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说课稿是为进⾏说课准备的⽂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
  ⼀、说教材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
  在⼈教版历史七年级第四单元,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秦汉⼤⼀统后出现的政权分⽴的时期,本课内容正是从政权分⽴⾛向统⼀的⼀个重要环节。主要讲述了⼗六国以来北⽅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帝改⾰的主要史实,少数民族的内迁使民族融合趋势出现,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北魏孝⽂帝进⾏了⼀系列学习先进⽂化,主要是学习汉族⽂化的改⾰,⽽改⾰⼜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后来的隋唐统⼀奠定基础,可以说这⼀课既是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的⼀个总结,⼜为隋朝更⼤规模的统⼀埋下伏笔。同时为学⽣进⼀步了解我国古代历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学好这⼀课对于培养学⽣在民族的问题上的正确观念,培养学⽣运⽤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的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标:
  初⼀学⽣理性思维弱,感性思维强,求知欲强,但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对⼀些复杂历史现象和名词概念模糊不清。由于这些特点,依据新课程以⼈为本,促进学⽣全⾯发展这⼀指导思想的要求,我对本课教学⽬标的三个维度作如下设定:1、知识⽬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的时期我国民族⼤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六国以来北⽅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帝改⾰的主要史实,为学⽣进⼀步了解我国古代历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2、能⼒⽬标:
  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融合进程,⾸先,培养学⽣运⽤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的问题的初步能⼒;其次,培养学⽣全⾯、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在民族的问题上的正确观念,使学⽣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化交流是我国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三)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孝⽂帝改⾰。由于孝⽂帝的改⾰从社会⽣活、⽂化等领域⽐较全⾯的反映民族⼤融合的趋势,深化和巩固了民族⼤融合的成果,理所应当成为本课的核⼼。
  (四)难点:
  理解民族⼤融合的含义。通常我们容易把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简单的等同起来,这是不正确的。但是民族同化、民族融合的含义及其区别,限于学⽣的年龄和知识积累,我们⼜不能做出解释。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历史观点来统率史实”,在突破重点的基础上,通过民族融合的⼀系列历史事实潜移默化的影响学⽣。
  ⼆、说教法学法
  (⼀)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要教给学⽣⼀种学习⽅法,让他们学会⾃⼰探索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主要综合利⽤以下教学⽅法:
  情境导⼊法、讲授法、合作探究
  (⼆)学法
  在学法⽅⾯,要指导学⽣阅读理解课⽂,归纳提炼并列举出本课所涉及的基本知识要点。多启发设问,推动学⽣积极思维、努⼒合作探究,创设情境并让学⽣通过讨论北魏孝⽂帝改⾰的深层原因来揭⽰北⽅民族融合的趋势与孝⽂帝改⾰措施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络架构。
  教学⽣⽤分析的⽅法,如⽐较、联系等来分析重⼤历史事件,注意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审视历史。
  三、教学过程
  1、导⼊新课:
  歌曲《爱我中华》导⼊,学⽣听⾳乐后,教师设问历曾经出现过的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现在哪⾥去了?(设置问题,引起学⽣注意,激发学⽣的学习兴趣。)
  2、进⼊新课
  北⽅统⼀和民族融合
  由学⽣阅读课⽂,解决以下问题:
  1、鲜卑族是⼀个什么样的民族?他们是如何统⼀黄河流域的?
  2、北魏统⼀黄河流域的时间?
  3、黄河流域的各族⼈民长期⽣活在⼀起,他们在哪些⽅⾯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4、东汉以来,曾统⼀过黄河流域(北⽅)的政权有哪些?
  5、你怎样理解民族融合?
  (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的合作意识,学会归纳和筛选相关的能⼒。让学⽣清楚了解北魏统⼀北⽅过程,引导学⽣通过⾃主学习和归纳掌握主要史实。培养其独⽴思考意识,加深对民族融合趋势的理解。)
  迁都洛阳
  创设情境,调动学⽣积极性,学会⽤⽐较的⽅法分析历史事件的发⽣,让学⽣受到这样的思想教育,要想成就⼀番⼤事业,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忍受挫折的能⼒,锐意进取的精神,从⽽实现情感与价值观当中提出的塑造青少年坚强意志这个要求。
  孝⽂帝改⾰
  提出问题:
  1、北魏孝⽂帝从哪些⽅⾯进⾏了改⾰?采取了哪些措施
  2、在孝⽂帝的改⾰措施中,⽤有两个特殊的字眼。你们发现了吗?从“必须”中,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3、(课本116页“动脑筋”)⾃孝⽂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谥号多采⽤“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想⼀想,这是为什么?
