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填表说明:本表供匿名评审使用,编号由市教科规划办填写。活页填写时,不得出现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姓名、单位名称等信息,统一用×××、××××××代表。否则,一律不进入评审程序。
课题名称(必填):     初中思想政治学科实践活动课探究                           
课题设计论证
1.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不少于2000字)
一、问题的提出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的、首要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为之为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类生成自身本质的对象性活动”。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和主动创造性,人们可以在亲身实践中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在教育活动中,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实践模式,能够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的教学方式都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当前,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要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不断进行创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而这两个结合来自于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目前,将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把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喜欢政治课,又能在学与做中学到知识,增加本领,锻炼能力,提升品德修养,这也是提高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呈现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活动方式,作为中学政治教师,大胆创新,积极实践,必将会大大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向性、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实践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一种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学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主要是按照教学目标,构建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实践活动,以实现教师以经验形态存在的知识向学生个体经验的转化,并促使学生生成新知识,包括课内实践教学以及课外实践教学,其中课外实践教学又包括校园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桥梁,搭建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述评
我国1992年国家教委首次将活动课纳入学校课程,1993年开始了实施,但把活动课程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研究和探索,不多见。我省早在1995年,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始了河南省中小学活动性德育课程实验研究,编辑出版了《德育活动》,现已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省“中小学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研究”有指导意义。
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思想政治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性普遍缺乏认识和重视,由于众多的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承受着巨大的分数和升学压力,因此对实践活动课不重视也就不足为奇了。再者,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也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方面往往难以具备。此外,现行教材的安排的实践活动,有些也很难实施,比如有些要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请示的手续很繁琐,学生外出的交通、人身安全,都是教师巨大的压力和责任。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实践活动当然难以开展。总之,缺少理论指导、教育理念偏差、缺乏经验借鉴、实践教学的实施、组织困难等问题,都是今后在研究活动中需要突破的地方。
四、课题选题的理论意义及研究价值
培养学生的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学思想政治实践课的设置和开展要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实践形式接触社会、亲近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活动课,不但使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而且使其思维能力也得以提高,良好的道德情感及价值观得以形成,同时,通过研究着重挖掘了思想政治实践活动课的以下功能:
1、 充分发挥实践课的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实践课是在遵循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以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强调学生的参与过程和情感体验,突出学生的问题意识、主体意识、探究意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可见,思想政治实践课还具有特殊的功能,是多种功能的载体。
2、实施德育的功能
“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考试的分数,很难发挥育人的功能,活动实践课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最佳突破口,学生能丰富情感体验,升华思想品质,落实行为要求,从而实现德育的功能。
3、激发学生兴趣的功能
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兴趣逐渐泯灭,而开展思想政治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强调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状态,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知识、用知识,必然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4、传播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功能
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说明搜集的信息材料,或从具体、形象的信息中总结、概括出与之相适应的理论知识,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从而体现传播知识的功能,同时,学生在多种活动形式中,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通过实践研究,总结出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的可操作性方案;
2、探索初中思想政治实践活动课的特点与规律; 
3、显著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 
4、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5、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争做高水平的科研能手。
六、研究的具体内容
1、以我校七至九年级学生为对象,对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及归因分析,作为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基础。 
2、对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及有关减负增效、推进素质教育的文件进行文献研究,作为开展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 
3、开展相应的实验研究和个案研究,让学生写出体验生活的学科小论文。
4、促使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率,撰写经验文章,提升自身素养。
5、形成初中思想政治学科实践活动课的研究报告。
初中政治教案
、研究假设和创新点
创新性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特征。创新是要从实践中来,如果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实践,就没有创新的可能性。所谓的“创新性”,指的是实践教学应该遵循创新性原则,加强对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研究,开展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增强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加积极有效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来。中学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理论教学,它是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创新性这一特征还体现在要提高实践主体的实践能力这一目的上。
八、研究思路
1、以我校作为课题研究基地,同时选择其中三个年级、部分班级作为参照班级进行对比研究,并定期进行检验。
2、实施研究前,分别对参照班和实验班级各个层次同学的情况进行多方位了解和调查摸底。
3、实施研究中,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理论,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检验方案的实施落实情况。其中采用调查法、对比法、专题讲座等手段,由各备课组组织进行调研。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验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加强对变量的研究,不断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实验质量。 在学科教学前,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 ,根据学生实际和周边社会生活,因地制宜,设计多种实践活动方案,组织学生有序参与。
九、研究方法
1、实验法 :采取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对比研究。
2、文献法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 了解目前各地这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发展历史和现状。
3、调查法 : 深入课堂教学调查并分析有关该课题实施现状及与教师座谈。
4、问卷法 : 对学生在该课题实施中进行问卷调查
5、分析法: 通过调查分析学生学习的现状、学习结果、总结取得的成功和失败的地方,为下一阶段的实验方案提供信息和方法。
十、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前期准备阶段:组建课题组,制定初中思想政治实践课探究实验方案;学习有关实践课教学的理论、经验,借鉴初中思想政治实践课教学的一些成功做法,进一步完善初中思想政治实践课探究实验方案;搜集相关资料、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划分;对学生进行调查和考查、分类;实验教师掌握实验的基本要求、内容和思路。
2、课题研究阶段:由实验教师依照初中思想政治实践课探究方案进行实验,不断进行阶段总结,探索教学模式,形成课题报告,并在教学中应用,然后将应用的效果汇总,再修改报告,进一步完善已有的实践课教学的经验并进行的经验总结;学校定期召开课题调度会与经验交流会,督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施加强实践课探究教学,具体掌握如何将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完美;各实验教师建立具有实践课教学特点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同时通过举办研究课的形式进一步推动实践课教学在各类不同课型中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不断加以完善;进行“初中政治实践课探究教学”模式的不断修改与完善。
3、总结推广阶段:形成固定初中课堂教学思路,以研究报告形式将研究和时间过程进行全面总结,形成科学的课题报告,并做好更大范围的推广工作。
注:本栏可加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