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希腊
【教学目标】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古希腊文明作出正确的分析,提高搜集资料、解读资料和掌握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正确对待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有效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古希腊文明,学生能够古希腊文明的意义。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与分享活动,发展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明确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欧洲以爱琴海为中心的周围地区,出现了雅典、斯巴达等众多奴隶制城邦,这里也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学生活动:网上或者通过书籍搜索古希腊文明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古希腊文明的认识和了解。
想一想:古希腊的地理位置为什么有利于进行海外贸易
教师总结:希腊半岛多山,土壤不够肥沃,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但这里海岸线曲折,良港甚多。由于航海便利,所以这里的工商业发达。在平民的推动下,雅典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经过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古希腊文明”这个话题。
初中政治教案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雅典的民主政治
(一)雅典的民主政治
1.材料呈现:在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呈现出繁荣局面,民主政治臻于极盛。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其实质上是以雅典工商奴隶主为领导的奴隶主阶级对于奴隶、非公民众实行专政的工具,归根结底,它是为奴隶主阶级整体的经济利益而服务,是奴隶主自由民阶级的民主。这种有限的阶级民主决定了这种民主有巨大的局限性和狭隘性。
2.想一想:雅典的政治为何被称为民主政治
教师指导学生预习课本后回答: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政权是在全体公民之手。
3.材料呈现:公元前594年由双方共同选出的仲裁人梭伦实行改革,废除了债务奴役制(即以城邦公民人身抵押的所有债务),以财产多寡为标准重新划分城邦公民的等级,提高了公民大会的
权力且设立了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作为最高行政和司法机关,调整了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间的利益关系,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庇西特拉图(约公元前7世纪末---公元前527年)及其后裔的僭主统治(公元前560年---公元前510年,中有两次间断)客观上打击了氏族贵族,改善了作为公民主体的小农的经济地位,促进了雅典经济、文化的发展。公元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以地域组织取代血缘组织作为国家的行政单位,以五百人会议取代了四百人会议且权限有所扩大,创设五十人团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创立十将军委员会,这次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彻底草扫除了氏族制度的障碍,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克里斯提尼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确立了“陶片放逐法”。在波希战争中的胜利,大大促进了雅典奴隶占有制经济的发展,引起雅典公民内部不同阶层力量对比的变化,导致公元前462年(或公元前441年)的厄菲阿尔特和公元前443年伯里克利的改革。这些改革剥夺了由御任的执政官组成的贵族会议的权力,将其权力分别交给公民大会、民众法庭和五百人议事会,从而使民主政治的
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军事殖民制度、各种社会公益捐献和对公民发放津贴以及大兴土木,使占公民多数的小生产者享有得到一定保障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伯里克利当政期间(公元前443年---公元前429年)雅典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都达到极盛,成为左右希腊世界局势的霸国和主要的文化中。
3.师生共同总结:
①雅典的多数官职对每个等级的公民都是开放的。
②在雅典,每个人不仅关心自己的事情,而且关心国家事务。
(二)雅典政治
1.材料呈现:教师课件展示与雅典政治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更快速有效的了解雅典的政治。
2.探究与分享:思考你眼中的雅典政治。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后引导学生思考:“每个人不仅关心自己的事情,而且关心国家事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师生共同总结:
①雅典承认公民一律平等,在公民中,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有权参与国家管理。。
②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人人平等,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目标导学二:(一)亚历山大帝国
1.教师课件展示亚历山大东征路线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以上图片体现了什么
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自由回答
2.教师总结:以上图片体现:
①亚历山大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
(三)亚历山大
1.材料:亚历山大在东征中,野蛮屠杀居民、抢劫财物、破坏城市等,给东方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思考问题:说一说亚历山大是一个怎样的人
2.师生共同总结:亚历山大是一个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的人,但是,在此同时,他也是一个残暴的人。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雅典的政治和亚历山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雅典的政治进行了梳理,了解了雅典政治的公平性,明白了“我们的城市是全希腊的学校。”——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