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家文化”的尝试——以《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为例
广义上讲,“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从对“家”的定义延伸来看,“家文化”不仅是一个家族、家庭的文化,也是一个集体的文化,一个国家的文化。本文中所说的“家文化”是从小学教育的角度,指向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家庭观,通过了解家史的由来、家庭的构成、家风的传承、家人的亲情,感受家的意义,认识家的文化,从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框架中,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家庭以及家庭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小学阶段“家文化”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笔者所在的地区是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有“国外华侨多、域外办厂多”的地域特点,从而也形成了两个让人担忧的现象:留守儿童多、隔辈带娃的多。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子女身边,这些孩子对“家”的概念比较淡薄,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家文化”认识的缺失,具体表现为孩子心中无家,性格孤僻、敏感,不善于和他人交流,不懂得体谅他人等。如何引导这些孩子树立正确的家庭观,感受、体验、浸润于“家文化”,塑造健全的人格,是当下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必须要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挖掘教材中“家”的元素
从学校教育层面来看,正确家庭观的树立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研读教材不难发现,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在编排上呈现一种纵向联系,教材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组织和递进呈现各教育主题,突显课程设计的整体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发展特点,教材编写不同学段同一主题的学习内容、认知目标,在侧重点上也有所不同。如,在不同学段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均含有以“家庭”为主题的学习内容。低年级以“家庭”为主题的教材学习内容与目标,倾向关注学生个体的身体健康,如饮食安全、睡眠质量、安全问题等,并初步感知家庭的温暖、父母的辛苦;中年级以“家庭”为主题的教材学习内容与目标,则侧重引导学生通过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并对父母表达爱的不同方式予以理解和接纳;在知晓自己家史的过程中提高对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的“家庭”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家庭传统文化的了解;到了高年级,随着学生心智的成熟,以“家庭”为主题的教材学习内容与目标也相应呈螺旋式上升、变化,强调教育学生学会透过家人种种不同爱的表现方式,懂得背后浓浓的爱意,懂得感恩,积极主动走进家人的心,并学会以正确的态度、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和煦沟通中化解矛盾;知道每位家庭成员理当承担的责任,了解营建和谐家庭氛围的方法,学习体谅家人的要领,体会家庭的美好和幸福,树立家庭责任感。同时,从小家看大家,关注自我健全人格的塑造,并在深入理解我国各个时期涵义深刻、影响深远的优秀家风基础上,大力宣扬和积极践行优秀家风。
此外,聚焦同一单元的教材内容,会发现课文间还存在着横向的联系。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有三个板块,分别是《父母多爱我》《爸爸妈妈在我心中》和《家庭的记忆》。从课题入手细读教材,就会发现其中就隐含着一个逐渐递进的关系。《父母多爱我》是从日常生活普普通通的小事中感受父母默默的爱,对父母的爱的方式多一些理解;《爸爸妈妈在我心中》引导孩子从情感上爱爸爸妈妈,并把这份爱具化为生活中看得见的行为、行动;《家庭的记忆》则注重学生对家庭构成、家庭历史、家庭文化的了解,帮助学生了解家庭结构及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通过走近传统节日中的“家”及认识藏在语言文字里的“家”,将家庭传统文化与家庭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其中,激发学生对“家”的热爱,培养学生“家”的归属感。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既要有整体的学段教材目标观,又要有单元统领观,在大背景下将整个单元内容联系在一起,瞻前顾后,才能更好落实学习目标,更有效地组织教学。通过对教材中“家”元素的深入挖掘与解读,注重学段衔接,循序渐进地激发儿童的情感体验,立足生活、引导实践、有效拓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理解“家”的文化内涵。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的观念
家庭小故事(一)捕捉生活实例,聚焦细节
众所周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通常源于儿童的学习与生活,真真切切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可以说,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二者相辅相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立足生活化视角,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积极捕捉生活中的实例,并以此为素材唤醒学生对“家”的温情记忆,引导他们深入感知体验,最终形成正确的家庭观念。
如教学《父母多爱我》一课时,教师通过设计课前预习——“寻爱的印记”活动,指导学生连续三天观察父母为自己做的事,并记录在“爱心树”上。同时,根据“留守儿童多”这一学情,倡议父母不在身边的学生,通过询问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回忆父母对自己点点滴滴爱的往事并逐一记录。这种“体验式”学习,让学生透过一个个生活小细节,感悟其背后隐藏着的父母默默的爱。有了这样的课前准备,学生的情感有了铺垫,课堂上的交流自然水到渠成。教师趁机引导学生走进阅读角《妈妈喜欢吃鱼头》的故事,并以此为话题展开,让学生“晒一晒父母的爱的故事”。学生迅速打开话匣:有的孩子发现了“洗澡的秘密”,冬天时,父母总是抢在自己前头洗澡,原来是为了浴室的温度会高一些,自己洗澡时就不会着凉。而留守儿童则
从外婆那里知道了妈妈手上伤疤的故事。小时候在院子玩耍,瓜架上的木板突然掉落,妈妈怕砸到我,飞快伸手去接,锋利的钉子深深扎进妈妈的手。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亲历“观察记录、阅读讲述、深情表达”这一学习过程,感知来自家庭生活中的父母无微不至的爱,升华认识本单元教育主题“家是最温暖的地方”,让每一位学生意识到“家”的每个故事、每个生活细节都源于爱,是父母的爱让“家”充满温暖。
