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暖心小故事分享
非常高兴有这次机会与大家分享我的家访故事和一些感受。
我们都知道,家访对于推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进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让老师在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因材施教。在本次家访中,我和搭班老师一路走访着,发现着,感动着,收获着……
在这次家访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我们班的尹同学家。8月28日,我和搭班老师张老师走进了尹同学的家里,看到这个女孩的生活环境,进一步了解了她的家庭情况后,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为什么这个孩子会让我产生那么大的触动呢?这个说来话长,起先对这个孩子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停留在印象里的是她的沉默寡言,和瘦弱的身体。后来这个孩子一年级上学期时却鼓起勇气跟我提出了一个请求,对我说:“老师,我肚子疼,可以不做操吗?”我以为她是身体不舒服,寒冷的冬天里,我发现孩子空荡荡的薄袄里面只穿了一件衬衣,在我的几个追问下,才了解到这个孩子肚子不舒服是因为经常吃不饱。
家庭小故事
她的母亲一直瘫痪在床,父亲作为家里的唯一劳动力,已经70岁了,家里居然还有一个五岁的妹妹和三岁的弟弟。可以说,这个孩子的生活条件极差,吃不饱穿不暖是她生活的常态。通过家访,我亲眼所见,她的家里没有大门,用两根木桩顶着,40度的高温下,一家人窝在铺着厚被的床上,连一张凉席也没有,我屋里屋外打量了一遍,居然连根菜叶也没有,家里吃的东西只有挂面和清水。我从孩子那了解到,她一天只有一顿饭,上学时有两顿。因为爸爸会给她买个包子。弟弟妹妹就在旁边看着。这个暑假,这个孩子的爸爸中风了,无钱医治,但是好歹能下床走了。可想而知,在近40 度的高温下,这一家人是如何度过的。我不得不承认,即使从教十一年,也见过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可是这次面对我们班这个孩子,我真得心情复杂,难以言语,有很深的触动。
我觉得必须要做点什么。光像上学期那样管顿早餐是不够的,因为孩子的表嫂有事,以后不能管她午饭了,于是,我在和搭班老师以及同事分享交流了这个情况后,决定向学校申请让这个孩子在食堂就餐,希望这个孩子还能吃顿晚餐。
考虑到孩子的自尊,根据她的学习表现,她从开学的学困状态,到现在学习情况位于班级前列,中秋节时我奖励给她牛奶、零食和月饼,让她度过一个快乐的中秋。同时,我们办公室
的同事有募集衣物给她的,有带她去食堂手把手教她就餐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笑容多了起来,不再沉默寡言。
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感动另一颗心。没错,心与心的交流才是最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