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诗歌众多,类型多样,并且每一类型的诗歌又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所以对诗歌类型及其宏观鉴赏的总结也很重要,如此可以知一而类三,最终达到鉴赏各种诗歌的目的。
我国诗歌可分为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闺怨诗、谈禅说理诗等多种类型。但同时,它们又存在着交叉性,也就是说,鉴赏此类诗歌的方法也可用来鉴赏其他类诗歌。
下面就几种常见题材的诗歌鉴赏方法逐一解说。
一、咏物诗鉴赏
咏物诗是借自然界中的万物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在诗人笔下,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他们或咏物寄兴,或咏物怡情。
.特点归纳:
()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写作技巧:
()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常用修辞: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答题步骤:
()“读清”全诗。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题目。
卜算子·兰
曹 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这首词全篇咏幽兰,其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要求出其最突出的表现手法,可见
需从整首词入手。本首词的标题是“兰”,单独一个植物名字,这类诗歌一般要么运用象征手法,要么运用托物言志手法。整首词都在写兰,表现了作者对隐士节操的敬仰,可以确定最突出的表现手法为托物言志。
答案: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词人借花写人,以幽兰淡远清旷的风韵,表现自己坚贞高洁的品行,寄托自己对隐士节操的敬仰。
()“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是全词的警句,请简要分析其含意。
答: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其常见提问方式有:()这句诗(词)好在哪里?()请对某句话进行简要赏析。()某句蕴含了怎样的感情?()这句诗(词)有什么含意和作用?请简要分析。解答这类题,首先,应看句子的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还是抒情、议论;其次,分析句子的语言特点或艺术特点,阐明表面意思,挖掘深层含意;最后,根据需要阐释其表达作用或艺术效果。就本题来说,该句属于抒情议论句,表面意思是“刻意去闻兰花的香味是闻不到的,它香在无心处”,结合这首词运用的托物言志的手法,可以进一步分析其深层内涵,即品行高洁的人不会刻意表现自己,所以易被忽视,难被重用。
答案:“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是说兰花的幽香不可强求,刻意去闻香味是闻不到的。比喻品行高洁的人不会刻意去表现自己,易被忽视,难被重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 规
[宋]余靖
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易堕将干泪,能伤欲断魂。
名缰惭自束,为尔忆家园。
[注] 诗人与范仲淹是好友,本诗是作者得知范仲淹被贬后所写。
()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加以概括。
答:
()这首诗是如何将咏物与抒怀结合起来的?请简要加以分析。
答:
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本题的考查点是概括诗歌的思想情感和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考生在做题时既要体察物态,又要体察诗人描摹物态之妙;同时,还要明辨技巧。从表现手法上看,由于咏物诗重寄托,所以常常运用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从修辞手法上看,咏物诗常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等修辞手法。从描写角度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咏物诗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或三言两语勾勒事物形态,不求形似,只求神似。考生在鉴赏时要重点把握全诗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具体到本诗,根据注释和诗中的“万古冤”及“忆家园”等不难概括出诗歌的情感。从“子规”这一意象以及其叫声的凄切、哀伤可知,本诗突出一个“冤”字,从而表达了诗人对范仲淹的同情以及对范仲淹遭遇的无比愤慨。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范仲淹被贬之冤枉与落寞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意欲回乡之情。
()诗歌描写子规叫声凄切、哀伤,突出一个“冤”字,诗人借子规的啼叫声,暗示范仲淹被贬是千古奇冤。子规的叫声是诗人悲痛心情的外化,诗人正是通过子规的叫声将咏物与抒怀很好地结合起来的。
二、送别诗鉴赏
.情感特点:
情感:宽慰。
别 董 大(情深意长的勉励)
高 
描写秋天的词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情感:劝慰中带难分难舍。
送元二使安西(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 维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情感:表诗人志节。
芙蓉楼送辛渐(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情感:想像友人别后的怅惘、孤寂、落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别后情境的想像、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情感:朋友间的友谊。
赠 汪 伦
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小结:古代送别诗一般表达对友人的留恋、关怀,或对友人的宽慰,对友人的思念,表达自己的志节,依依不舍,分别后自己的孤寂、惆怅、落寞之情。
.表现手法:
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像、联想塑造形象,或叙事抒情融为一体。
.鉴赏方法:
()掌握送别诗的作法。(结构)
第一联叙题写意;第二联写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写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第二、三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警,意味隽永为佳。
()把握送别诗中常见意象
①杨柳:从《诗经》中“昔我往也,杨柳依依”开始,“柳”便与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柳” 与“留”谐音,古人送别时折柳相赠,所以杨柳便成了一个离情别绪的意象。
②长亭、短亭、劳劳亭: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
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
③南浦:也是一个表离情别绪的意象,多用于水边送行,如:江淹“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④寒蝉、船(舟)、阳关、古道、夕阳、西风、灞桥、美酒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诗的第二联被前人赞为“久别重逢之绝唱”,请选择一个角度加以简析。
答:
()结合全篇,简析这首诗的构思特点。
答:
解析:这是一首惜别诗。这两道题分别属于诗论评析型和鉴赏表达技巧型题目。对于第()小题,考生要紧紧抓住“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这一联进行分析,围绕“久别重逢之绝唱”选择角度,可以从情感角度着手,这两句诗真实贴切地表现了友人久别而意外重逢的感情变化过程,以及友谊的真诚和内心的喜悦。对于第()小题,考生要分析该诗的结构思路,把握诗句的关系,尤其要关注起承转合的情况。“故人江海别”,是说上次分别;“乍见翻疑梦”,是说这次相见;“相悲各问年”,是写当前两人交谈;“离杯惜共传”是写就此分别。全诗可谓波澜起伏,曲尽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