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汪曾祺散⽂(精选13篇)
【实⽤】汪曾祺散⽂(精选13篇)
  在学习、⼯作或⽣活中,⼤家都写过散⽂吗?散⽂是⼀种⾃由、灵活、短⼩精悍,表现真⼈真事真是感情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完成⼀篇优秀的散⽂呢?下⾯是⼩编为⼤家整理的汪曾祺散⽂,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汪曾祺散⽂篇1
  我是个不那么喜欢读书的中⽂系的学⽣,⾃然,也就不⼤喜欢主动去看⼀些⼩说、诗歌和⽂章。但在⼀
次偶然的去图书馆休息的时间⾥,随⼿从书架上拿下来⼀本书,是⼀本⼈物传记类书籍。作者是汪曾祺的三个⼉⼥,书名是《⽼头⼉汪曾祺》。
  从这本书⾥,提到了⼩时候,⼤概是三四年级左右的年纪,语⽂课本中有⼀篇⽂章叫做“多年⽗⼦成兄弟”,那是汪曾祺的作品。是⼀篇散⽂。之前虽有听说汪曾祺是个著名的作家,但并没有去看过他的⼀些作品。⽽此时突然提到这位作家,使我产⽣了⼀些想去看看他都写了什么东西的想法。于是,在这个初衷下,我阅读了他的⼀些散⽂,⼩说作品。
  他是沈从⽂的弟⼦。“京派”作家的代表⼈物。他的散⽂作品,在我看来,在中国当代⽂坛上,独树⼀帜,特别具有⼀番与别⼈不同的韵味。汪曾祺散⽂给我印象第⼀深刻的就是他的语⾔、⽂字。他曾不⽌⼀次地提到他的语⾔风格是受到了归有光的极⼤影响。后来我了解到,归有光的散⽂最⼤特点,就是⽩描,近乎于通篇的⽩描写作。汪曾祺受其影响,语⾔中,出落的就是⼤⼤⽅⽅,平平淡淡的⽩话。有⼈评价汪曾祺的语⾔说是“把⽩话⽩到了家”。然⽽,读汪曾祺的⽂章⼜很明显地可以感受得到他在⾏⽂之中所带有的那种⽂⼈雅⽓。⼆者得到了某种平衡和协调之后,显⽰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就像在《花园》中,他说“没当家像⼀个概念⼀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是最深沉的”,“当然我嘴⾥是含着⼀根草了。草根的甜味和它的似有若⽆的⽔红⾊是⼀种⾃然的巧合”,整篇⽂章读下来,却使⼈忍俊不禁,内⼼平和,恬淡⽽⼜不乏感动,如最后他说“有⼀年夏天,我已经像个⼤⼈了,天⽓郁闷,⼼上另外⼜有⼀点⼩事使我睡不着,半夜到园⾥去。⼀进门,我就停住了。我看见⼀个⽕星。咳嗽⼀声,招我前
去,原来是我的⽗亲。他也正因为睡不着觉在园中徘徊。他让我抽⼀⽀烟(我刚会抽烟),我搬了⼀张藤椅坐下,我们⼀直没有说话。那⼀次,我感觉我跟⽗亲靠得近极了。”
  汪曾祺曾说,他所追求不是深刻,⽽是和谐。“我⾮常重视语⾔,也许我把语⾔的重要性推到了极致。我认为语⾔不只是形式,本⾝便是内容”,他的语⾔,平淡中出于绚烂,⼈⼈看了都能明⽩,都能看懂。我想。这⼀点,他跟他的⽼师沈从⽂真是像极了。虽然朴素,但那是⼀种⽂学修辞,⽂学语⾔,不是⽅⾔。没有在语⾔上的研究的本领,是写不出那样的⽂字的。
  第⼆个特点,则是汪曾祺的散⽂中,善于从⼩处写起,以⼩见⼤。他似乎特别擅长于从⽣活中的琐
碎⼩事中取材,寓巧于拙,表达真挚的感情,。正如⼩时候学过的那篇⽂章《多年⽗⼦成兄弟》
