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外影视发展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一.中国影视发展之路
这个世界有了光,然后有了影。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有人认为,如果要谈电影,就要上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正式标志着电影时代的来临。
既然中国与电影的发明无缘,那中国电影发展就由电影放映开始。1896年,卢米尔兄弟雇用了二十个助手前往五大洲去放映电影。就是这样,电影这种拥有艺术和商品双重价值的文化产品,在西方商人扩大市场商业策略推动下,传入了中国。随后,很多欧美商人见中国的放映业有利可图,纷纷来华投资。他们经营放映业,修建及发展连锁式影院,甚至在中国建立电影企业,摄制影片
由1896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虽然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北京前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京剧老旦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的部份场面。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历经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电影都留下了优秀的代表作:20年代拓荒时期,有《孤儿救祖记》等关注社会改造的进步电影;抗日救亡时期,有《狂流》《中华儿女》等鼓舞斗志、弘扬爱国主义的影片;抗战后,《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又深刻揭示社会矛盾和本质,形成现实主义的创作潮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涌现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铺子》等一大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银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次高潮;经历十年浩劫,中国电影走出低潮,拍摄出《小花》《人到中年》等一大批反映改革实践、针砭社会时弊的优秀影片。尤其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国大典》《大决战》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和《焦裕禄》《凤凰琴》等现实题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电影先后实施了影视合流改革、电影精品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电影股份制、集团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艺术质量和形式都有崭新的突破和提高。除《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喜莲》《那山那人那狗》等作品外,还出现了《不见不散》等贺岁片、喜剧片的新样式,涌现出一大批新生力量。进入新世纪,中国电影形成了国有、集体、民营多种所有制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电影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可可西里》《台湾往事》等力作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的双丰收,《英雄》《神话》等国产大片共同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并在世界影坛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奇迹。近三年来中国有30多部影片在40多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标志着第三次发展高潮的到来。
二.中国电视发展史
1958年的5月1日,中央电视台实验播出,当时叫北京电视台。郭慎之在其专著《电视传播史》一书中这样划分中国电视发展历程:
⑴早期(1958~1966)
⑵“文化大革命”带来挫折(1967~1976)
⑶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7~1992)
⑷走进大市场(1993年至今)
三.中国电影发展史
建国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电影一直处在低迷阶段,大部分的主旋律抗日解放电影,青少年题材的电影
占据了大部分的荧幕。而张艺谋的红高粱等作品,充满乡土气息,拍摄手法打破了一直以来的格式化,他早期电影的成功为中国的文艺片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从1978年至2008年中国电影院观众人次统计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电影业一度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数据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个中国人每年进电影院20次以上,但是现在这一数据下降到1次以下。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这也是中国电影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脱胎换骨、死而后生的30年。如何实现中国电影的再度辉煌?我们有必要对这30年中国电影的发展作一番梳理和审视。
可以把中国电影业从1978年到2008年这30年的发展进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89年),我把它叫做传统电影的最后辉煌;第二个阶段(1990~1999年),这是转型中的市场低谷;第三个阶段(2001~2008年),我把它称作全球化背景下的艰难蜕变。一曲难忘
