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精选7篇)
  ⽇⼦如同⽩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有了新的学习内容,是时候静下⼼来好好写写教学计划了。好的教学计划都具备⼀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店铺帮⼤家整理的初⼀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初⼀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篇1
  ⼀、学情分析
  从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成绩来看,本班优秀率有突破 10 ⼈,算是达到预期⽬标,但及格率只达到 43% 多,与预期尚有⼀定的差距。总体上来看,仅管绝⼤多数学⽣学习很努⼒,也掌握了⼀定的学习数学的⽅法和技巧,但基础知识的不扎实成为制约他们学习的瓶颈,造成班级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将新课程改⾰落到实处。以提⾼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根本任务,制定切实可⾏的教学计划,重点培养学⽣创新思维和应⽤数学的能⼒。通过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进⼀步培养学⽣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同时,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标
  知识技能⽬标:学习好平⾏线的有关知识,掌握平⾯直⾓坐标系的画法,学会⼆元⼀次⽅程组、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同时进⼀步提⾼学⽣⼏何作图能⼒。过程⽅法⽬标:学会观察和分析⼏何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和图形之间存在的关联,学会总结规律。初步建⽴⽅程思想,学会使⽤代数式表⽰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态度情感⽬标:认识⽣活,感知⽣活,领悟数学是为⽣活服务。班级教学⽬标:优秀率:15%;合格率:50%。
  四、教材分析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线
  本章主要在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的基础上,探索在同⼀平⾯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相交②、平⾏。本章重点:垂线的概念和平⾏线的判定与性质。本章难点:证明的思路、步骤、格式,以及平⾏线性质与判定的应⽤。
  第六章、平⾯直⾓坐标系
  本章主要内容是平⾯直⾓坐标系及其简单的应⽤。本章重点:平⾯直⾓坐标系的理解与建⽴及点的坐标的确定。本章难点:平⾯直⾓坐标系中坐标及点的位置的确定。
  第七章、三⾓形
  本章主要学习与三⾓形有关的线段、⾓及多边形的内⾓和等内容。本章重点:三⾓形有关线段、⾓及多边形的内⾓和的性质与应⽤。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形的⾼、中线及⾓平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及三⾓形内⾓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和的探究。
  第⼋章、⼆元⼀次⽅程组
  本章主要学习⼆元⼀次议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本章重点:⼆元⼀次⽅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本章难点:列⼆元⼀次⽅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本章主要内容是⼀元⼀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元⼀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列⼀元⼀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本章主要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本章重点:调查的意
义、特点及分类,利⽤扇形图、频数分布直⽅图和频数拆线图描述数据。本章难点:绘制数据统计图及如何利⽤各种统计图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习题,精⼼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
  2、充分利⽤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设置教学情境,结合⽇常⽣活,由浅⼊深,循序渐进。引导学⽣主动加⼊课堂学习和讨论,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与规律的总结。
  3、营造民主、和谐、平等、⾃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学⽣进⾏合作探究、交流和分享发现的快乐。从⽽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的学习热情。
  4、精⼼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创造性思维的能⼒,实现⼀题多解、举⼀反三、触类旁通。
