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包身工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认真阅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形象、鲜明以及句式丰富多变的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学生的对于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审美鉴赏与创造  认识当时社会和如今社会的特点,珍惜美好生活,热爱幸福人生。
文化传承与理解  传承报告文学的社会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方式把握包身工的悲惨命运以及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教学难点  扣住重点段落和关键语句,通过反复诵读与品味,理解作品的文学手法和抒情意味。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点拨、实践。
同一片蓝天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张俞《蚕妇》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这是北宋时期一首讽刺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生活苦难的诗,表现了诗人对于劳动人们的同情。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报告文学,据作者夏衍曾说 :“我觉得我的作品中只有《包身工》可以留下来。”这句话固然体现了作家“严于衡量自己的作品”的精神品质,但从中也可看出《包身工》一文在夏衍文学创作中所占的分量。
距离这篇文章的创作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今天我们重读《包身工》,无论是对报告文学的创作实践,还是在文学如何服务于现实社会等方面,它都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真正的经典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是不会随时间而褪的。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包身工”,品味经典的魅力。
学习任务一:初读文本,了解背景
(一)作者简介
夏衍:原名沈乃熙,号端先,浙江杭县人。著名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
夏衍(1900-1995),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主编《救亡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副刊。解放后,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等。
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本,并把小说《林家铺子》 《祝福》等改编为电影剧本。《包身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
(二)文学常识
报告文学在我国是三十年代新兴的一种文学样式。因为它是“报告”,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具有真实性;因为它是“文学”,又要求所反映的真人真事要有典型性,并允许有一定的艺术加工,具有文学性。它的特点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包身工》就是我国现代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三)写作背景
《包身工》反映的是“一•二八”前后到抗日战争前夕这一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的黑暗。那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贫困,东部沿海地区大批破产农民涌向城市,又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提供了廉价劳动力;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都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女子,被诱骗到上海做“包身工”。
作者为了写《包身工》,选择了一家日本工厂“三井系”,当时作者通过厂里的一位朋友帮忙,以“外头工人”的身份混进工厂,并且对包身工的生活进行观察。他每天早上四点半左右出发,从上海郊县步行至三井系工厂。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他总是早工房周转来周转去,引起了带头工人的注意,认为他是来挑乱的,戒备森严,夏衍只好终止对包身工的观察。
学习任务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一)重点字词
蠕动(rú)    呵欠(hē)荤腥(hūn)  胆怯(qiè)  水门汀(tīng)   
弄堂(lòng)    褴褛(lán lǚ)  游说(shuì)  五卅(sà)
锭壳(dìng)    皮辊(gǔn)    执拗(niù)    吆喝(yāo)
轧票处(gá)    露骨(lù)  揩地板(kāi)  楸木(qiū)
包身契(qì)
(二)在这篇文章里,包身工有多少种称呼?能从中看出什么?
总:包身工【没有自由】
懒虫、猪猡【受蔑视,侮辱】  廉价劳动力、机器【被剥削的本质】  赤脚的乡下姑娘【出身年龄】  奴隶  试验工  养成工  死娼妓【受侮辱】  被饲养者【被盘剥利用的工具】
(三)依据课文,制作《包身工芦柴棒个人信息档案》,并概括包身工生活的悲惨状况。
包身工信息档案卡片
年龄:十五六岁      性别:女    绰号:芦柴棒、猪猡、生物等
工作单位:上海东洋纱厂
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以上
工作环境:三大威胁(音响、尘埃、湿气)
三大惩罚(殴打、罚工钱、饿饭,关黑房)
居住环境:十七八个人挤在一起,蜂房般的格子铺,鸽子笼一般,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
饮食条件:两粥一饭(乡下用来喂猪的豆腐渣熬成的稀粥和烂菜叶)
劳动待遇:每天三角八分(成年人的三分之一
身份:贫苦农村少女
包身工生活状况:
劳动强度最重
地位最低
待遇最差
痛苦最深
猪狗般的非人生活
学习任务三:梳理文本,了解本文的新闻背景
1.全文共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主要内容是什么?按照什么顺序?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11段):记叙包身工清晨起床的情况,描述她们恶劣的居住条件;介绍包身工的来源和身份,说明包身工产生的背景。
第二部分(12-22段):记叙包身工早餐的情景,描述她们恶劣的饮食条件;分析包身工制度的发展。
第三部分(23-47段):记叙包身工上工的情景,描述工厂劳动条件的恶劣,揭露包身工所受的残酷剥削、压迫,指出在中国的日本纱厂因剥削包身工而飞跃膨大的趋势。
第四部分(48-50段):总结全文。概括包身工的悲惨命运,所受到的残酷剥削、压迫,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
时间顺序,写了包身工们从起床-早餐-上工-下工的场景。
主线:生活场景,以时间为序,描绘包身工一整天的生活和劳动画面
2. 课文除了关于包身工现实的生活场景的描写,还附带叙述了一些背景材料,请出这些背景材料。
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发展——膨胀——必然灭亡
副线:背景材料,综述包身工制度各方面的情况,揭露包身工制度必将灭亡的趋势。
3.结合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把这些背景材料穿插在其中?