⾥,“⽗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图章初宗浙派,中年后治汉印。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不通。”⽽在“母亲”去世后,“⽗亲”“亲⼿给她做了⼏箱⼦冥⾐――我们那⾥有烧冥⾐的风俗。按照母亲⽣前的喜好,选购了各种花素⾊纸做⾐料,单夹⽪棉,四时不缺。他做的⽪⾐能分得出⼩麦穗、⽺羔,灰⿏、狐肷。”于是,“⽗亲”对“母亲”的深沉的眷恋,和感情清晰地展露在我们眼前,让⼈读了深深为之感动。⽽“⽗亲”在⼀旁给⼗七岁的“我”瞎出主意写情书的场景,则更是让“⽗亲”随和,温暖的形象深⼊⼈⼼。这些都是⼀些细琐的⼩事,但由汪曾祺这么⼀写出来,便显得感情真挚,动⼈。整篇⽂章中都是从⾝边⼩事写起。虽然平淡,却从点点滴滴中流露出对孩
⼦们的亲近、理解、包容和友善,从⽗亲愿意放低⾝段,与⼉⼦称兄道弟就可以看出,他是⼀个愿意让⾃⼰真正地⾛进孩⼦的内⼼,真正的融⼊到孩⼦们的世界,并不把⾃⼰的想法强加于孩⼦们的⼈。他总是⽤⾃⼰智慧灵巧的双⼿和热切呵护的爱⼼,为孩⼦们营造出神异快乐的童话世界,他给孩⼦们带来的永远是⽔晶⼀样灵动明净的琉璃世界。
  汪曾祺散⽂篇2
  平淡之美是道家美学思想衍⽣出的美学范畴,它是指⼀种朴素⾃然、平和淡远、本真天成,不刻意雕琢,不尚修饰的艺术境界。
  汪曾祺作为中国当代名家,以其颇具特⾊的⼩说和散⽂独⽴⽂坛,他的作品如其⼈温和、淡静,读他的作品浮躁的⼼灵在他如⽔般的平淡中享受⼀份难得的静谧。他的⼩说和散⽂总给⼈⼀种“淡淡的滋味”,却淡的有滋有味,真可谓是闲适冲淡中孕育着⼀种⽂化,恬淡中⾃有⼀份厚重。
  汪曾祺散⽂我觉得最值得称道的是那种“真”,是真情、真语⾔。平淡致远,⼀点没有矫揉造作的嫌疑。⽂风平易近⼈,⼈⼈看了都会明⽩,都能看懂。虽然朴素,但那是⼀种⽂学修辞,⽂学语⾔,不是⽅⾔,没有在语⾔上的研究和⼤师的本领,是写不出那样的⽂字的。尤其是那种语⾔真是难得,是应该让我们这些后辈好好揣摩的,⼀看就令⼈舒服,可信。由于爱好⼴泛,他的散⽂⾃然就⾮常博雅。草⽊性灵、历史⽂化、⼈物掌故、民俗风⼟、艺术⽂物……都有涉及。但最真的是写⼈物的部分,尤其是对师
友、家世、⽗亲、母亲等的回忆⽂章写的最美,令⼈陶醉,表现出他的善良、和蔼、真实。如《多年⽗⼦成兄弟》中对⽗亲的回忆,⽗⼦之间是那样⾃由、平等、融洽。
  美⾷向来是中国⽂⼈感兴趣的⼀个话题,汪曾祺素有美⾷家之称,每到⼀处,品尝地⽅风味和民间⼩⾷,每每陶醉其中,⾃得其乐。⼈皆爱美⾷,⽽懂美⾷,⾷出⼼得,却难。汪曾祺深知个中滋味,那些寻常⼩⾷⼀经他的点睛之笔,⽆不令⼈垂涎,感慨美⾷⽂化的博⼤精深。在汪曾祺笔下,饮⾷成为了⼀种⽂化,⼀种境界。最令⼈难以忘怀的,当数作者回忆故乡美⾷的⽂字,如《故乡⾷物》《故乡的元宵》《端午的鸭蛋》等,这些⼉时的⾷物,⼀经作者⽣花妙笔点染,不仅骤成妙笔,还令⼈顿起游⼦之思。
  《端午的鸭蛋》是⼀篇既具有⽣活神韵⼜凝结着浓烈民俗乡情的散⽂。是对⽣活真味的悠然品读,是对家乡情怀的慨然诠释。
  先⽣以“家乡的端午”开篇,直接切题,⽤“很多风俗”引出下⽂。于是,在他的笔下,⼀系列端午风俗就⾛⼊了我们的视野:系百索⼦、做⾹⾓⼦、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吃“⼗⼆红”等等。这⼈有我有,⼈⽆我有的风俗,在先⽣看来,都成了他最珍贵的回忆。因此,⾏⽂流⽔,如话家常,如数家珍,于⾃然、平淡中,表达了对⽣活的真爱和对故乡的怀想。