  5、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成⽴互助学习⼩组,以优带良,以优促后。同时狠抓中等⽣,辅导后进⽣,实现共同进步
  六、课时安排
  七年级⼀周有6节课,本学期总共有20周,共有课时120课时。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线 14课时
  5.1 相交线
  5.2 平⾏线及其判定
  5.3 平⾏线的性质
  5.4 平移
  ⼩结、复习 2课时
  第六章直⾓平⾯坐标系 7课时
  6.1 平⾯直⾓坐标系
  6.2 坐标⽅法的简单应⽤
  ⼩结、复习 2课时
  第七章三⾓形 9课时
  7.1 与三⾓形有关的线段
  7.2 与三⾓形有关的⾓
  7.3 多边形及其内⾓和
  7.4 课题学习镶嵌
  ⼩结、复习 2课时
  第⼋章图形认识初步 12课时
  8.1 ⼆元⼀次⽅程组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8.2 消元--⼆元⼀次⽅程组的解法
  8.3 实际问题与⼆元⼀次⽅程组
  8.4 三元⼀次⽅程组解法举例
  ⼩结、复习 2课时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1课时
  9.1 不等式
  9.2 实际问题与⼀元⼀次不等式
  9.3 ⼀元⼀次不等式
  ⼩结、复习 2课时
  第⼗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9课时
  10.1 统计调查
  10.2 直⽅图
  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
  ⼩结、复习 2课时
  其中每⼩章节后有⼀节作业讲解课、总结复习课,⼤概需要30到40课时。具体安排以实际为准。
  初⼀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篇2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为了教学任务,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班学⽣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作⽬标,特制定计划如下:
  ⼀、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初⼀⼀个班的数学教学⼯作。我班整体情况是学⽣基础较好,学风较好,但要避免浮躁的学习态度。⽽且⼤部分学⽣常常固守⼩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进⾏思法指导。学⽣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进⾏写法指导。同时⼤部分学⽣的数学思维不活跃,特别是逻辑思维较弱,应通过课上听讲与练习培养学⽣的逻辑思维。还有部分学⽣的数学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
  ⼆、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习题,精⼼备课,上好新课。这学期针对数学内容编排特点-----⼏何内容多,我准备改变教学⽅式引导学⽣主动加⼊课堂学习和讨论,让学⽣多展现数学思维,尽可能让学⽣⾃⼰讲,从⽽培养语⾔组织能⼒同时也练习了⼏何证明,激发学⽣的学习热情。
  2、精⼼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创造性思维的能⼒,实现⼀题多解、举⼀反三、触类旁通,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好总结。
  4、成⽴互助学习⼩组,以优带良,以优促后。同时狠抓中等⽣,辅导后进⽣,实现共同进步。
  三、合理落实各项教学常规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在备课时深⼊钻研教材,正确地掌握和处理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同时更重要的是备教法和学⽣的学法。备课形式以个⼈独⽴钻研备课为主,在此基础上进⾏集体备课。在此基础上写出精品教学案例并进⾏发布。
  2、上课时教学⽬的要明确,讲课时要围绕中⼼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要漫⽆边际,东拉西扯。整个教学过程要严密组织,使课堂教学既层次分明,⼜协调紧凑。教学时要⾯向全体学⽣,使各类学⽣都学有所得。特别是要照顾到差⽣,⼒求使他们能掌握本课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作业要求要严格,但布置的作业要适量。精选作业,尽量根据不同程度学⽣,布置适当的选做题,以关注不同层次的学⽣。业批改要认真、及时,批语要多⿎励学⽣,根据作业情况查缺补漏,做好个别辅导。
  4、个别辅导⽅⾯在各环节上照顾后进⽣的实际。特别是精⼼设计⼀些适合差⽣思考的问题和练习作业,引导他们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利⽤⾃习课或课余时间,加强对后进⽣的个别辅导。
  四、教研⼯作
  加强理论学习研讨,提⾼理论实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交流学习⼼得,了解教育教学动态。结合学校的课前四准备,课中四重视,课后四落实课题研究做好适合数学学科和学⽣实际情况的训练⽅法;在上好每⼀节课的基础上,及时写出教学反思为以后⼯作做好总结。
  五、学困⽣转化⼯作
  根据学⽣的实际情况做好分析选好学困⽣,做好辅导计划。在转化学困⽣⼯作中我准备做到信⼼、爱⼼、细⼼、耐⼼、恒⼼,这对唤起学困⽣的⾃信⼼、上进⼼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
  六、时间安排:
