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的故事课文_华罗庚的故事教学设计
  课文《华罗庚的故事》出自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华罗庚上小学时非常喜欢数学。他除了看课本外,还常常借老师的书看。  一次,他发现有位大教授写的有关数学的文章有些不对劲。他看了又看,算了又算,最后,认为这位教授真的错了。于是,他跑到老师那里,问:“老师,您告诉我,我可以给大教授指出错误吗?”老师笑着说:“当然可以了,谁都会有错儿的!”在老师的鼓励下,华罗庚很快写好了一篇文章,寄给了杂志社。  过了一段时间,邮递员给华罗庚送来了一个小邮包。他拆开一看,里面是一本新的杂志,上面有他的那篇文章,还附有一封编辑写给他的表扬信。华罗庚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从此,华罗庚对数学更有兴趣了。后来,他成了一位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前言】  《华罗庚的故事》讲的是大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给教授指错的事,接近孩子的学习生活。我指导孩子们从重点语句、词语来学习华罗庚的优良品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他看了又看,算了又算,表现了他善于思考的优良品质;问老师,表现了他勤学好问的品质;写文章寄给杂志社(敢于求真)。  通过理解这些重点内容,孩子们明白了要学习华罗庚身上的善于思考、勤学好问、敢于求真的品质。如果你是编辑,你会怎样表扬华罗庚呢?孩子们自然就会有话可写,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学习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教学故事
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十六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3.了解数学家华罗庚,知道他因为从小就善于思考、敢于求真、勤学好问,长大后才成为一名著名的数学家。  【教学建议】  华罗庚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中国数学界的泰斗。他一生的故事许多许多,本文写的是他上小学时,敢于向专家挑战的事,表现了他善于思考,勤学好问的求知态度。  文章开头先概括写华罗庚从小就“非常喜欢数学”。联系到他日后的成功,使我们再次想起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除了看课本外,还常常借老师的书看。”说明华罗庚从小博览书,对数学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  接下来用两个自然段讲华罗庚发现一位教授的文章有错误,勇敢地提出了不同意见,并得到了表扬。其中“看了又看”“算了又算”反映了他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当然可以了,谁都会有错儿的!”“谁”指的是任何人,当然包括专家。老师的话给了华罗庚极大的鼓励,培养了他敢于求真的精神。  最后讲华罗庚成了一位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这篇课文是上一册教材中《动手试一试》一文的延伸,以著名科学家的真实事例进一步明确了可贵的求知态度。课文虽然写的是科学家的故事,但是选取了小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小时候的故事。而且力求从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把人物写得生动、可亲,增强了感染力。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