这10年也是中国电影院观众最多、最辉煌的时期。在1978年、1979年,观影人数最高达到293亿人次,当时全国只有10亿人口,平均下来每个人每年进电影院29次。今天,在全世界都已经进入了电视娱乐统治的时代背景下,国人人均每年进电影院的次数下降到1次以下。相比之下,1978年至1989年这一阶段简直是天方夜谭的时代,因此,我把它称作中国电影计划经济体制下最后一个辉煌的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每年拍摄近百部电影,主要包含三类影片:第一类是关于革命斗争的电影;第二类是对历史和现实,特别是反思的影片;第三类是文化艺术探索片。大家比较了解的是第五代导演,陈凯歌的《黄土地》,张艺谋的《红高粱》这时候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我们第四代中国电影人的很多重要的作品也是在这个时期拍摄的,像《城南旧事》《老井》,都属于第四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获得了国际电影节的认可。
申请加入WTO对中国电影产生重要影响,这意味着必须对美国好莱坞开放市场。1994年、1995年中国政府同意引进好莱坞大片,允许美国公司和中国公司共同分配票房收入,当时要求每年只引进10部进口大片。
1995年分账片里有7部美国片,美国片在中国引起非常大的轰动,票房达到3.6亿元人民币,这一年全年票房才十几亿元,美国的几部影片占我们全年票房收入的27.2%。但是引进美国大片并没能阻止中国电影观众的流失。
而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中国电影业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已经开始和世界接轨了。全球化给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了好处,促使中国电影市场化,中国电影人也从商业大片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但是,全球化也带来了很多的弊端,单从电影业来看,全球化就意味着美国化。从1995年一直到2007年,中国一共进口外国的分账电影大约150部,其中90%都是好莱坞的大片,抢夺了中国本土电影的市场。1990年代前期,
在美国大片没有引进之前,中国本土电影《周恩来》《大决战》《焦裕禄》《霸王别姬》还是吸引了大量的中国观众;引进美国大片之后,基本都是美国电影占据第一的位置,大量的美国商业片造成了本土电影市场的流失。
四.欧美影视发展特点(以美国为主)
㈠好莱坞传统
好莱坞精神的最重要标志是制片厂制度的实施。电影艺术和技术的复杂化促使电影的制作日趋专业化。最终,在20世纪初叶,制片人决定采取工厂的流水线方式制作电影,这就产生了制片厂制度。电影公司广泛采用大规模生产手段并在内部实行细致分工。编剧、导演、摄影、美工、服装、布景各司其职,同时加强演职人员的专门化与专业化。一个为共同的使命而通力合作的集体——统称“好莱坞”——从1914年开始,每年向全世界提供300—600部风格各异、类型繁多的影片。
明星制和类型片逐渐培养了观众看电影的兴趣和习惯,他们冲着某一明星、某一类型或某一导演而步入
影院,影迷就以滚雪球的方式形成了,制片厂制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些经典做法,特别是明星制和类型片仍然沿用至今。
㈡美国电影新格局
创新和变革离不开传统,传统始终在影响着变革和创新。
说来也许是巧合,如今在好莱坞叱咤风云的仍然是八家大公司,但是此八家与彼八家不尽相同,它们是:迪士尼、华纳兄弟、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环球、哥伦比亚、米高梅和梦工厂。至于卓别林等人创建的联美公司早就出局,而出品过世界第一佳片《公民凯恩》的雷电华公司则已倒闭。米高梅在老八家中是排第一名的,当时是财大气粗,目前主要是经营旅馆业、业和房地产业,拍电影倒成了它的副业,把它列为第七不算辱没了它。梦工厂是一支新秀,它是鬼才导演斯蒂文·斯比尔博格同他的合伙人联合创办的,这家公司出品的影片其种类之多,足以同任何大公司媲美,但在硬件方面是有欠缺的,所以它总显得有点另类。一般来说,美国每周上座率最高的10部新片十之八九是出自这“新八家”的。
㈢独立制片主流化
多年来,在艺术影院“寂寞开无主”的独立影片着意迈出“深闺”,欲与“主流”试比高。
继《逍遥骑士》之后,美国电影进入了“新好莱坞”时代。《布莱尔女巫》是新形势下独立制片的标志性作品。自从1994年以来,独立制片的形象日益高大,影片票房飙升,令“主流”感到威胁。大制片厂采取“三部曲”吸纳独立制片:1. 收购独立制片公司;2. 雇佣散兵游勇但才华出众的独立制片导演;3. 改造独立制片的内核,使其脱胎换骨。这番改造的结果就是1999年生产的具有独立制片特点的影片:《美国佳人》、《与魔鬼同行》、《选举》、《三个国王》、《争斗俱乐部》、《天才的雷普利先
生》和《男孩不哭》。这些具有杂交性质的影片的出笼,造就了一批新生代导演。
㈣经营方式多样化
自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电影在各国各地区似乎衰败之势难以逆转。其表现形式是观众人次不断锐减,电影的品种远逊以往。
透过现象看本质,所谓“衰败”乃是表面现象,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来看都是如此。这是一种向上的变化。电影这一艺术刚走完其第一个世纪的历程,它以十分鲜活的姿态迈入了第二个世纪。新世纪伊始,它又以新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而今的电影被电视、录像、光盘、数码及多媒体簇拥,仅从它的生存环境的变化,我们就能估计它将作为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媒体和娱乐媒体而生存、发展,为观众提供不可替代的艺术观赏体验。
㈤电影题材中性化
长期以来,西方历史学家编撰世界史往往以欧洲为中心,而好莱坞编导则在电影中突显美国中心论。而今,
为了稳定美国在世界电影市场的地位,投合国际观众的口味,好莱坞在剧本创作中逐渐趋向中性化。
㈥叙事手段R级化
我国加入WTO之后,每年进口的美国大片从10部增加到20部。美国影片娱乐性强,特技手法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境界。但是,美国影片良莠不齐。优秀的影片既有艺术价值、娱乐价值又有社会价值,能催人奋进,像教育部推荐给大学生的《一曲难忘》和《居里夫人》。但是,同大多数国家的影片一样,美国电影上乘之作极少,多数为平庸之作,少数是劣质产品,特别是他们生产的犯罪片,充满暴力和情,凡是进口好莱坞影片的国家在这方面都采取了“预警”措施,以免青少年受不良影响。
五.中外影视发展的差异
㈠开头不一样。
欧美影视的开头总是别具一格,而我们的电影的开头显得是那样的枯燥。欧美的开头有一点基本上是常用的,那就是在打出字幕的同时就交代了整个故事要开始之前的梗概——打下后面情节的基础。等我们将近看完了整个片子的时候我们再回想这个“前奏”,一切都是显得那么的明了!