  最让先⽣颇感⾃豪的还是家乡“著名”的“鸭蛋”, “著名的鸭种”、“善于腌鸭蛋”的⾼邮⼈、⼤都市店铺⾥
的鸭蛋、别处没有的双黄鸭蛋、质细⽽油多的⾼邮咸蛋,甚⾄⽤鸭蛋做成的“朱砂⾖腐”都成为他不厌其烦并引以为⾃豪的表述对象,以⾄于对对⽅的“肃然起敬”和“称道”也不屑⼀顾。 “惊奇不已”、“确实是
好”, “我⾛的地⽅不少,所⾷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曾经沧海难为⽔,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油多。蛋⽩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发粉,⼊⼝如嚼⽯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等等语⾔使先⽣那藏在⼼底的⾃豪和喜悦跃然纸上。甚⾄于引⽤了袁枚的⽂字还不⽢罢休,还要罗列种种吃法,并⽤北京的咸鸭蛋和故乡的咸鸭蛋⽐对。“这叫什么咸鸭蛋呢!”⼋个字符,⼀个叹号,直⽩⽽朴素的话语,幽默⽽爽朗的声⾳把先⽣对故乡的厚爱铺满了整篇⽂章。“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个拖着长⾳的“吱”字,就把先⽣孩童时吃鸭蛋的情态出神⼊化般地描绘出来。我们从这⾥深深感受到先⽣对⼉时⽣活的怀恋和追忆,以及对民俗⽂化的尊崇和敬畏。
  汪曾祺认为:“风俗是⼀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民俗的多姿、平凡的⽣活、⼉时的影像在他的笔下显⽰出了独具风格的魅⼒。⽽他那简约、传神、清新、鲜活的语⾔特点也给我们带来了⽣活和艺术的享受。“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是和谐。”在作者谈吃系列散⽂中,⽤疏朗清淡的笔调,写出了⼈世间五⾏⼋作的见闻和风物⼈情、习俗民风,富于地⽅特⾊,于平淡中显现奇崛,风格灵动淡远,处处透着对这世界的赞美,对⽣活的热爱。
  汪曾祺散⽂篇3
  这天读完汪曾祺散⽂,感触较深。
  ⼀是学到⼀些汉字的独特性和好处,他说中国汉字是⽤来看的,不是说的。许多诗歌⼀朗诵就没有以前的东西了,因此他反对朗诵诗歌和散⽂。他主张⼀字⼀字的认真扣字眼,沈从⽂的《边城》不到七万字,但写了半年。汪曾祺的散⽂同样从⼀个⼀个的字来看没有什么独特。但当放到⼀齐那种⾏云流⽔的洒脱真的很奇妙。他主张刻画⼈物不就应描述太多,⽽就应从环境、声⾳、颜⾊等各个⽅⾯进⾏描述和烘托。如何组织⽂章?他说他是先在头脑⾥应对。这些都是他端⼀杯清茶静坐时想出来的。