  第⼀章:⾛近数学世界第⼀周第⼆章:有理数第⼆⾄第六周第三章:整式的加减第七⾄⼗⼆周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第⼗―⾄⼗四周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第⼗五⾄⼗七周第⼗⼋周开始进⾏期末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初⼀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篇3
  ⼀、学⽣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的初⼀(⼀)班和初⼀(⼆)班的数学教学⼯作。其中初⼀(⼀)班学⽣有98⼈,初⼀(⼆)班学⽣有94⼈,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的计算能⼒、阅读理解能⼒、实践探究能⼒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部分学⽣没有达到应有的'⽔平,学⽣课外⾃主拓展知识的能⼒⼏乎没有,很少有学⽣具有课外阅读相关数学书籍的习惯,没有形成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不能⾃⾏拓展与加深⾃⼰的知识⾯;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部分学⽣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致志的进⾏学习与思考,学⽣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积极开动脑筋,乐于合作学习和善于分享交流在学习中的发现与体会,喜欢动⼿实践。上期末数学平均分62分,最⾼分113分,及格(72分以上)125⼈。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主学习,让学⽣亲⾝参与活动,进⾏探索与发现,以⾃⾝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提⾼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段帮助学⽣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是华东师⼤版七年级下数学教材,其主要内容有:
  第六章⼀元⼀次⽅程
  第七章⼆元⼀次⽅程组
  第⼋章多边形
  第九章轴对称
  第⼗章统计的初步认识
  课题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
  1、⼀元⼀次⽅程和⼆元⼀次⽅程组是与实际⽣活密切相关的内容,重点是从实际情境出发基于学⽣的认知⽔平引⼊并展开有关知识,使学⽣了解⽅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并学会寻所给问题中隐含着的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掌握其基本的解决⽅法。难点是在实践与探索⼩节中通过实例运⽤⽅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多边形与轴对称是对图形的进⼀步认识,涉及三⾓形、⼀般多边形的边⾓关系,以及⼀种特殊的图
形——轴对称图形。重点是通过观察与操作,让学⽣感知确认电⼦表基本的结论与最为简单的变换——轴对称中隐含着的数学不变量关系,同时辅以数学说理,给学⽣⼀定的理性训练与图形变换的思想。难点是数学说理。
  3、统计的初步认识⼀章,简要地介绍了统计数据分析问题时所采⽤的⼀种重要的数学⽅法——抽样调查⽅法,重点是使学⽣学会统计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合理使⽤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这三个有代表性的数值,较为正确地描述所得到的众多数据。难点是让学⽣通过实例体会随机事件存在的内在规律。
  4、课题学习重点是让学⽣真正参与进来,在实践探索加深理解有关数学知识,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数学的信⼼与能⼒。
  四、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程、⼀元⼀次⽅程、⼆元⼀次⽅程组以及⽅程(组)的解等基本概念,了解⽅程的基本变形及其在解⽅程(组)中的作⽤。会解⼀元⼀次⽅程、⼆元⼀次⽅程组,并经历和体会解⽅程中转化的过程与思想,了解解⽅程(组)解法的⼀般步骤,并能灵活运⽤。
  ②了解三⾓形的内⾓、外⾓及其主要线段(中线、⾼线、⾓平分线)等概念,会画出任意三⾓形的中
线、⾼线和⾓平分线,了解三⾓形的稳定性,了解⼏种特殊三⾓形与多边形的特征,并能加以简单的识别,探索并掌握三⾓形的外⾓性质与外⾓和,理解并掌握三⾓形三边关系,探索、归纳多边形的内⾓和秘外⾓和公式。
  ③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线段、⾓和圆等图形的轴对称性,了解线段中垂线的性质和⾓平分线的性质,会画轴对称图形并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能利⽤轴对称进⾏图案设计,了解等腰三⾓形的概念掌握其性质和其识别⽅法。
  ④让学⽣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现实性,体会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对正确估计总体是⼗分重要的,会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了解它们各⾃适⽤范围,体验随机事件在每⼀次实验中是否发⽣是不可预⾔的,但在⼤数次反复实验后是有规律的。
  2、⽅法与过程⽬标:
