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农村经济合作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 实践与启示莒南县地处鲁东南鲁苏交界处,总面积1752平方公里,辖16个镇街,266个行政村(社区),107万人口。1955年9月,主席对该县王家坊前村新建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动社员投资,解决生产资金不足的创新做法作出重要批示,王家坊前村勤俭办社的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成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一个样板与典范。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该县随之凸显出来基层组织统一经营服务功能变弱,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集体经济组织普遍薄弱,以及如何推动乡村振兴、走共同富裕道路等一系列新问题,亟待破解。近年来,该县大力推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通过运用股份合作等市场化手段,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将分散的小块土地集中起来,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了村级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效叠加,赋予了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一、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探索
该县在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创新经营模式,立足各村地理位置、自然禀赋、产业基础实际,坚持因村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创新合作社组织经营模式,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是直接经营模式。由合作社直接作为经营主体,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科学经营合作社及其社员土地、房屋等资产资源,村集体自主经营,确保收益实现最大化。该县赫马岭村党支部领办代彬土地股份合作社,村集体以农机机械设备入股,将全村1100亩耕地种成“一块田”,合作社年纯收入22万元,村集体获得分红15.6万元。二是托管服务模式。以省供销社直属企业鲁供丰禾公司为龙头,整合县、镇、村三级为农服务资源,提供“碎片化土地整理、股份合作、产供销对接”三大服务和“增益共享、特保险、经营权抵押或担保贷款
42办合作社与其签订三方托管协议,对碎片化土地进行整合托管,村集体通过增溢土地收益增收。目前,已有55个村签订了土地托管服务协议,每村可年增收5万元。三是区域联合模式。采取“1+N”方式,
组建区域联合型合作社,统筹运营管理。该县环河崖等11个村,组建茶叶合作社联合社,合作社联合社的经济合同及大额支出需报镇街备案;收支情况每月公示,接受监督。配齐了会计和出纳财务人员,通过“一社一账”方式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采购农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运作,覆盖贫困户200余人,降低了成本,村均实现年收益10万余元。四是社企合作模式。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与公司、入社众分别签订收购与种植合同,村民按订单种植,村集体通过服务费等方式增收,最大限度降低市场风险。该县富泉村草莓种植合作社与山东乔瑟食品公司开展订单式生产合作,村集体年收入11万元,同时鼓励贫困户以劳动力、土地等方式入股入社,安置本村及周边村剩余劳动力40余名,贫困户优先到合作社务工,月收入2500元以上。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由合作社集体股份收益部分兜底补助,月补助600元左右,收入大幅提升。
化、订单式生产,与大型超市建立合作关系,与该县开元、乐尚等大型超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设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产品专柜,确保合作社利润最大化,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超市主动到田间地头收购农产品,解决了合作社销售难的问题。该县东高榆村生姜种植合作社与上海两家超市签订收购合同,2019年村集体分红收入7万余元。二、经验启示该县坚持党建引领、县域统筹,抓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增收,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村党支部班子是核心。发展村集体经济关键在党,在于基层党组织;关键在人,在于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党支部是农村集体创业干事的先遣兵和领头羊,干事创业村民看党员,党员跟干部,坚强有力的党支部班子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基础,只要我们牢
牢抓住村党支部这个核心,不断提高党组织的组织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工作就会有充足底气。二是党员众受益是根本。党员众的利益是合作社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和提高众入社积
43
极性。该县在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过程中,明确要求,凡是涉及众利益的问题,如保底收益多少、如何分成、粮补归谁等,必须与众充分讨论确定,召开社员大会,写入合作社章程和有关协议。三是因地制宜是突破。村集体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先天因素各不相同,只有准适合本村的发展路子才能
产出自己的拳头产品,为村民培植致富好项目。该县传承和弘扬主席批示精神,立足全县“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这一全国经验典型,坚持因地制宜和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大呼隆”,准合作社发展突破口,切实增强了村级增收活力。四是集体持续增收是优势。由村党支部领办土地合作社,严格要求村集体占股最高比例,确保合作社姓“公”不姓“私”,通过分红和收益,合作社能够持续促进集体增收,增收部分可以再投入合作社扩大村集体占股比例,也可以用于村内民生事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近年来,邹城市坚持把食用菌产业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通过“人
才引领、品牌拉动、产业强链、环境营造”四核驱动模式,实现了从默默无闻到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
产基地县的蜕变。如今,邹城工厂化、智能化食用菌龙头企业发展到20多家,种植面积年累计2230万平方米,金针菇产量占全国工厂化产量的12%以上,拉动近10万农民工就业,小蘑菇长成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早在201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技术及产业化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李玉教授就带领团队来到邹城,参与该市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建设,2016年设立院士工作站,开始食用菌品种选育和产业化推广工作。“邹城对人才和产业的重视为食用菌发展营造了非常好的环境,小蘑菇长成乡村振兴大产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