  ⼆是他的散⽂风格朴素、简练。⼈⼈看了都会明⽩,都能看懂,正是师承了沈从⽂的特点。虽然朴素,但那是⼀种⽂学修辞,⽂学语⾔,不是⽅⾔,没有在语⾔上的研究和⼤师的本领,是写不出那样的⽂字的。汪曾祺也说到⽼师沈从⽂、⽼舍他们是怎样练字的。汪曾祺本⼈家学渊源深厚,爱好⼴泛,上⼩学时,他的祖⽗就给他教《论语》,写⼩论⽂“义”,这就相当不错了,我上⼩学时,除了会放⽺、掏鸟窝之外,⽂化的东西是绝缘的。汪曾祺散⽂我觉得最值得称道的是那种“真”,⼀点没有矫揉造作的嫌疑。是真情、真语⾔。尤其是那种语⾔真是难得,是就应让我们这些后辈好好揣摩的。⼀看就令⼈舒服,可信,不像此刻好多⼈写的⽂章喜爱辞采华丽,但资料空空。不舒服,很令⼈别扭,不真实。、历史⽂化、⼈物掌故、民俗风⼟、艺术⽂物……。都有涉及。但最真的是写⼈物的部分,尤其是对师友、家世、⽗亲、母亲等的回忆⽂章写的最美。令⼈陶醉,表现出他的善良、和蔼、真实。如《多年⽗⼦成兄弟》中对⽗亲的回忆,⽗⼦之间是那样⾃。虽然两位是继母,但却充满了感情和幸福。
  三是他的⽤情。他对任何⼈都是友好的。如对西南联⼤的诸多师友的回忆中,我们就能感觉到他对⽼师和同学的感情。很纯真,很⾃然,我觉得做⼈就就应像他⼀样。对任何⼈都很友好,对任何事都很认真。且那种追求⾃然、朴素的养⽣之道也值得我学习。⽂中提到的他的⽼师的⼀些为⼈处世,待客之道,修⾝养性我觉得对我影响还是很⼤的。那都是真⼈真事,⼈在⽣活中就应持续⼀颗童⼼,不好装腔作势。看书就是学习嘛。学⽂章,学做⼈,都很重要。
  汪曾祺散⽂篇4
  汪曾祺的作品中最吸引我的地⽅是他的语⾔⽂风。汪曾祺的作品是能够读出⽣活的。这是源于作家对⽣活的真诚吧。他所写的都是⾃⼰熟悉的⽣活:旧时代的⾼邮⼩城、西南边城昆明、⽂化界的故旧师友、西南联⼤的师⽣、北京京剧团的戏曲演员;故乡的⼤淖、荸荠庵,昆明的⽩马庙等。他的作品中总有他⾃⼰过去⽣活的影⼦,因此写起来有真切的认知,有感情。
  汪曾祺的作品,我看得较多的是散⽂。下⽅我将从他的散⽂中举⼏个例⼦,分析⼀下语⾔,表达我
的感受和观点。
  那棵龙⽖槐是我⼀个⼈的。我熟悉他的⼀切好处,知道那个枝⼦适合哪种姿势。云从树叶中间过去。壁虎在葡萄上爬。杏⼦熟了。何⾸乌的藤爬上⽯笋了,⽯笋那么⿊。蜘蛛⽹上⼀只苍蝇。蜘蛛呢?花天
⽜半天吃了⼀⽚叶⼦,这叶⼦有点甜么,那么嫩。⾦雀花哪⼉好热闹,多少蜜蜂!波——⾦鱼吐出⼀个泡,破了,下午我们去捞⾦鱼⾍。⾹橼花蒂的黄⾊仿佛有点犹豫,别的是花飘下,⾹橼花时掉下的,花落在草叶上,草稍微低头⼜弹起。——《花园》优秀文章摘抄
  《花园》这篇散⽂读起来颇搞笑味,语⾔⼗分的⽣动活泼。对景物的刻画很好,⽂字虽是印在纸上,纸虽是平⾯的,但眼前看到的`是⽴体的,是鲜活的,是有⽣命的。感觉⼿是能够触摸到它们的,《花园》中所塑造的景物那样真实地出此刻我眼前,唤起了⼼灵最柔软的那部分,好像⼜回到了⼩时候。汪曾祺的作品是有⽣命的,在于他的语⾔平实、⽣活,它所描述的东西也是如此,平凡渺⼩,但却凝聚着巨⼤的能够打动⼈⼼灵的⼒量。汪曾祺⽤⼼感受⽣活中的快乐和温馨,贴近的观察⽣活。源于⽣活却⾼于⽣活。
  胡同是贯穿⼤街的⽹络。它居闹市很近,⼤哥酱油,约⼆⽄鸡蛋什么的,很⽅便但似有很远。那⾥没有车⽔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剃头挑⼦的“唤头”(像⼀个⼤镊⼦,⽤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声);磨剪⼦磨⼑的“惊闺”(⼗⼏个铁⽚穿成⼀⽚,摇动做声);算命的盲⼈(此刻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这些声⾳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更加安静了。——《胡同⽂化》