  ①通过实践与探索,经历“问题情境——建⽴数学模型——解释、应⽤与拓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建模思想,提⾼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程,体会并认识到⽅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个有效数学模型,经历列出⼆元⼀次⽅程组解决有关多个未知量的实际问题,体会⼆元⼀次⽅程组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种有效的数学模型,通过探求⼆元⼀次⽅程组的解法,经历把“⼆元”转化为“⼀元”的过程,从⽽初步体会消元的思想,以及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化归思想。
  ②体验探索、归纳多边形内⾓和的过程,学会合情推理的数学思想,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基础上,体验证明的必要性,初步学会说理。通过⽣活中的具体实例和画轴对称图形,探究轴对称的性质,并利⽤轴对称进⾏图案设计。
  ③通过实践体验随机事件的随机性和规律性,并学习⽤分析或实验的⽅法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3、情感与态度⽬标:在学习和探究中,通过⾃主学习,提⾼学习能⼒,增强合作意识;通过欣赏丰富多彩的图案,体验数学美,提⾼审美情趣;在动⼿操作和实践探索中通过体验成功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增强解决困难的信⼼和勇⽓。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作。把六认真⼯作作为提⾼教学质量和学⽣成绩的主要途径,认真研究教材,体会新课标理念,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同时让学⽣认真学习。
  2、通过介绍数学家、数学史和数学趣题,激发学⽣学习兴趣。
  3、引导学⽣积极参与知识建构,营造民主、和谐、平等,学⽣⾃主探究、合作共享发现快乐的课堂,让学⽣体会学习的快乐
  4、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学⽣归纳推理能⼒和多种途径探求问题的解决⽅式。
  5、培育学⽣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的⾮智⼒因素。
  6、成⽴课外兴趣⼩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7、进⾏分层教育的探索,让全体学⽣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六、教学进度:
  第六章 2⽉20⽇——3⽉15⽇
  第七章 3⽉16⽇——4⽉05⽇
  第⼋章 4⽉06⽇——4⽉20⽇
  期中复习及考试 4⽉21⽇——4⽉30⽇
  第九章 5⽉01⽇——5⽉15⽇
  第⼗章 5⽉16⽇——5⽉31⽇
  初⼀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篇4
  ⼀、教学⽬标
  知识⽬标了解同位⾓,内错⾓,同旁内⾓等⾓的特征,认识直线平⾏的三个充分条件及在实际⽣活中的应⽤。
  能⼒⽬标:①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等活动归纳出三种判定⽅法,培养学⽣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②通过活动及实际问题的研究引导学⽣从数学⾓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数学⽅法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
  情感⽬标:①感受数学与⽣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敢想、敢说、敢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习惯。通过学⽣体验、猜想并证明,让学⽣体会数学充满着探索和创造,培养学⽣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②通过转化数学思想⽅法的运⽤,让学⽣认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在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体会平⾏线的三种判定⽅法,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是《相交线、平⾏线与平移》的重点,会为后⾯学习关于平⾏线性质、三⾓形、四边形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同时,本节学习将为加深⾓与平⾏线的认识,建⽴空间观念,发展思维,并能让学⽣在活动的过程中交流分享探索的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提⾼运⽤数学的能⼒。
  2、重点三种位置关系的⾓的特征;会根据三种位置关系的⾓来判断两直线平⾏的⽅法。
  3、难点转化的数学思想的培养,综合运⽤三个平⾏线的判定⽅法。
  三、教学⽅法
  1、采⽤指导探究法进⾏教学,主要通过师⽣双边活动:①动师⽣互动,共同探索。②导知识类⽐,合理引导等突出学⽣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亲⾃动⼿、动脑、动⼝参与数学活动,经历问题的发⽣、发展和解决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教学⽬标。
  2、根据学⽣实际情况,整堂课围绕情景问题学⽣体验合作交流模式,⿎励学⽣积极合作,充分交流,既满⾜了学⽣对新知识的强烈探索欲望,⼜排除学⽣学习⼏何⽅法的缺乏,和学⽆所⽤的思想顾虑。对学习有困难的学⽣及时给予帮助,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愉快和进步。
