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
精读提纲
1.第一章《乡土本》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05
2.第二章《文字下乡》阅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08
3.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10
4.第四章《差序格局》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13
5.第五章《系维着私人的道德》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16
6.第六章《家族》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19
7.第七章《男女有别》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22
8.第八章《礼治秩序》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25
9.第九章《无讼》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28
10.第十章《无为政治》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30
11.第十一章《长老统治》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32
12.第十二章《血缘和地缘》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36
13.第十三章《名实的分离》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38
14.第十四章《从欲望到需要》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41
第一章《乡土本》精读提纲
一、章节阅读指导
一曲难忘
《乡土本》作为《乡土中国》的第一章,对全书内容具有统领性作用。“乡土”即家乡的土地,可借指家乡。“本”即事物的本来面目、性质或品质。“乡土本”可以理解为“家乡的本质”“家乡的特点”。结合首段文字看,这里的“家乡”并非指某人或某类人的故乡,而是指“中国社会”。作者在首段提出了全书的核心观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即中国社会的本是乡土性的。
作者认为,要理解中国社会的乡土性,首先要从乡下人与土地密不可分的关系说起。中国拥有大量的农业人口,“乡下人” (农民)才是中国社会的根基。农民以种地为生,靠泥土生活,在泥土中创造文明,也受泥土的束缚。“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农业社会的结构特点又使农民与土地密不可分。从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而言,乡村人口相对固定,极少流动;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中国农民因现实的需要聚村而居。
聚村而居的居住方式产生了“地方性”的限制,使不同村落间的人互相孤立、隔膜,而村落内的人又彼此熟悉,构成了拥有独特生活习俗与生活方式的、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在这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因时间而熟悉、因熟悉而信任、因规矩而自由的关系;人对自然物的认识也是从熟悉中获得的一种个别的经验性的认识。
基于对中国社会乡土性形成原因及影响的分析,作者在尾段对乡土社会的发展命运进行了反思。他认为,在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的过程中,乡土生活中原有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会逐渐产生弊端,阻碍其自身的发展。
二、段落大意归纳
本章共十七个自然段。各段段意如下:
第一段: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第二段:我们的民族与土地分不开,既在土地上创造过光荣的历史,也受土地的束缚。
第三段:“土”在我们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四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土地不能流动,农民也很少流动。
第五段:农民黏着于土地,人口相对固定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
第六段:即使因为繁衍,乡村人口迁移出去后依然会与土地保持密切关系。
第七段:不同聚居社区间是孤立和隔膜的。
第八段:中国农民大多聚村而居的特点对中国乡土社会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第九段: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
第十段:村落之间相对孤立、隔膜,乡土社会的生活富于地方性。
第十一段:地方性的限制使村中人彼此熟悉。乡土社会是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第十二段:受土地束缚的乡民,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与生俱来的。
第十三段:在彼此熟悉的社会中,乡民拥有规矩带来的自由。
第十四段:乡土社会的信任源于对行为规矩的熟悉。
第十五段:生活在乡土中的人在漫长的时间中彼此熟悉。
第十六段:乡土社会中,人们熟悉彼此及生长环境中的事物,并从中获得个别性的认识。
第十七段:在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乡土社会养成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流弊。
三、思维导图
四、词语释义
1. 三条大河:指长江、黄河、珠江。
2.史禄国:本名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希罗科戈罗夫(1887~1939),俄罗斯人类学莫基者,现代人类学先驱之一。他1922年移居中国,后半生有近二十年方中国度过,绝大部分著作也在中国出版。1933年收费孝通为弟子,指导他从事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为中国民族学和人类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代表作为《通古斯的社会组织》。
3.《一曲难忘》:讲述波兰作曲家弗里德里克•肖邦真实经历的音乐电影。1821年,波兰惨遭沙俄侵略,肖邦投身革命,因触怒总督而前往巴黎避难。临行前,他的妹妹抓起一把土包好,双手捧给肖邦说:“弗里德里克,这是波兰的,你永远不要忘记!”肖邦接过故乡的泥土,心中百感交集。
