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爱心文化建设探索和实践(一)
【摘要】爱心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核心组成,爱心文化建设是高校德育的主旋律。本文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围绕爱心文化的机制建设、形象建设和阵地建设,探讨了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为特征的爱心文化建设实践,为当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范例和崭新的视角。
【关键词】爱心文化校园文化实践探索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任务,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认识,适应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要求。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中,爱心文化以其普世的道德教育价值,无疑应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组成。但爱心文化建设如何紧扣学校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符合教育规律,是当前高校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必须认真研究与探索的话题,也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任务。一、对爱心文化的理解
爱的精神是人类历史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奥古斯丁认为,“爱”是最高的德性,也是一切美德的源泉。莱布尼茨则认为“爱就是在他者的完善中发现快乐。在儒家文化中,孔子把“爱”理解为“仁”的本始,孟子则进一步具体为“人要有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羞恶之心和辞让之心”,孙中山先生把“仁爱”与西方的“博爱”相提并论,提出“博爱是公爱,仁爱是私爱”。同志认为“仁象现在说的‘亲爱团结’”。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从人的需要理论出发,把爱与归属的需要列为人的需要层次中较高层
次,是人们在满足物质需要基础上,在精神生活领域中一个较高的需要,体现了社会责任意识和归属某一体的集体意识。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抗震救灾精神内核就是中华民族“互帮互助、助人为乐”道德传统和深厚博大的“博爱之心”,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图景下的积极追求与精神风尚。因此,爱心作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一直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高校爱心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我们认为,高校爱心文化建设,其主体是学生,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把教育的活力、建设的动力源自学生个体的道德自觉。在我校,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积极开展爱心文化建设实践。
1.在机制上,确立了以贫困生教育援助为重点的双向教育机制和引入社会资源形成合力的爱心文化建设工作机制
高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爱心是育人之本。贫困生是我国高校中的弱势体。特别是随着社会贫富悬殊的加大,短时期内难以消除社会贫困现象,这直接导致相当数量高校贫困生的存在。因此高校贫困生体是当前高校育人任务中特殊关注的体之一,对贫困生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引导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但长期以来,高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援助过程中,还在一定程序上存在着援助对象不尽准确,援助主要集中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中的优秀体;援助内容主要局限于经济援助,相对忽视了其他援
助;缺乏对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受援不感恩较普遍存在等现象。我们针对这一状况,把爱心文化建设的机制建设突出放在建立和完善对贫困生教育援助机制上,以提高爱心文化机制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此,我们确立了《乐山师范学院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一体化方案》。在《方案》中,明确建立通过组建学生社团“爱心社”,以学生认定为主体,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认定;辅以广泛组织与动员全校师生员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爱心奉献的爱心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在内容上强化非物质援助,把思想教育、学业、心理援助等纳入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援助体系,促成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健康成才。在范围上充分发挥教育援助各方主体性,形成多向教育机制。《方案》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自身主体性,实现由感受爱心到奉献爱心的延续;调动了各方参与者的主体性,推动爱心道德实践;同时也调动了教育援助组织
者的主体性,促成援助者与受援者的交互感染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
另一方面,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形成校内外爱心文化建设大合力。爱心文化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在这点上,我们一方面以青年志愿者活动为载体,面向社会,多样化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大手牵小手”心连心活动、“走进社区,关爱孤寡老人”志愿服务、“爱心送高考黄丝带”等活动,将爱心文化活动向社会延伸,影响并引领社会风气,推动与促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在“走出去”、服务社会的同时,我们也通过“引进来”的办法,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学校爱心文化建设,如社会人士积极援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社会企业进入校园开展爱心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把学校与社
会联结成爱心文化建设共同体,不仅是爱心教育的共同体,共同促进爱心文化建设活动深入开展。
2.在阵地上,以爱心社为爱心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以爱心文化活动为主要载体,积极推进爱心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需要阵地,没有阵地,爱心文化就失去了依托。为此,我们通过成立“爱心社”,并以“爱心社”为主阵地,以“爱心社员”为爱心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以此凝聚各方参与爱心文化建设的力量、汇集资源,保证了爱心文化建设的有序开展。仅仅有了建设的阵地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开展一系列爱心文化主题活动,以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没有活动,没有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个体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为此,以“爱心社”为主体,在校园内开展了许许多多爱心奉献活动:如为身患重症的同学组织爱心募捐活动,举办爱心征文大赛、“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论坛”,“网络风云盛典”、“感动校园十大真情故事”评选活动,不定期举行的爱心专场文艺演出等,通过这些爱心教育活动,营造了浓郁的爱心氛围。很显然,文化比教育更具有张力和感染性,爱心文化建设如果仅仅停留在爱心教育活动上,那是一种浅层次,不符合大学生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因此,高校爱心文化建设的关键还在于把爱心教育活动赋予文化特质,给予文化内涵,上升到文化层面。其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为此,我们以爱心教育活动事件为原型,通过提炼、升华、创作等方式,精心打造爱心文艺作品,用爱心作品去鼓舞人、感染人、引导人、激励人,努力形成厚重的、独具特的爱心文化氛围。如以社会帮助白血病患者为蓝本创作了音乐剧,以师生关爱贫困生为原型创作了话剧,以“大手牵小手”志愿活动为素材创作了爱心舞蹈,以奉献爱心自身经历创作了爱心DV作品等等,给爱心教育注入文化特质,也
为爱心教育营造了浓郁的氛围。
3.在形象上,运用CI理念,对爱心文化建设进行形象设计
我们认为只有良好的爱心形象,才能有效实施爱心教育、引导参与爱心活动。为此,我们引入CI理论,对“爱心社”形象从理念、行为与视觉识别进行全面设计。一是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爱心理念征集活动,通过严格评选,确定了“帮助别人会让自己更快乐”为爱心社的爱心理念。二是我们全面制定“爱心社”行为管理规范:爱心社成员实行义务工作制;爱心社各级负责人不作为学生干部,不参与学校“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爱心社精心组织爱心捐赠、义卖以及收集矿泉水瓶等活动,多渠道筹集爱心基金;学校为爱心社提供基本办公经费,对爱心基金实施严格财务管理和监督,确保每一分钱均用于贫困学生等等,确保爱心援助工程的纯洁性。三是设计“爱心社”社徽,规范《爱心捐赠证书》文本样式;约请社会知名人士题写“爱心社”社名,创作“爱心社”社歌,举办以“落泪是金”专场文艺晚会等等。通过CI设计,为进一步提升“爱心社”形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爱心理念不仅为广大师生接受,并逐步成为越来越多师生自觉的行为选择。通过上述实践探索,以“爱心、奉献、感恩”为内涵的爱心文化在我校得到有效构建,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动现实和精神生态,学生参与爱心奉献的主体能动性充分启动,校园文化建设内涵进一步丰富,和谐校园文化开始显现,一个团结友爱、公平正义的和谐校园景象。爱心在传递进一步浓郁、升华爱心氛围,形成大德育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