  4、如何评价魏孝⽂帝改⾰?
  抛出问题,通过学⽣⾝临其境,让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够从不同视⾓对孝⽂帝改⾰的深⼊理解,启发思维,培养学⽣思辨意识和创新精神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细致了解民族融合的基本情况。有助于突破重点难点,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复习,提⾼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篇⼆
  各位评委、各位⽼师: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是⼈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变⾰的时代》。下⾯,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想和教学程序等⼏个⽅⾯加以说明。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
  春秋战国的时期是我国从奴⾪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变⾰的时期。本课上承《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下启《第8—9课中华⽂化的勃兴》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是理解封建制度确⽴和起步的重要⼀课。教材已经在第6课介绍了春秋战国的时期在政治、军事等⽅⾯的变动,但是,经济是基础,只有⽣产⼒和⽣产⽅式的变⾰才是最根本的变⾰,也才会导致春秋战国的时期中华⽂化出现⽣机勃勃的缤纷局⾯,也为秦国最后统⼀六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教材⾸先简要介绍了社会性质发⽣变化的根本原因――⽣产⼒的发展(包括铁器、⽜耕的推⼴和⽔利⼯程的修筑);⽣产⼒的发展使⼤量荒地被开垦为私⽥,私⽥主⼈改变了剥削⽅式,封建剥削⽅式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产⽣,他们为争取政治、经济利益,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特别是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变法运动使各国封建制度得到确⽴。
  2、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春秋战国的时期铁器和⽜耕的⼴泛使⽤和都江堰⽔利⼯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
史作⽤。
  通过分析战国的时期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理解、分析问题的能⼒,提⾼学⽣初步运⽤⽣产⼒和⽣产关系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通过故事讲解、分析⽐较和⼩组讨论,让学⽣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使学⽣认识到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巩固⾃⾝利益⽽进⾏的政治改⾰,培养学⽣初步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变⾰及历史⼈物的能⼒。
  (2)过程与⽅法:
  课前布置学⽣搜集和整理相关历史图⽚、视频,或者指导学⽣制作简单的flas*、课件的展⽰,使学⽣直观感受到铁器、⽜耕的推⼴和都江堰⽔利⼯程的修筑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铁器的⼴泛应⽤的意义);通过“⽴⽊为信”、“⾆战⾂”等⾓⾊扮演,和“商鞅变法使秦国强⼤,最后⾃⼰却被秦国以‘谋反罪’车裂⽽死,他为变法献⾝值不值?”进⾏课堂辩论等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的主体作⽤;通过资料的查、筛选、归类和分析、讨论、⽐较等学习⽅式,引导学⽣进⾏探究性学习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产⼯具的改进、农业技术和农业科学的地位、闻名世界的都江堰,说明我国古代经济、技术都处于世界先进⾏列,也说明我国劳动⼈民有着⾼度智慧,激发学⽣的民族⾃豪感和爱国情感,从⽽也加深对当前我国改⾰开放事业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化等⽣活⽅⾯的认识。
  通过对都江堰防洪灌溉⼯程的学习,倡导科学利⽤⾃然资源的观念。强调只要利⽤得当,就可以化害为利,同时也可以培养学⽣节约⽤⽔、科学⽤⽔等环保意识。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激励学⽣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并理解改⾰是需要勇⽓和毅⼒的,并不都是⼀帆风顺的。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制的社会变⾰的最集中反映。变法运动的历史作⽤,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全国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产⽣,是⼀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它是社会本质的变化。初中学⽣对这样的历史转变感到很抽象,理解有些困难。教材只交待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主贵族的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盾,封建社会形成了。
