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作者:***
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2年第11期
        【摘要】青春期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早期阶段,由于受学习压力、多媒体网络、人际交往等影响,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亲子关系与自我发展等各个方面都会遇到困惑。基于此,学校应积极开展主题活动,普及青春期心理健康常识,同时,正确处理师生、生生关系,做好家校共建工作,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引导青春期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阶段发展为成人阶段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一般女孩10-18岁,男孩12-20岁。它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早期阶段,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亲子关系与自我发展等各个方面都会遇到困惑,由于其心理还不成熟,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和情绪变化。作为一名教师,无论
在教学中或是与学生的相处中,都应该善于发现青春期孩子的细微变化,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青春期存在的心理问题
        第一,学习压力问题。读书学习是人发展成才、实现人生理想的主要途径,小学高年级学生面临着学习任务、时间管理、父母期望、课业成绩等多方面的影响,过多的压力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有焦虑不安甚至抵触的情绪,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
        第二,多媒体网络问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多媒体设备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和水平也相对较弱,他们对网络信息的判断能力较差,没能发现并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和诱惑,进而会在心理上产生不良的问题。小学生对手机视频、游戏没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长期使用多媒体设备,对身体发育会造成严重影响,也会让学生沉迷于网络或虚拟世界,缺乏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影响心智发展。
        第三,人际交往问题。一是家庭亲子关系。当前的现实生活中,单亲家庭、问题家庭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家长忽视对孩子的心理关注,与孩子缺乏沟通、亲子关系紧张,
这样家庭成长的孩子遇到事情、问题时没能寻求家长开解、帮助,容易出现迷茫、不安的心理。同时,也有家长对孩子高要求,对孩子的掌控欲强,希望孩子按照家长设定的模式成长,这样也导致学生在青春期产生叛逆心理,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二是师生关系。处于小学高年级青春期的学生,个人意识逐渐形成,容易与教师产生误解,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不和谐。而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教师对学生缺乏理解和信任。当教师没能用平和的心态、耐心的态度去倾听学生时,简单粗暴的语言和解决方式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反抗情绪,这样师生关系就恶化了。三是同学关系。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渴望与同学之间建立友好的关系,希望得到同学的理解和信任,但他们也极容易因为一件小事而与同学有摩擦、起冲突、闹矛盾,使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差,想与同学恢复关系却不知道如何处理,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第一,开展主题活动,普及青春期心理健康常识。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青春期表现出的各种心理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班队课、心理健康课、班级活动等向学生介绍青春期的常识和出现问题应对之策,引导学生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度过人生关键的青春期。随
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生会在五年级左右出现第二性特征,女生会开始来月经。学生因为没有青春期常识而对自己的身体变化产生不安,有的学生因缺乏常识,会怀疑自己是否得了某种疾病,不敢告知父母或师长,自己更不懂得该如何处理,这样的学生会有严重的心理压力。基于学生的种种表现,学校可以组织高年级的学生大会,邀请相关的医务人员或心理健康专家,给学生上青春期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学生青春期基本常识,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自己,更缓解他們的心理压力、摆脱心理问题。教师也可以利用心理健康课和班队课,向男、女生分别上课,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变化是长大的正常现象,帮助学生愉快度过青春期。
青春期心理健康        第二,正确处理师生、生生关系,引导青春期学生健康成长。一是改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教师只有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才能成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示范者和知识的传播者,只有心中对学生有爱,用平等的心看待、处理师与生之间的关系,才能与学生进行朋友式的沟通,并在交流的过程中给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学会倾听并尊重学生的内心与想法,才能在面对学生犯错误时,能分析学生做出该言行的原因,进而采取恰当的解决措施。二是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构建良好班风。当今社会,在长辈溺爱中长大的小孩很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自私
、争强好胜、不理解宽容他人的情况,会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就与同学起争执;也会因为他们进入青春期,会产生异性吸引的情愫,这些现象的发生,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应先教与学生预防矛盾产生、化解矛盾的方法,并当问题产生时及时介入并给予一定的引导。教师可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和心理辅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加了解、增进友谊,懂得异性间的好感属于正常的现象,让学生自己学会体谅,学会珍惜,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共处,让师生共同营造团结、和谐的良好班集体。同时,让青春期的学生认识到此时是人生中最美丽的时期,也是最好的学习和成长期。三是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青春期这个特殊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容易产生波动和情绪,这个阶段,家校更应该充分合作,彼此信任,共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而努力。在信息社会,互联网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更多沟通联系的渠道。教师可以通过家长、直播、电话、家长会等方式方法,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与家长主动沟通,加大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的力度,加强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同时也虚心询问、听取家长意见和想法,与家长在学生心理教育问题上形成一致认识,达成统一的教育方案,让家庭教育成为培育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沃土,让它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与学校教育并驾齐驱。四是建设学校心理咨询室,让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化。重视学生青春期
心理健康,完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丰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建设学校心理咨询室,多元化加强了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它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学生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由心理辅导教师给予解答与帮助。学校建设心理健康咨询室,能够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寻情绪发泄的地方、问题帮助解决的渠道,让学生通过心理辅导重树信心,正确对待自身的问题,重新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同时,学校也可通过开设心理辅导信箱、开设心理咨询专线,让学生可以不用直接面对心理咨询教师,让他们更加大胆地说出自己的问题,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拓宽学生心理教育的途径,增强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小学高年级青春期是每个人的必经阶段,是身体和心理发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会存在一定的焦躁情绪和心理困惑,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问题,适时、全方位、多元化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引领,帮助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青春期价值观,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