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讲、杜甫(上)
上次咱们讲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李白有个好朋友,叫杜甫。之前咱们还说过,中国的诗歌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李白是唐朝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而杜甫,则是唐朝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今天,咱们就说说唐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杜甫比李白小10岁,所以他们生活的时代差不多,两个人都经历了开元盛世的繁华和安史之乱的痛苦,只不过,杜甫的人生,更加地悲惨一些。
杜甫的爷爷杜审言
杜甫是晋朝从名人杜预的后代。他的爷爷杜审言也是个诗人,和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不过,这个人有点恃才傲物,过于自傲了!据史书记载:
 杜审言,字必简,襄州襄阳人,晋征南将军预远裔。擢进士,为城尉,恃才高,以傲世见疾。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集判,出谓人曰:“味道必死。”人惊问故,答曰:“彼见吾判,且羞死。”又尝语人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杜老先生参加考试(集判),出来之后就对别人说,主持考试的苏味道要死了,人家问他原因,他说等苏味道看到了我的判词,一定会羞愧而死。还对别人说他写的文章太好了,屈原宋玉都要做他的属官,他的书法太牛了,王羲之都要对他俯首称臣。这老先生牛皮吹得很大,不过从后面的发展来看,也是一般般。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官运一般,做的都是小官。二是人品一般,他结交了张易之兄弟,受到牵累被流放了。张易之是谁呢?他和他的弟弟张昌宗都是武则天的面首,干了不少的坏事,后来被杀了。
杜甫作为他的孙子很多方面还是遗传了自己的爷爷的杜甫之死。
初受打击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甫这个字,是对男子的美称,估计他父亲是想让杜甫成为个美男子吧,所以,还让他字子美。不过,到了杜甫这个时候,他们家里也已经很贫穷了,所以,他就离开了河南老家,在南方的浙江江苏这边和北方的山东河北等地漫游。杜甫在很小的时候,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
教育,按照他自己的话说,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自视甚高,觉得自己无论是从才华上来讲还是从家世上来看都是很牛的,凭借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才一定能够做出一番大事业。不过,他的命似乎很不好,24岁的时候,参加了科举考试,可惜没有考中。这时候钱也用光了,所以被困在了长安。再后来,杜甫自称为少陵野老,杜陵布衣的原因也正是这个。这是命运给杜甫的第一次打击。
落第后的杜甫,跟李白一样,再次开始了漫游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他认识了李白,两个人成了好朋友。不过杜甫似乎并没有受到李白思想的影响,他还是想做官,想跟自己的祖先一样为皇帝效力,成就一番事业。这一点,在他漫游山东时写的《望岳》这首诗里可以看出来: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从最后一句里,咱们可以看出来杜甫的雄心壮志,总有一天,我可以登上山顶(当上大官?),看一看你们这些山(人?)是多么渺小。
再入京城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xiǎng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zhuó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后来,杜甫又一次来到了京城长安,在这里,他尽了最大的努力想获取个一官半职当当,当然,最好是个能让自己展露才华的大官!可是这时候的皇帝唐明皇已经不“明”了,他任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人来处理朝政,像杜甫这样有个性、正直的人根本就不可能获得什么机会。所以,虽然杜甫给皇上写了拍马屁的文章,皇上也觉得这是个人才,但授予他的官职,也就是是个八九品的芝麻官,这些,杜甫根本不看在眼里。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命运给了他又一次打击。因为没有什么收入,杜甫的生活陷入了困顿,甚至有时候到了挨饿的境地。咱
们可以想象一下杜甫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一个自认为才华横溢的人,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四十多岁了,还要挨饿,换做别人,比如李白,早就对朝廷失望离开长安了。可杜甫不,他深深爱着自己的朝廷。在这个过程中,杜甫慢慢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他写下了很多诗歌,比如说《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发出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感叹,对老百姓表现出深深地同情。
安史之乱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lóu,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
                                      ——《新唐书》
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左拾遗。房琯布衣
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书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旧唐书》
也就在这个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皇帝逃离了京城,杜甫也走上了逃难的路。他听说新皇登基,赶紧前往投奔。我觉得,这时候的杜甫心里有自己的算盘,要知道,那时候唐玄宗还在,新皇帝是唐肃宗,很明显,他觉得老皇上给不了我的,新皇上应该可以给到的吧,这就有点投机的意思了。咱们不管这个,杜甫经历了很多磨难,路上被叛军抓住后又逃了出来,反正千辛万苦的,总算见到了新皇帝。皇帝也为他的这种行为感动了,给了他个右(左)拾遗的官。所以,后来人们称杜甫为杜拾遗。虽然还是个八品的小官,但这让杜甫很高兴。以为自己的春天来了。不过,没多久就发生了一件事,他的一个老朋友,叫房琯,本来是宰相,这时候因为打仗失败的原因被罢官了。杜甫就给皇上上书,说如何如何地不应该,皇上看了之后非常生气,本想弄死他,好在有大臣求情,杜甫算是躲过了一劫,然而,从此之后,
皇上也不理他了。在这个时期,杜甫的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地贫困,他的孩子甚至都饿死了,有一段时间,杜甫自己只好在山里砍柴捡橡树的果实为生,好可怜的。正是命运给他的这种磨炼,让杜甫的诗歌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他接连写出了著名的《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诗篇。咱们读一下《石壕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