(二)创设多元情境,激发情感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增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时效性、生动性、新颖性,让道德与法治课成为有现实关怀和人文温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还原生活场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同频共振,让道德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如,教学《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一课,如何引导学生将对爸爸妈妈的爱化作具体的行动?从儿童的视角,他们无法体会到成年人对下一代的期望,所以对父母的爱的行为表现就比较空泛。教师可以尝试通过收集学生写的关于父母的烦心事,制作成课件予以呈现,请学生共同
出谋划策,为父母排忧解难。在此过程中,教师相继板书,让学生理解爱的表现无须轰轰烈烈,体谅父母、关心父母并付诸行动就是爱。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家庭的情况,交流自己能够为父母做的力所能及的小事,并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于行动。这样以真实的生活,自身的实践,培养学生随时用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促进学生形成关爱父母以及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及家庭责任意识。教学《家庭的记忆》时,教师则创设了“家庭称呼抢答赛”“调查小家史”“制作小家谱”等饶有趣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与交流的欲望,通过多元互动、实践体验,让学生多层面、多角度了解中华民族的家庭文化。
四、借力学科融合涵养“家”的美德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立足《道德与法治》课程,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文化、家教文化、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是每一个老师的使命。教学中,教师要有文化传承意识,把课堂作为传统文化教育主阵地,有效整合学科资源,加强课内课外联结,让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巧妙融合,实现1+1 >2 的育人效果。
如,教学《家庭的记忆》这一课时,教师以“记忆”为线,一线穿珠,展开教学。课上,教师
结合教材内容“传统节日中的‘家’”,借助书中的插图引入春节习俗“吃年夜饭”感受家庭带给人的温暖与欢乐,再链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一文,让学生回忆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里一家人其乐融融吃汤圆,缅怀先祖寄追思,包粽子、划龙舟、尝月饼、赏月等情景,让“家”这个抽象的字符在学生的心目中可知可感;从中体会到“家”的文化与温度,“家”的意义与价值。随后,教师抛出新的话题“在这些美好的时刻,有谁缺席过?”课堂从热闹走向沉默,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爸爸在外省办厂,中秋节没能和家人团圆;妈妈、爸爸在医院值班,我只能和奶奶过端午节;清明节,爸爸还在坚守工作岗位……伴随着《我爱我家》的音乐,教师适时播放《回家》视频,让“家”的主题教育走向更深层次的内涵,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这也正是编者教材设计意图的充分体现。
再如,教学《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一课时,通过设计活动“我们了解父母吗”,适时理解孔子名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教师再讲解甲骨文“孝”字,讲述关于孝心的故事,从《黄香温席》到《卧冰求鲤》,从《三字经》到《弟子规》,让学生伴着音乐一起重温经典,领悟“百善孝为先”的道理,教师此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会承担家庭责任”,这也正是本学段的课程目标。
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借多学科资源,进行教学整合与重构,有效打破学科视域,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呈现无限张力与活力,于润物无声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五、结合校园文化培植“家”的情怀
正所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建设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家庭观,逐步认识“家文化”,是培养他们爱家人、爱家庭、爱祖国,健全人格、锻造修养,从而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尤其需要精心引导和培育。”因此,笔者所在学校因校施策,提出“雅善教育”办学理念,围绕“明礼雅行,立德从善”的核心理念,把弘扬“儒雅家风”“孝善之风”作为“家文化”教育宣传活动的主旨。学校主要以传统节日为节点,架构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升华小学生对“家”的归属感、责任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浓厚的家庭观念,积极弘扬“家文化”。如“拗九节”开展“浓浓拗九粥 深深感恩情”活动,讲述“目莲救母”的故事,倡议学生自己动手煮“拗九粥”孝亲敬老,让道德教育与劳动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敬老院,送粥给老人,为他们打扫卫生,表演节目,将“小家”与社区“大家”紧紧相连,在社会实践中潜移默化地熏陶道德修养,培育家国情怀。
又如,每年学校都联合当地邮局开展“一封家书表真情”活动。从诗词“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引入家书文化,鼓励学生阅读《傅雷家书》,组织学生提笔给父母写信,将自己不曾言表的话语化作信中的文字,写下自己的心里话、感恩情、祝福语。同时,我们也建议收到信件的家长,珍视孩子的倾诉、告白,及时回信。在写信、回信这种特殊的交流方式中,“家书”增进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成为“家文化”的重要载体。
六、结语
“家文化”是植根于中华文明的精髓,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紧扣时代脉搏,立足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健全青少年人格,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认知。当然,引导青少年对“家文化”的正确认识需要长期坚持,也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多方配合,这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