  3、利⽤课件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扩⼤学⽣知识⾯,使每个学⽣稳步提⾼。
  初⼀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篇5
  ⼀:学⽣知识情况分析:
  本学期所教两个班超过100⼈。在这100⼈中,基础较好的学⽣⼤约30~40⼈,多数同学基础不好,但在这两个班中,⼤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较⾼,热爱学习。
  ⼆、本学期教学主要任务和要求:
  (1)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针,以贯彻落实数学课程标准为契机,领会精神实质,转变观念,以学⽣为本,以质量为魂。
  (2)学⽣知识能⼒所达⽬标:教育学⽣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的逻辑思维能⼒、运算能⼒、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使学⽣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运算。
  (3)教研教改项⽬及⽬标: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深⼊课堂教学研究,激发学⽣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努⼒提⾼学⽣数学素质。
  三、提⾼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标;
  (2)上好课,上好每个40分钟,提⾼40分钟效率;
  (3)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
  (4)批好每⼀次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及家庭作业;
  (5)按时检验学习成果,做好单元测验的有效、及时;
  (6)及时指导、纠错,加⼤培优辅差的⼒度。
  初⼀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篇6
  ⼀、学情分析
  本学期是本年级学⽣初中学习阶段的第⼆学期。通过上期的学习,⼤多数学⽣对学习数学产⽣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更有像陈琦、严细⽑、瞿俐纯等同学更是对数学探究活动情有独衷。上期期末考试中,0901整体⽔平稍⾼于兄弟班级,但有两极分化的趋势。0902班的及格率稍⾼于兄弟班,但低分段学⽣⾼于10%,⽽且这部分学⽣对学习缺乏应有的热情和⾃信,有⾃暴⾃弃之嫌。
  ⼆、⽬标任务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学⽣“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数学问题,要⿎励学⽣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覆盖⾯,关注中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要突出数学知
识在社会、科技中的运⽤,让学⽣在学习、练习中熟记知识要点、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和数学思想⽅法,提⾼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在期中、期末考试中⼒争⽣均分70分左右,合格率60%以上,优秀率30%以上,并将低分率控制到10%以下。
  三、主要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倡导⾃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培养学⽣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
  2、把握学⽣思想动态,及时与学⽣沟通,搞好师⽣关系。
  3、充分利⽤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提⾼成绩。
  4、改进教学⽅法,⽤多媒体课件,实物等创设情景进⾏教学,⼒求课堂的多样化、⽣活化和开放化,⼒争有更多的师⽣互动、⽣⽣互动的机会。
  5、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在练习、测试中巩固提⾼,减少遗忘。
  6、开辟第⼆课堂,在不加重学⽣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阅读课外书,促进学⽣⾃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兴趣,提⾼能⼒。
  7、加强培优补中促差⽣的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培养学⽣的个性特长。特别要多⿎励后进⽣,提⾼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习惯;
  (2)积极思考,主动发⾔习惯;
  (3)⾃主作业习惯;
  (4)课后复习习惯。
  8、改进阶段考试形式,改进评价⽅法,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対基础知识技能“推迟判断”,让学⽣有再次考试的机会,成功的喜悦,重视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的评价。
  初⼀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篇7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