  ⼆、学⽣情况分析:
  1、有利因素:
  本课⾯对的是七年级
  1、有利因素:
  本课⾯对的是七年级学⽣。这个阶段的学⽣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求知*强烈,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有主动学习的愿望。这样便于⽼师从学⽣的年龄特征及知识结构出发,通过较多图⽚、⼩故事、⼩常识等资料⼊⼿,抽丝拨茧,逐层深⼊,使学⽣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有所收获。⽽且,厦门市区的中学⽣普遍能够熟练使⽤络来搜集和整理资料,具有⼀定的⾃学能⼒,这样便于⽼师提前布置课前预习。
  2、不利因素:
  七年级学⽣经过只有⼀个⽉的中学历史课程学习,还没有形成⽐较规范、有效的历史学习能⼒和⽅法。⽽且知识积累有限,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但同时⼜存在着看问题重表象、轻本质等特点。
  三、教学设计思想:
  在历史教学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应该“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式,激发学⽣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式,拓展学⽣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正确的历史观,进⽽使学⽣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素养。”
  学⽣历史知识积累较少,要掌握较抽象的历史概念,就必须运⽤浅化机制,使学⽣有更多的机会参与
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渐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教学程序:
  1、导⼊新课
  通过指导学⽣回忆上⼀节课春秋战国的时期诸侯争霸及兼并战争的基本情况(出⽰战国时代⼏次主要战争发⽣地的⽰意图),请学⽣简单讲述三次战争(特别是长平之战)的交战双⽅及结果。然后设疑:为什么秦国由西部⼀个不起眼的⼩国却能成为⼤的国家,乃⾄打败东⽅六国,最后统⼀全国?
  秦国能够抓住时代跳动的脉搏,在从奴⾪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中注重发展社会⽣产⼒,并进⾏政治变⾰,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的。从⽽我导⼊了新课:
  第7课《⼤变⾰的时代》【板书】
  2、讲授新课
  ⼀、铁农具和⽜耕的使⽤【板书】
  ⾸先,通过铁制农具和⽜耕的⼴泛使⽤使学⽣感受⽣产⼒发展的两个具体表现。为了便于学⽣理解,
需要使⽤图⽚展⽰、分析、⽐较、数据说明等形式来说明铁器相对⽊器、⽯器、⾻器、青铜器等来说进步许多,⽽⽜耕相对与⼈⼒来说学⽣容易理解的多,通过课后⼩男孩掌握⽜的脾⽓这个故事来说明那时候⼈类已经可以⽀配⽜为⾃⼰服务了。
  讲述了⽣产⼒的发展这个时代变⾰的决定因素以后,再重点讲述秦国发展强⼤的两个关键因素:经济上兴修了都江堰⽔利⼯程、政治上任⽤商鞅进⾏⼤⼑阔斧的变法。
  ⼆、的都江堰【板书】
  都江堰⽔利⼯程是⼈类⽔利过程的不朽杰作,⾄今还在造福⼈类。为了便于学⽣理解它的构造原理,可以通过录像展播或者图⽚展⽰等形式直观⽽形象的进⾏辅助教学,以此来说明都江堰的修建为秦国的强⼤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后盾。同时,通过李冰⽗⼦修堰的感⼈事迹和后⼈对他们的敬仰来对学⽣进⾏积极的⼈⽣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
  三、商鞅变法【板书】
  在讲述“商鞅变法”这个内容的时候,我通过“⽣产⼒的提⾼――⼤量荒地被开垦――私⽥出现――出现封建剥削⽅式――劳动者交出⼤部分产品,保留⼀部分产品――封建地主和封建农民产⽣”这样的过程讲解,来说明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了变法运动。其中,秦
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效果最为显著。商鞅变法的三个主要内容需要教师通过图⽚展⽰、分析讲解等⽅式来说明这次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国富兵强”的⽬的,从⽽在全国范围内建⽴了封建制度,为统⼀全国奠定了基础。
  3、巩固⼩结
  东周(春秋战国)是奴⾪社会的⽡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的时期,随着⽣产⼒的进⼀步发展,先进⽣产⼯具(铁器、耕⽜)的⼴泛使⽤和⽔利⼯程的修建促使⼟地私有化的出现,各国争相变法以实现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谁的变法最彻底,谁就可以成为的国家。
  秦国通过较为彻底的商鞅变法,发展⽣产,加强*队战⽃⼒和中央集权,迅速进⼊封建社会并强⼤起来,为后世秦始皇统⼀中国奠定了基础。
  4、思维拓展
  让学⽣思考“商鞅变法使秦国强⼤起来,可是,他后来死与⾃⼰亲⾃制订的*,他的死到底值不值?有什么启发?”教师
从“对国家”和“对个⼈”两个⽅⾯的影响对学⽣进⾏启发和诱导,教育学⽣要正确认识个⼈与集体的关系,牺牲或者挫折有时候很难避免。⼀场变⾰的成功或失败,不在于实施变法的⼈的⽣与死,⽽在于变法的
⽬的是否达到。变⾰是曲折的,充满阻⼒的,但历史要向前发展就必须变⾰。青年⼀代必须从⼩就树⽴勇于变⾰、积极实践的精神,才能与时俱进,顺应这个变⾰的时代,成为时代的弄潮⼉!