  汪曾祺描述的胡同中的场景很⽣活、真切。⼈物的特点很鲜明,虽描述每个⼈物只有简短的⼀句话,但他抓住了⼈物的细节,抓住了⼈物的魂。汪曾祺对风俗的关注体现了他对民族众⽣活和⽂化的喜爱。
汪曾祺在《咸菜和⽂化》说:我们要在⼩说⾥表现的⽂化,⾸先是此刻的,活着的;其次是昨⽇的,消逝不久的。得透。汪曾祺写的《胡同⽂化》语⾔平实,贴近⽣活,也是期望把这种⽂化以最简单真实的⽅式传递给更多⼈,让这⽂化更好的延续下去。
  正如汪曾祺所说的:他所追求的不是深刻,⽽是和谐。他⽤朴素着实的语⾔记录⽣活。归有光
的“以清淡的⽂笔写平常的⼈事”也尤其受他推崇。汪曾的⽂学作品展⽰了现代汉语写作的另⼀种可能,那就是从活的传统和活的⽣活中汲取营养。
  汪曾祺散⽂篇5
  好的⽂学作品,应该是“读着不累、合卷含味”的作品,尤其是有“形散⽽神不散”标志的散⽂,更应是如此。最近,我读了汪曾祺先⽣的散⽂集,深感他的散⽂匠⼼独具,充满着淡、雅、趣、情,应是这样好作品的代表。
  有⼆⼗世纪“最后⼀个⼠⼤夫”之称的汪曾祺先⽣,其散⽂的语⾔个性突出,看似不经意,实则细经营,往往在娓娓道来中蕴含着诗情画意。正如湖南评论家凌宇说:“汪曾祺的语⾔很奇怪,拆开来看,都很平常,放在⼀起,就有⼀种韵味”。读汪曾祺的散⽂,淡、雅、趣、情皆突出。淡,就是语⾔恬静质朴,读之有⼀种平静之感,有⼼静如⽔之境,⽽这种平淡之中却藏⼤韵味,尤其从他的⼤多的散⽂开头部分,
就可感知深刻,读如在《赵树理同志⼆三事》⼀⽂中写到:“赵树理同志⾝⾼⽽瘦,⾯长⿐直,额头很⾼。”在《观⾳寺》⼀⽂中写到:“我在观⾳寺住过⼀年。观⾳寺在昆明北郊,是⼀个荒村,没有什么寺。”这好似在与友拉家常,平平淡淡,清清爽爽,有⼀种宁静之美,⽽这种宁静,正是先⽣对语⾔驾驭的娴熟⾼超与⽣活体验的细腻感悟。
  汪曾祺先⽣的散⽂“⽐⼤⽩话还⼤⽩话”,读后却⼜感到很“雅”,雅在⼤俗之中。如在《⾦岳霖先⽣》⼀⽂⾥,有这样⼀段⽂字:⾦先⽣有⼀次也被拉了去。他讲的题⽬是《⼩说和哲学》。不料⾦先⽣讲了半天,结论却是:⼩说和哲学没有关系。有⼈问:那么《红楼梦》呢?⾦先⽣说:“《红楼梦》⾥的
哲学不是哲学。”他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有个⼩动物。”他把右⼿伸进后脖颈,捉出⼀个跳蚤,捏在⼿指⾥看看,甚为得意。还⽐如,在《跑警报》⼀⽂中,他引⽤了两副对联:“⼈⽣⼏何,恋爱三⾓”、“见机⽽作,⼊⼟为安”。汪曾祺先⽣这种通过叙述⽩描,把“雅”藏在“俗”中,“俗”中现⼤雅,是先⽣散⽂的⾼明之处。
  读汪曾祺先⽣的作品,感到“不累”的另⼀个原因是⽂章饱含着趣味性,如他⼀组写饮⾷、写果实的作品,写的有味⼉,把⽣僻的名词插上情趣的翅膀,让⼈增知识、见世⾯、添⼝味,写长沙的臭⾖腐还引⽤了“最⾼指⽰:⽕宫殿的臭⾖腐还是好吃。”这句“⼤⽩话”,更为⽂章通篇添趣⼉。在《天⼭⾏⾊》⼀⽂⾥,写吐鲁番葡萄,“吐鲁番的葡萄全国第⼀,各种品种⽆不极甜,⽽且⽪很薄,⼊⼝即化。吐鲁番⼈吃
葡萄都不吐⽪。因为⽆⽪可吐。--不但不吐⽪,连核也⼀同吃下,他们认为葡萄核实好东西。北京绕⼝令⽈:吃葡萄不吐葡萄⽪⼉,未免少见多怪。”从⽂境趣味性这⽅⾯相对⽐,汪曾祺先⽣应⽐同样写饮⾷闻名的⼤师周作⼈先⽣略⾼⼀筹呢。