反观我们中国的电影开头,开头很枯燥,要么是什么都没有只出现字幕(制作人、导演等),要么是出现了一些与整个故事情节联系不是很大的镜头,要么是出现了虽然有联系的镜头,但是这个镜头交代的情节生硬或者短截!这样,观众的第一个高分给的是欧美!
㈡表达主题的主要方式不一样。
欧美的影视喜欢通过行为来表达思想主题,语言的使用一般都很少,有的只是一下简洁明了的语言,很少有啰嗦的话,就是有点啰嗦的语言,那也是为了表现主题或者通过啰嗦结合一些动作(幽默的语言和幽默的动作)来吸引观众。大部分的时间,演员们都是通过一些动作出现在屏幕上,而不是浪费时间在口头上!欧美影视表现主题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演员的行动来展示给观众的!
也许我们中国的电影比较符合我们东方人的思维,所以,我们在交代主要的故事情节的时候,我们喜欢通过演员的语言来达到我们所要表达的内容或者情节,这样的弊端就是,你不可能用大量的预言来承上启下,也就是说你不能通过演员的预言来交代下面将要发生的事情。这点在《木乃伊》和《古今大战秦俑情》中有明显的对比!
㈢故事情节的展开不一样。
欧美的故事情节喜欢使用“分总”的方式,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的欧美影视和中国影视,很多题材的影视是不适合用这个观点来衡量的,特别是惊悚类的影视,这个观点不适合!
㈣其他
首先,中国在电影方面起步较晚,所以欧美影视超越中国影视也可以理解。
其次,中国广电总局的限制,不可以能做到欧美影视界的开放性,也是阻碍中国影视发展的一个因素。
最重要的是,中国影视的制作模式造成了中国影视必然落后于欧美影视的境况。美国很早以前就有了专门的编剧协会,编剧协会的存在使美国影视剧的剧本得到了保障,而中国仍然停留在名人天下的格局中,没有名气,任你剧本写得如何出彩也不会有投资商投资,任你多努力,没有人提携,你也不可能登上台面。另外,影视剧制作的系统化也使欧美影视剧立于不败之地。这个可以参考香港TVB的剧作模式,这样也同样可以保证影视剧的质量。还有,就是美国电视剧甚至是韩国电视剧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边写边拍,开机前,只有剧本大纲,也就是说,这出剧的生死存亡都是由观众决定,如果反响好,可能会有三十集,四十几,五十几,甚至一百集,只要仍然有观众关注,就会一季一季的出下去,参考《Lost》和《越狱》都是边写边拍的。如果反响不好,就只会完成基本级数就停止。其实现在香港台湾也是一样剧作模式,这样都可以使质量得到保障。
六. 从中西方影视看中外文化差异
一般而言,就电影这种文化来说,它具有全球性和统一性,但从现在的电影文化派别来看,由于地理的差异和文化性质的侧重不同,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分别被赋予了各自不同民族区域的不同特。
㈠电影中的突出体现不同历史:
在《霸王别姬》中,对于京剧的描写占有很大的比例,它也是通过电影向全世界介绍中国京剧的美丽。
而在西方电影文化中,不同民族的电影都包含各自的历史事件。《辛特勒名单》、《美丽人生》分别是美国人以及意大利人拍摄的关于德意志法西斯主义对犹太人的残杀的历史事件。在影片中大量使用黑白意境,
将这样的死亡赋予了不同的感情彩。但是,这又不仅仅是描写历史事件的电影,历史作为一个背景,正式上演的还是具有浓郁情感彩的温情和人性的亮点。
历史作为一个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充分闪耀在电影文化中。
㈡传统文化以及科技文化的差异
中国的许多导演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都表示,电影的拍摄一定要建立在本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祖先流传下来的东西不能丢弃。于是这也成全了中国电影中的传统文化彩。在《孔子》中,中国坚持千年的儒家思想得到很好的体现,也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发扬的很好契机。《孔子》中,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为了抢救掉落冰河里的书籍,最终冻死在冰凉的河水里。此时年老的孔子无能为力地泪流满面。它体现的是中国古代所宣扬的对知识的绝对恭敬,它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取向。除此之外,孔子坐临困境,不愿接受他国的一粮一食,直到饿晕过去,这在陶渊明等不为斗米折腰的道德理念提供了基础。道德主义的中国传统,用道德解释一切,导致国民乐于言义耻于谈利,重道德修养,轻外在事功的价值取向,从而导致科学在古代中国失去独立的人格价值和社会地位。人专注于自身的内心世界,丧失对理性和自
