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三项基本功
教师基本功德阳市第八中学  许必华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上台阶,不在乎教了多久的书,有多老的资历,而在于长期不辍地苦练内外功夫。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就是“三会”。
一、会上课
现状,很多老师是不会上课的,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更不知道自己怎么教。上了几年几十年的课,离开了教参就茫然,也就是教不来书。这样的教书法,不过是教参的搬运工,一生都没有自己的东西。
怎样才叫会上课?也就是要在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且在教学实践中卓有成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更知道怎样教。这样的老师,才是一个成熟的老师。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老师走向成熟。
几种课堂模式简说:
1. 前苏联的“组复新巩布”
这是苏联式的教育做法,长期以来,从教材编制,到教学方法,在中国影响至深,教学模式自然也包含其中。课改以来,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批判,被认为是填鸭式教学,没有尊重学生,贯穿整个课堂始末的是教师的讲解。于是很多老师弃之不用,结果陷入不可知论——不知道自己一堂课在做什么。以讲授为主要特的课堂教学虽然老套,但也有自己清晰的教学模式,其中较普遍的是“组复新巩布”。这种教学模式的课堂流程是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传授新知识、巩固所学、布置作业。应当说,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教学程序,在传统教育时代发挥着重要作用,至今也还可以在一般情况下采用,并非一无是处。
2. 钱梦龙“三主”“四式”教学法
“三主”: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指导思想。“主体”、“主导”、“主线”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概括:“学生为主体”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基点,“教师为主导”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条件,而“主体”和“主导”的关系又辩证地统一在一个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结构之中。综观许多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凡卓有成效的教学设计,无不体现着“三主”的教学思想。
“三主”实际上体现了我们教学的三个维度:学情、师情、考情。当今的“二主”思想是对教师理想化的误导,任何教师不在考试中取胜是算不得成功的教师
“四式”:钱先生认为自读课、教读课、作业课、复读课是较为合理的基本课式。“四式”实际上是四种不同的训练形式,是指四种“课型”。每种课型都有较为固定的模式,比如自读课 :分六步走,名曰:“六步自读法”。①认读。②辨体。③审题。④发问。⑤质疑。⑥评析。
3.杜朗口、洋思、东庐的学案课堂
综观这三所学校的成功,都是采取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学案法”课堂,这是一种有效的应试教学课堂策略,善用之,必有裨益。
4.龚如君的“三趣”课堂
特级教师龚如君的“情景激趣探索生趣总结固趣”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有了较大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王义翔的“五环”课堂
贵州教师王义翔的“五环”课堂,即指教学的五个环节:练。“导”就是课堂的导入,“疑”就是质疑,“探”就是探究,“延”就是拓展延伸,“练”就是课堂或课后练习。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的程式化。
二、会读书
一桶水已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必须要有源头活水才能常教常新,超越自我。关键是要自己主动去寻源头。唯一的路,就是终身学习。
至少可以从八个方面引导老师进行学习。
一是要广泛阅读教育理论。从孔子的《论语》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到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魏书生《语文教学探索》到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古今中外的这些教育家的教育著作并不一定要全读,但一定要读几本,读过之后,积累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心中才有底气。
二是要读专家的作品。比如王荣生,读王教授的语文论著,能够开阔眼界,使人理性,如《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读钱理
的作品,如《新语文读本》,《名作重读》及其他作品,如有关鲁迅的论著;钱教授的作品犀利而睿智,充满着批判精神,使人清醒。当然也不止这两位,你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这些大教授的作品也并不一定要全读,但一定要选一两位有代表性的人物来研读,读出精气神来,让自己信心满满。
是要听一听一线教师的心声。比如王君的《青春语文》,熊芳芳的《生命语文》余映潮的《阅读教学50讲》,韩军的《新语文教育》……这些教育一线教师的教育论著,一定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几个研读,他们就是当今语文教育的佼佼者,读之,触手可及,而不是遥不可及,可以给人很多启示。
四是要经常读几本专业期刊。如《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随时读读。这里百家争鸣,往往有最前沿的语文教育信息。
五是广泛参与交流。可以在人教论坛、教育在线、中华语文网等专业网站注册,及时与全国各地语文教师交流,一定可以大有裨益。网站上的作品,往往可以互动,每天有选择性地浏览若干和精读一二,说不定你就能遇到几个知音。
六是献课赛课。无论是校级还是区级,一有机会就参加好老师都是磨出来的,好课都是赛出来的。同时,有人评课指出不足,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七是参加各种教研培训。有机会就参加,没有机会创造机会参加,这样可以认识当今语文教育方面的专家及教师精英,及时得到语文教育方面的新信息,得到专业的帮助。听高水平的赛课或名师的讲座、培训一定要争取参与,这对于教师视野的拓展及专业成长往往能起到加速质变的作用。
是加入社团。加入语文专业社团,或和志同道合的语文人结合成跨区域的社团,定期举行活动,交流教育所得。如当地中语会,四川中语QQ就是片言只语,说不定就有很大收获。
三、会写作
将自己的教学发现,用文字的形式沉淀下来,做到一课一得。唯有通过写作,用书面语陶冶课堂语言,语文课堂才能厚重、高雅
作的基础在于科研。教学中的点点新发现,实际是一种微科研。教师不做科研,是一种很
可怕的惰性。不要怕别人已有研究,但对于自己、在一个小范围内,一定是新发现。
写作的时间从何而来?
我们身在基层,工作在教学一线,平时俗务繁重,时间零碎,这样的事实,决定了我们不太可能有成片的时间做大科研,但我们可以将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偶有突破时,记上几个字,有点滴发现,随意记几笔。稍有时间,缀连成文。这就是微科研的做法。我的很多文章上,都是这样写成的。
主要方式有:
1.教育随笔。
有重点突出的基本事件或现象;有集中而鲜明的观点;有多个角度的分析和说理;能由点及面,增加厚度;能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增强感染力。
2.教学札记。
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有点滴突破;或有自己独特的发现;对别人的研究进行综述;用一点
理论增加厚重;散文笔法增加可读性。
3.课例研究。
主题:要有鲜明的主题意识。
背景:要有一定的研究研究价值。
轨迹:要有不断超越的过程。包括判断分析、改进设想、新的教学行为、效果等。
提升:要有理性思考与方法提炼。
4.听课札记。
录音笔:重要的课录下来
听课笔记:在听课时记下闪光点、感动点、存疑点。
整理笔记:及时整理。
理性思考:于我有何帮助。还可以有怎样的提高。
5.读书笔记。
不动笔不读书,读书必动笔。读有心得,写成文章,是对自己的大陶冶大提升。这提升,是思想境界,思维方式,教学水平,教学成绩等多方面的。
当然,你还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写作,包括文学作品。
关于写作,朱永新教授曾发起成功保险:每天写1000字的随笔,10年后你必定成功!
这三项基本功,都不难,我们都有很好的基础,关键是在于坚持。很多成功的教师,都是在这“三会”上面,内外兼修,下足了功夫,才最终走向成功的。
(此文为在广汉中学所作的讲座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