  ⽂⽆情难为好⽂,散⽂贵在抒情。情在⽂中,⽂中含情,是散⽂的⼀种致⾼境界。有“抒情的⼈道主义者”美名的汪曾祺先⽣更是“理情”的⾼⼿。他写家乡江苏⾼邮、写西南联⼤⽼师、写同学、甚⾄写饮⾷都把“情”注其中。他在《多年⽗⼦成兄弟》⼀⽂中,饱满情深,写⽗亲,“⽗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图章初宗浙派,中年后治汉印。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不通。”写⽗母的相亲相爱之情,“母亲去世后,⽗亲⼿给她做了⼏箱⼦冥⾐――我们那⾥有烧冥⾐的风俗。按照母亲⽣前的喜好,选购了各种花素⾊纸做⾐料,单夹⽪棉,四时不缺。”笔中有情,“情”现纸上,这种“情”,不仅是⼀个作家对亲⼈、故乡的爱,更展现了作家对⽣活的体味和笔法的把握。
  汪曾祺先⽣1997年5⽉离世,在七⼗七岁⽣涯中,以写短篇⼩说闻名见长,写散⽂⾃⼰评价“是副业”,但他的散⽂却有返璞归真的境界,有静幽致远的雅致,有淡定从容的⽂华,在我国⽂坛上应该是别具⼀格,闻名遐迩,这与他对创作的认识、坦诚的态度是⼀体相通的,他说:“淡泊,是⼈品,也是⽂品。⼀个⽢于淡泊的作家,才能不去抢⾏情,争座位;才能真诚地写出⾃⼰所感受的那点⽣活,不耍花招,不欺骗读者。”这应是汪曾祺先⽣散⽂的内置特⾊。
  汪曾祺散⽂篇6
  祁⽩⽔是⽇照⽂化学者,他在《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的名家侧影设有专栏。⽽我⼜是⼀个爱读书的⼈,想从现代名家学起的⼈。⽩⽔⽼师从侧⾯介绍名家,我就从正⾯学习名家。⼀侧⼀正,就全⾯了。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岂不两全其美。慢慢地,我就形成了⽆法改变的习惯。
  从今年五⽉份开始,我先后跟着⽩⽔⽼师学习了流沙河、何⽴伟、阿城、王兆军、刘⽟堂、赵德发、鲁迅、汪曾祺、周作⼈、孙犁等现代当代名家的诸多作品。⽽让我最感兴趣投⼊全部精⼒最深⼊学习的有鲁迅的杂⽂、赵德发的⼩说,还有汪曾祺的散⽂。
  汪曾祺⽼先⽣在⼩说、散⽂、绘画、戏剧、美⾷、书法等⽅⾯皆有较⾼造诣。他的作品⼤多数是谈饮⾷,谈草⽊,谈⽂化,谈民俗,谈花鸟⾍鱼、叙师⽣情,写凡⼈琐事,雅俗共赏,有着“⼠⼤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
  汪⽼的散⽂没有结构的苦⼼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深神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他说过:我希望把散⽂平淡⼀点,⾃然⼀点,家常⼀点的。因此品读汪⽼的散⽂像聆听⼀位性情和蔼见识⼴博的⽼者说话,虽百事杂陈,但饶有兴味。
  汪⽼在《蒲桥集》⾃序上说:我写散⽂,是搂草打兔⼦,捎带脚。常常道:我是歪才,善能胡诌。  他善于以个⼈的细⼩琐屑⽣活为背景,使“⽇常⽣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叙事”。他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