然的兴趣,缺乏西方文化的理性传统和对科学的探索热情。
而西方对于科学的探索具有超乎东方人的热情。这也体现在他们的电影文化中。《阿凡达》的出现标志着西方对于电子科技的新一个阶段的掌握。在这部片子中,体现的是西方人对于未知宇宙的探知和好奇。在电影中,不需要有太多的传统文化,它需要的是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以真实的感受。这无疑是向人们传达着西方对于未来的预知。在《2012》中,影片竭力去描绘世界末日的景象,高科技的应用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尽管是世界末日,但是影片的最后诺亚方舟的出现又体现了西方人民对未来新生活的一种向往。
东方倡导传统道德观的传承,强调真、善、美。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华民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三面连陆一面靠海的地理环境使中国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使自身文化保持很强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而西方倡导科技文化,科学观念和技术意识深入人心,成为构成人格的重要因素。这也导致西方社会重理性而轻情感,长于说理而短于谈情,善于逻辑思维而疏于直观感受。
㈢道德习俗与法制观念的侧重程度不同
西方国家属于标准的法制国家,法律对于中国来说相对严谨,公民也具有比较健全的法律意识。而在东方道德习俗还是占有很大的比例。
在电影《刮痧》中,这种文化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于中国古老的刮痧法西方国家对此一无所知,看到儿子背上刮出的痧导致父亲背上虐待的罪名,从而导致了一个家庭完整的岌岌可危。在影片中,西方国家的法律健全完整,对于未成年的保护措施完善,但是一些做法在中国道德上并不是相一致的。西方国家的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允许将其一个人留在家里,如果违反,家长将被儿童保护协会起诉,如果严重的话将被剥夺抚养孩子的权利。这对于儿童的保护非常严谨,但是严谨地又似乎不合人情。电影《刮痧》赤裸裸地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寂寞,反映了文化与文化相顾无言的寂寞。
在一定程度上,法律的不可违反性与中国道德的宽容性形成鲜明的对比和明显的矛盾。中国人偏向与主观联系的直觉思维。它以个体经验与智慧直接切入事物本质。我们不能够因为具有形象和感知认识的特点,或因为它缺乏逻辑的表达,而简单地把它理解为粗浅。“得象而忘言”,中国人的直觉思维因为受强烈的主观彩影响带有模糊性,让人难以把握。而西方“物我二分”的哲学思想使得主客体对立二分,造就了他们细剖精细逻辑分析的思维方式,重理性、重逻辑推理、重实证。但是仅仅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来认识世界,认识事物。对于道德与法制的不同的侧重点,以及文化的差异使得生活本身就存在不同点,这也直接导致电影文化的差异。
㈣个人英雄主义以及集体主义差异
其实也说不清楚英雄一词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说起.但是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尺度,或者是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或者是为了宏伟目标而自我牺牲的人,也或者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但是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太深,所以中国的英雄观中似乎不太愿意突出某一个人,而更愿意突出集体的力量。
在《十月围城》中,没有谁是突出的英雄,也没有谁不是英雄,那些倒下的为了全民族的解放和独立而牺牲的人们,都是影片想要深深赞扬和缅怀的。这样的牺牲可能是为了最亲最爱的人报仇,可能是为了至高至纯的革命理念,可能是为了更多更多,总而言之是高尚不可侵犯的。《十月围城》中的英雄是当今东方社会所提倡的,依靠集体的求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