  五、教学设计反思:
  1、设计中要注意前后联系,指导学⽣把“春秋战国的时期”和“⼤变⾰的时代”联系起来进⾏分析,认识到封建社会取代奴⾪社会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引导学⽣对李冰、商鞅等历史⼈物进⾏评价的时候,应结合他们各⾃的活动和时代的需要来评价他们的功与过。特别是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变法作⽤的分析,让学⽣认识到:改⾰求发展,改⾰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进步的需要,甚⾄有时候还要付出⽣命的代价。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篇三
  ⼤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是《⼤⼀统的汉朝》,它选⾃⼈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国家的建⽴》的第三课时。
  下⾯,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板块进⾏我的说课。
  ⼀、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是由秦王朝的学习转到汉朝的学习的过渡课,属于概括性的篇章,向学⽣梳理了汉朝兴衰的基本脉络。西汉的汉武帝的时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个顶点,也是中国封建的时期的第⼀个⿍盛局⾯。它对于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分重要的作⽤。因此本课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作⽤。
初中政治教案
  课标要求:
  内容标准:列举汉武帝⼤⼀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活动建议:组织讨论,⽐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
  那么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我的教学三维⽬标制定为如下内容:
  (⼆)教学⽬标
  1、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景之治”并列举汉武帝⼤⼀统的基本史实。
  2、学会⼀分为⼆地全⾯评价历史⼈物;
  3、通过谈话法实现师⽣互动;借助表格归纳法记忆基本史实;利⽤历史短剧将学习难点简单化。
  4、体会统⼀、的重要性,培养学⽣维护统⼀的历史使命感。
  ⽽要完成这些⽬标,则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汉武帝的⼤⼀统
  确⽴依据:⾸先,这个重点的设置符合课标要求;其次,本课主要是从政治⾓度讲述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时间跨度较⼤,涉及的史实较多。所以我根据教材内容,本课的教学重点的范围缩⼩在西汉的兴盛,⽽汉武帝采取的⼀系列措施则成就了这⼀兴盛,所以,将汉武帝的⼤⼀统作为教学重点是⽐较恰当的初中历史说课稿:《⼤⼀统的汉朝》初中历史说课稿:《⼤⼀统的汉朝》。
  2、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确⽴依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在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促成⼤⼀统的重要措施。⽽思想⽅
⾯对于学⽣来说是⽐较难以理解的,加上教材上对这⼀内容的阐述较为简单,不利于学⽣形成全⾯清晰的认识,因⽽这⼀内容是学⽣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于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我会在后⾯的说教学过程中具体说明。
  ⼆、说教法、学法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初⼀学⽣
  优势: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第⼀学期的学⽣,这⼀年龄段的学⽣思维较活跃,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会⽐较积极地与⽼师进⾏互动学习。
  不⾜:刚刚接触历史不久,还没有积累⼀定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法,所以需要⽼师进⾏正确的引导。
  根据学⽣的学情,我运⽤了下列的教法、学法
  (⼆)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谈话法和讲解法,对于重点内容将采⽤表格归纳法、由学⽣表演历史短剧的⽅式,
加上多媒体的辅助,着重培养学⽣的学习主动性和历史思维能⼒。
  三、说教学过程(1课时)
  (⼀)导⼊新课(3分钟)
  因为学⽣是第⼀次接触“⼤⼀统”这个名词,所以我会在进⼊新课的学习之前向学⽣解释清楚“⼤⼀统”这个名词的概念,让学⽣对本课内容有⼀个⼤致的了解,明确学习⽅向。然后我会⽤语⾔过渡到新课的学习:那么,汉朝是如何实现⼤⼀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