这一篇报告文学,是作者经过几年的材料积累和几个月的实地考察之后写出来的,材料极为丰富,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人物、事件,作者却能把它组织得井井有条,这得力于作者在安排结构时能把握读者的心理规律,精心而巧妙地安排材料,既具体地再现包身工的一天生活情况,又根据本文主题的需要穿插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展示造成包身工悲惨命运的复杂背景,一条主线与一条副线交互发展,有机地结合,使读者对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既有触目惊心的直观印象,又有深入全面的历史认识,达到了虚实相生的表达效果,深化了主题。
学习任务四:合作探究,理解文本的文学性
活动引领:本文新闻性强,清晰地记录了事情的真相,让人把握包身工的状况,又有较强的文学性,激发读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愤怒和反对,对造成这个制度的帝国主义和国内黑暗势力的愤恨。这篇作品中的文学性是如何体现出的?
1.生动的细节描写。
从“吃、穿、住、行”的方面勾画出包身工的悲惨生活。
例如第15段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中描写打杂的虐待“芦柴棒”的摔、踢、泼三个动作,一个凶似一个。“芦柴棒”突然的跳,衬托了“打杂的”凶,突出了“芦柴棒”受虐待的惨,最后老板娘的笑和她的话既与上文“假病!老子给你医!”照应,又表现了她的残酷,无人性,更显出“芦柴棒”遭遇的悲惨。
(1)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四月中旬”天气还比较冷,“才”说明时间很早。
“已经在蠕动了”,包身工已经起床了。
更令人心惊的是,那里面不是“人”,而是“生物”。为什么是“生物”?从后文可以得知,她们没有人的生活,更没有人的尊严。既然如此,她们就只能像蜂房里的蜜蜂那样“蠕动”了。
(2)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
“七尺阔、十二尺深”说明住宿范围十分的狭窄。
“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说明空气如此污浊。
总结:包身工住宿环境恶劣
(3)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生物中间,已经很迟钝了。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
说明这些女孩丧失了应有的尊严,因长期受非人般的折磨而麻木不仁。
2.点面结合的叙事方式。
作者对包身工这个体既有概括描写又有具体形象的塑造,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来揭示事物的本质。
《包身工》这篇文章,“面”上的描写,主要指的是人物的体描写,比如包身工们清早起床的场景,开场便是一个凶恶男人的叫骂声,在这叫骂声中,包身工们出场了,穿衣、提鞋、小便,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这其中作者并没有具体刻画哪一个人物,而是速写式地描画出人物的像。包身工是一个体,描写她们的生活,必须通过整体速写,才能得到全面的表现。但是,只有体描写,还不足以全面显示这种罪恶的制度,不能产生巨大的艺术力量。于是作者选取了一些“点”(典型人物)来描写。即“芦柴棒”“小福子”“什么名字记不起了”三个包身工个体的悲惨命运。比如对“芦柴棒”的三次细节描写。第一次是煮稀饭、第二次描写她病倒遭毒打、第三次是搜身。
3.深沉的抒情意味。
(1)粥菜?是不可能有的,有几“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明确:
通过设问和反语的修辞手法,含蓄的表达情感。“慈祥”本为褒义,在此却转为贬义,这说明有的老板提供“粥菜”,看似为改善包身工生活,实际上却是心怀鬼胎,为了从她们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润。“慈祥”揭露了带工老板假仁慈真狠毒的嘴脸。“佳肴”本是褒义词,指美味可口的鱼、肉等荤菜。从市场收集来的菜叶当然不是什么“佳肴”,变褒义为贬义,反衬出包身工粥菜之难得以及质量之差,暗含讽刺的意味。
(2)倒数第二段运用排比句“六个没有”强调黑暗深重,表达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极大憎恨。后一句中,“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代表了人类技术文明的进步,这同“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形成巨大反差,两种事物结合在包身工身上,揭露了包身工遭受的压迫之深。
(3)“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句中的“黑夜”象征什么?“黎明”象征什么?
黑夜:象征旧社会
黎明:象征光明的新世界
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要摧毁这一罪恶制度的强烈愿望。同时,向肆无忌惮地压迫中国劳动人民的帝国主义者和一切反动统治者发出了警告: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这就使这篇侧重于揭露黑暗的报告文学,显出了一点亮。
课堂总结
鲁迅先生写有一首《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这样的一个体,包身工,她们看似在灯红酒绿的上海,其实是在一个人间地狱,在这样的一个罪恶的制度苍穹下,阴霾重重,暗无天日,“包身工”基本的衣食住行没有权利和保障,强度极高的恶劣工作环境中没有自由和尊严,身如蝼蚁,命如草芥,何曾有作为一个“人”的人生?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总有一些先驱者先于时代觉醒,去发现时代的问题,唤醒大多数人,去争取做人的权利和尊严。他们是普罗米修斯们,为人类盗来文明之火;他们是马丁路德金们,为不同种族的人可以共享同一片蓝天;他们是梁任公们,以重造三民主义为己任,激励着中国少年;他们是鲁迅们,发出铁屋子里的第一声呐喊,打破那吃人的世界;他们是们,指点着江山,激扬着文字;他们是夏衍们,深入日本工厂搜索素材,让世人看到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是的,是他们,一代又一代的先行者,为我们争取了做人的尊严和权利。
二次备课栏
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