  代数第七章整式的乘除是继代数第三章整式的加减之后,初中阶段对整式的第⼆次的研究,它与整式加减⼀样是整式运算的重要内容。是进⼀步学习因式分解、因式、⽅程、函灵敏以及其它数学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不可缺少的⼯具与其它数学知识⼀样,它在⼯家业⽣产和实际⽣活中有着⼴泛的应⽤。
  旧教材将本节内容(单项式的乘法)安排在同底数幂和乘法之后,害⾍的乘⽅与乘积的乘⽅之前,只涉及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内容较为单⼀。新教材将单项式乘法安排在同底数幂乘法之前,幂的乘⽅、积的乘⽅之后,单项式的乘法包括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的乘⽅与乘⽅的乘法的混合运算等,内容较为充实、完整。为学⽣综合运⽤多种运算法则拓宽了空间,有利于学⽣对双基的掌握。单项式乘法运算的熟练程度得以提⾼。在综合运⽤多种运算法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运算能⼒,同时本节课的教学难度有所增加。
  学习单项式的乘法并熟练地进⾏单项式的乘法是学好整式乘法的关键。单项式的乘法、同底数幂相乘、幂的乘⽅、积的乘⽅等运算法则的综合运⽤,⼜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乘法的基础。
  2.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单项式乘法法则的导出
  这是因为单项式乘法法则的导出是对学⽣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综合运⽤,渗透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思想,蕴含着从特殊到⼀般的认识规律,是培养学⽣思维能⼒的重要内容之⼀。
  本节的难点是:多种运算法则的综合运⽤。
  这是因为单项式的乘法最终将转化为有理数乘法、同底数幂相乘、幂的乘⽅、积的乘⽅等运算,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难于正确辩论和区别各种不同的运算以及运算所使⽤的法则,易于将各种法则混淆,造成运算结果的错误。
  ⼆、教学⽬的
  教学⽬的:
  1.使学⽣理解单项式乘法法则,会进⾏项式的乘法运算。
  2.通过单项式乘法法则的推导,发展学⽣的逻辑思维能⼒。
  教学⽬的是从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数学能⼒培养三个⽅⾯,依据教学⼤纲中关于单项式的乘法的具体教学要求和各种教学原则,以及本节的教材内容与学⽣实际确定的。
  考虑到学⽣对单项式的概念、有理数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幂的乘⽅、积的乘⽅等运算性质都较为熟悉,在此基础上导出的单项式乘法法则学⽣能够达到理解的要求,同时由于单项式乘法的所有内容均已包含在这节课中,学⽣能够按照⼀定的步骤完成单项式的乘法运算。据此确定了教学⽬的第⼀条。
  单项式乘法法则的导出过程是发展学⽣逻辑思维能⼒的极好素材,据此确定了数学⽬的第⼆条。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1. 创设问题情境;2.新课学习;3.反馈练习;4.⼩结;5.作业布置。
  1. 创设问题情境
  本节通过⼀个实际问题,引⼊课题。
  如图,有⼀长为a,宽为b的长⽅形空地,因基建⽤去了其中的⼀部分,已知⽤去的这块长⽅形⼟地长为,宽为,求⽤去的这块地的⾯积是多少
  问题1: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问题2:题⽬中出现的、各是我们学过的什么代数式
  问题3:在求⾯积时,我们做了什么运算
  这样做的⽬的是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求知的欲望,通过问题1、2、3的设置,进⽽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包括单项式乘法法则的推导和例题的讲解等。
  (1)单项式乘法法则的推导
  初⼀学⽣还不具备独⽴获取知识的能⼒,单项式乘法法则的推导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为此设计了两个引例和问题4、5、6。
  引例1 计算:22xy3xy2。
  问题4:在引例1中数字与字母之间有什么运算
  问题5:运⽤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运算规律和法则可以进⾏运算
  引例2:计算:4a2x2(-3a2bx) [ 由学⽣进⾏尝试解答 ]
  问题6:观察解题过程,归纳⼀下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
  问题4、5的设计就是引导学⽣进⾏观察、分析,引例2,让学⽣动⼿尝试,在尝试成功的基础上,问题6引导学⽣进⾏归纳,最后得出结论。这时再指导学⽣阅读教材第95页的⿊体字部分,从⽽实现理解单项式乘法的法则这⼀教学⽬的。
  同时在上述过程中,学⽣感受到研究问题中所体现的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思想,通过尝试活动,体会到从特殊到⼀般的认识规律,从⽽启迪了学⽣的思维,在亲⾝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产⽣和发展过程中,发展了逻辑思维能⼒,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的2,教学的重点内容学⽣得以掌握。  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组简单的练习,由学⽣回答,强化对单项式乘法法则的理解和运⽤,发现问题及时进⾏纠正。
【初⼀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精选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