4. Tonnies:斐迪南•滕尼斯(1855~1936) , 德国社会学家。他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及其生理、心理和社会本质的实质性科学,并把社会学分为一般社会学和特殊社会学。代表作有《共同体与社会》《社会学引论》等。
5.Durkheim:埃米尔•涂尔干(1858~1917) , 法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他与卡尔•马克思及马克斯•韦伯并列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代表作有《自杀论》《社会分工论》等。
6.囿住:此处指被局限、被限制居住在某处。
7.契约:指依照法律订立的正式的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8.流弊:滋生的或相沿而成的弊端。
(刘智清、刘思伯、任敏 撰)
第二章《文字下乡》精读提纲
一、章节阅读指导
继第一音提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核心观点后,费孝通先生在本章阐述了乡土社会的特质对乡下人的文字使用、语言交流产生的具体影响。
作者从“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这一观念入手,分析该观点产生的原因和认识上的错误,指出乡下人只是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方面不及城里人,这是知识问题而非智力问题,因此乡下人“愚”的说法并不成立。而且,乡土社会的环境、人际交往的特征均使乡下人没有使用文字交流的要求,因此识不识字不能作为判断乡下人愚不愚的标准。
随后,作者基于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熟人社会这一特征,从文字的作用及乡土生活的语言特点这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了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的原因。熟悉的声气、足声、气味、动作、表情等在交流中更常用、更便捷,而文字在传情达意方面有其自身的不足,有时还会妨碍交流。而且,一个社在共同经验的基础上往往会形成共同语言,更小的体还会有自己的特殊语言,再辅以熟悉的表情、动作,就可以形成一种不依赖于文字,而能使体内部的交流更为有效的“特殊语言”体系。因此,乡土社会中文字作为交流工具是多余的。
尽管如此,在现代化进程到来之时,作为现代化工具之一的文字,自然有其推广的必要性。因此,作者并不反对文字下乡,而是提醒提倡者应考虑文字和语言的基础。
二、段落大意归纳
本章共十九个自然段。各段段意如下:
第一段: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的“愚”, 是知识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
第二段:乡下人不识字并不等于“愚”, 识不识字并非判断愚不愚的标准。
第三段:城里孩子长于学业而乡下孩子善于捉蚱蜢。
第四段:与教授的孩子相比,乡下孩子因缺少识字环境而不识字,不能据此得出乡下人“愚”的结论。
第五段:乡下多文盲,是因为乡下生活本来就不需要文字。
第六段:乡土社会中的人在“面对面的社”中成长,彼此熟识,不必使用姓名来辨识。
第七段: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人们可以通过足声、声气、气味等交流,不常使用姓名。
第八段:文字的出现是为克服时空中人与人接触的阻碍。在面对面交流的社会中文字是多余的。
第九段: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有其缺陷,易受时空影响,需借助文法和艺术减少“走样”。
第十段:说话可借助肢体动作和表情的辅助,而不必注意文法;写作时则要尽量符合文法。
第十一段:文字是间接的说话,是不太完善的工具。
第十二段:乡土社会中,人们直接接触,有比较完善的语言,不一定采用文字。
第十三段:乡土社会中人们因熟悉而认同事物或动作所附着的象征意义,形成社的共同语言。
第十四段:语言只能在一个社所有的相同经验的层面上发生。
第十五段:在一个社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还存在少数人之间使用的“行话”。
第十六段:除“特殊语言”外,声气、表情、动作等均可作为亲密社中传情达意的象征原料。
第十七段:“特殊语言”的有效性在于它可以摆脱字句的固定意义。
第十八段:乡土社会中文字是多余的,语言也非传情达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第十九段:作者不反对文字下乡,而是提醒提倡者应考虑文字和语言的基础。
三、思维导图
四、词语释义
1.症候:①疾病。②症状。文中词义为第二项。
2.疏散:① (shūsàn) 〈动〉把集中的人或东西分散开。 (2) (shūsǎn)〈形〉闲散。文中读音和词义为第一项。
3.归有光、《项脊轩记(志)》: 归有光(1507~1571) , 明代“唐宋派”散文代表作家,世称“震川先生”, 著有《震川先生集》等。其散文感情真挚,风格朴实。《项脊轩志》是他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全文以书斋项眷轩为线索,记录祖孙三代的生活点滴,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深切怀念。
4. 结绳记事:指文字产生前,远古时代的人类通过在绳子上打结的方式记录事情、传播信息的方式。
5. 圜(huán) 局:圜,环、绕也;局,促、近也。圜局,此处指周围的环境。
6.李长吉: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代诗人。诗作想象丰富而新奇,风格瑰丽而幽峭,
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被后人称作“诗鬼”,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
(刘智清、刘思伯、任敏 撰)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精读提纲
一、章节阅读指导
继《文字下乡》从空间阻隔的角度阐述乡土社会不必借助文字来交流后,费孝通先生又从时间阻隔的角度阐述乡土社会与文字的疏离。《再论文字下乡》一章,从个人的今昔之隔与社会的世代之隔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人跨越时间阻隔的方式方法,从而引出人跨越时间之隔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记忆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词”。
作者肯定了“词”对人类跨越时间之隔的普遍性意义后,将词的两种表现形式即诉诸有形符号的文字和诉诸无形声音的语言区分开。进而亮明观点:从时间格局的角度看,乡下人不需要文字来跨越时间之隔,他们有语言就足够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