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故事教学小猴卖圆教案反思
1、中班故事教学小猴卖圆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四月初,我班开展了一节《什么是圆圆》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对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及其用途有着浓厚的兴趣。中班幼儿在这一阶段,想象力与创造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就需要老师为幼儿提供更大的表达与创造的空间。因此我设计了《小猴卖圆》的故事活动,让幼儿在猜一猜、听一听、说一说、买一买的游戏活动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进行表达表现。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圆形进行大胆想象,体验积极动脑筋的乐趣。
  2.理解故事内容,根据故事中动物的语言和生活经历,猜测小动物想买什么。
  3.尝试根据物体特征及用途,运用故事中的句式"我想买个圆圈,我要用它 ……"进行仿编。
  教学重点:
  运用故事中的句式"我想买个圆圈,我要用它……"进行讲述。
  教学难点:
  根据物体特征及用途,运用故事中的句式"我想买个圆圈,我要用它…… "进行仿编。
  活动准备:
  体验:收集、寻生活中的圆形物体,了解其用途。
  材料:手偶、圆形物体、猴子店、纸袋。
  活动过程:
  一、出示"○",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呀?(圆形)--你看它像什么?
  --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许多小动物,它们手里也都拿了一个圆形,它们拿这些圆形去做什么?你们来听一听!
  二、欣赏故事:
  三、理解故事:试着说出故事中的句型。
  --都有谁来小猴的百货商店里买东西?(根据孩子说的内容随机出示教具)--小鸭对小猴是怎么说的?(重点引导幼儿说出句式)--小鸭要买的是什么啊?
  --你是怎么知道的?
  老师小结:
  游泳时,戴上圆形的游泳圈可以保证我们的安全。
  洗脸的时候,用一个圆形的镜子,可以把脸洗干净,头发梳整齐。
  ……--小动物们给小猴出了这么多难题,都没有难住小猴,它全都猜出来了,那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小猴子呢?
  --你们给这个故事起一个名字吧!
  四、游戏:
  --刚刚小动物们在小猴的商店里都买到了自己心爱的东西,你想不想去小猴的商店里去买东西呢?
  --现在请小朋友们和身边的老师和小朋友说一说,你想买个圆,用它做什么?
  --幼儿分组去商店里买东西,老师重点引导幼儿说出句式。
  --买到东西的小朋友和老师和小朋友介绍一下你买的物品。
  延伸活动:
  活动区美工区:
  1.制作小陀螺材料:陀螺玩具、纸板、火柴棍。目的:尝试做一个纸陀螺,可以简单装饰。
  2. 圆形变变变投放材料:一次性纸盘、废旧光盘、目标:利用废旧物,进行大胆的想象与创作。
  益智区:
  投放材料:图形磁铁拼贴目标:引导幼儿在几何图形上拼贴、联想出简单的物体。
  表演区材料:电视架、手偶、道具等。
  目标:在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对故事进行简单的创编,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户外活动目标:
  1.我喜欢打球和转圈,体验游戏的乐趣,和转圈练习拿球。
  2、在带球走时,感受手、圈和球的关系。
  3.提高控制能力,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家园共育
  1、回家和父母收集各种圆形的物品
  2、回家给父母讲一讲《小猴卖圆》的故事,并尝试自制图书。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需要,又有利于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我认为较好的有以下两点值得总结:
教学故事
  1.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选择贴近孩子生活的内容。在这次活动中,我以小猴子卖圈为主线,贯穿整个过程。主题单一,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故事中的角对话内容通俗易懂,便于孩子学习、理解和掌握。同时,活动丰富了孩子对这样一个常见事物的联想,为孩子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营造积极、宽松的师幼互动氛围,深入有效地参与和引导。我们知道,幼儿认知的显著特点是通过他们的自身活动来发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从而获得经验。正如皮亚杰所说:“儿童获取经验不是来源于物体本身,而是来源于对物体的操作和动作的内化。”为此,我通过让幼儿玩一玩、看一看、听一听、讲一讲等活动让幼儿主动、积极地去学习逐步摆脱学习中幼儿对教师的依赖和思维的惰性,进而把学习过程变为师生双方积极互动的良性循环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特别是续编故事环节整个过程,气氛自由、宽松,老师没有
过多的干预,只是适时地“导”,真正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师与幼儿形成了良好、积极和互动关系,而孩子也在亲历表演过程这种有效互动中建构了自己的知识经验,获得学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