择父亲专长的数学,也没有选择自己报考的化学,而是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物理学。可见求学道路上,兴趣至关重要。这一选择是杨振宁为自己寻到了一个人生奋斗的目标,是开始,也是指引……
而店铺,是杨振宁生命中的转折。然而杨振宁的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万分艰辛,寻师也是屡屡受挫。历经辛苦远赴美国,先是到哥伦比亚大学寻仰慕已久的费米教授,却大失所望的扑了个空。随后前往普林斯顿大学,希望求学于维格纳教授,却由于教授的休假再一次扑空。幸好遇到了昔日西南联大的教授张文裕,在其指点下终于到芝加哥大学寻得名师,就是仰慕已久的物理大师费米。这才开始了他真正的求学之途。
我们都知道实验是理论的源泉,科学的根本。杨振宁的第一个志向就是完成一篇实验物理。由于动手能力和实验技巧的欠缺,虽然经过了20个月的实验工作,杨振宁还是未能完成自己的实验。虽然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但杨振宁的这一志向还是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亲身动手进行实验的重要意义。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杨振宁这20个月的实验工作也为他日后成为成功的理论物理学家奠定了基础。
杨振宁能够在科学事业上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原因是他将演绎法和归纳法巧妙地结合起来应用,使这两种方法互为补充,取长补短。因为演绎法和归纳法,在科学研究上各有所长,会使很多科研项目收效良多。之后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研究得出的结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可能不守恒,这震动了整个物理界,轰动了整个世界,使得两个人共同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个人传记
杨振宁先生成为当今世界上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在学界的崇高地位是为天下所公认的。正所谓“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唐骆宾王句),与高迈睿智之胆识,深诘穷究莽莽苍穹的物理对称,凭临昆仑之巅。卓为世纪大师。他是既调和又抵触的中、的产物,体现了中华古老文明与西方近代科学精神的融合。杨振宁先生对宇宙真谛之咄咄追问,他所创见信非锥代管窥者所可见。杨振宁先生以耄耋之年,归根故园。为中华的伟大复兴千里骥驰。平日先生的蔼然忠厚的长者之风,从不轻易许诺,言信行果,孝义,是不折不扣的真君子。当然杨振宁先生也是凡人,自然也有他的喜怒哀乐与成败利钝。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杨振宁先生的人生经历。
《杨振宁传记》读后感 篇3
《杨振宁传》增订版是一部实在不可多得的好书,这部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品,华中科大物理教授杨建邺撰写的杨振宁这位科学巨人的生平足迹,生动地描绘了这位科学伟人成长的过程以及从事科研工作的每一个片断和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
杨振宁对当代物理学的贡献,既是世界的,也是中国的,关于杨振宁的功业尽人皆知,相关文献、资料、风评俱在,在此,我只谈谈读这本书后的感受和感动!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为“宇称不守恒”理论的贡献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第一人,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在科研之余大量地从事改变“中国人不如他人”的观念,而且毕生在做这项工作,他1999年后一直住在清华,亲手建立了清华高等研究院,广邀国内外顶尖的科学家来华讲学,带研究生,在国内各高校游说,以80多岁的高龄为科学兴邦奔走呼唤,其拳拳爱国之心和人文情怀令人景仰。用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陈方正的话说:“宇称不守恒”理论、“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应该再次获诺贝尔奖),都是理论物理的科研成果,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至今没有应用的意义,它的意义主要是思想和文化上的。的确,我们从杨振宁的著述、演讲中不难看出,他讲得最多的是科学发展史,科学家的故事以及当代科学领域的相互渗透以及相互作用,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影响,是普通人听了都能领悟其中道理的东西,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和氛围,这种影响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十分深远的。
杨振宁在晚年做了另一件惊世骇俗的大事,那就是与翁帆的爱情,他们年龄相差50多岁,对于这桩婚姻,人们对他的关注程度远远地超过了他获得的诺贝尔奖,说三道四的、辱骂的、嘲笑的,比比皆是。现在9年过去了,回过头看,没有翁帆,就没有杨振宁的今天,也没有在清华“归根居”生活的10年的丰硕成果,也没有中国理论物理的蓬勃春天。用新加坡电视台
主持人曾月说过带哲理性的一段话:“一个人从年轻到老,敢于追求所爱,不管他所爱的是人、是物,还是真理,他都能够放开胸怀地去拥抱,而且升华成乐观前进的动力,这个人是绝对幸运的”。从这件事我们看到杨振宁率真的另一面。
“两弹元勋”邓稼先是杨振宁少年时代就在一起的朋友,他们同在西南联大读书,又先后留美获博士学位,邓回国后转行从事领导“两弹”的研究工作,耗费了毕生的精力,杨、邓之间延续了半个世纪的友情故事,使我想起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这种友谊是建立在无私的精神与巨大贡献的基础上,所以才能这样珍贵和弥久。
1971年8月16日,杨振宁在离开上海回美前夕,上海市领导请他吃饭,席中有人送了一封信给他,是邓稼先写的,他在信中告诉杨振宁,中国的原子武器工程除了1959年底以前得到过苏联极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接信后给了杨振宁极大的感情震荡,他追述当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场景……正如杨自己所说的那样,“稼先是我永恒的骄傲”。
杨振宁走过的道路给我这样的启示:从事科学研究无需更多的物质上的追求和欲望,只有获得知识和成功的满足与快慰,我想:生活中其它的事情难道不也是这样的道理。
《杨振宁传记》读后感 篇4
杨振宁在世界历史上绝对可以说得上是一位传奇的人物,他在现如今的科学界里面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科学家。他在34岁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了被誉为科学最高奖项的诺贝尔奖项。现在普通人对于他的印象主要是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就是他在1957年的时候和李振道合作推翻了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一条守恒定律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甚至有的人认为这会是世界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
第二个方向就是他和翁帆的爱情故事,这件事情在当年可以说是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巨大轰动。甚至这件事情一直霸占很长时间的新闻头条。在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普通大众对于他的关注竟然要远远超出他获得诺贝尔奖的事情。但是我认为更多的人应该将目光投向杨振宁先生获得的荣耀身上。杨振宁先生之所以获得这么高的荣耀,而且还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在家里面和他自小接受的教育熏陶离不开关系,他的父亲是一位留学归来的著名学者并且还曾经担任过清华大学的教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在清华大学度过了八年的时光,在成年之后更是在西南联大学过一段时间,最后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毅然选择了店铺。在刚开始的阶段他处处碰壁,始终不到自己理想中的导师。
经过前辈的指点之后,他最后在芝加哥大学到了自己仰慕已久的物理大师。这开启了他真正的求学道路也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比较有趣的是,怕第一次做实验的时候历经20多个月的时间,但是实验确实失败的。虽然说实验失败了,可是却让他坚定了实验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也为他的成功定下了非常深厚的基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