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按游览顺序、景物变化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方法。(重点)
2.明确在描写景物时,可以把特别吸引自己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重点)
3.尝试根据示意图来介绍参观路线,体会按游览顺序介绍景物的方法。
4.观察一处景物,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课前准备
繁星教案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1.复习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和《海上日出》。
2.观察附近的一处景物,准备相关的景物照片。
3准备画笔和画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话题
1.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哪些有趣的地方?是优美的风景区?还是趣味横生的植物园、动物园?把你去过的地方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2.听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有趣的地方,我已经深深地被吸引了,如果你能做小导游,把这些景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向大家介绍,那该是多么有趣的事啊!今天,就让我们各显其能,争做小导游。
二、回顾课文,方法引领
1.在这一单元里,我们欣赏到了美丽的海上日出,跟随作者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请同学们回忆课文内容,这两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景物的呢?
2.学生汇报,相机梳理。
(1)《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照游览顺序来写的。
①课件出示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②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作者的游览线索非常清晰,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路线也对双龙洞进行了一番游览,感受到了溶洞的奇观。
③我们在按一定顺序介绍时,可以把特别吸引你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看看哪些内容是作者重点去写的。(作者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
(2)《海上日出》的第2、3自然段就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导言:让我们回到课文中,一边游览课文一边到描写太阳变化的语句。
学生汇报,课件相机出示:
出现一道红霞 扩大它的范围 加强它的亮光
出现小半边脸 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跳出了海面 深红的圆东西 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走进云堆 光线从云里射下来
在黑云里 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
冲出重围 把黑云也染成了紫或者红
3.小结: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明确了写景的方法:写景有序,重点突出。
三、运用方法,初试身手
1.出示植物园的示意图,指名说一说示意图上都有哪些景点。
2.创设情境。
导言:你的一位朋友很想去参观植物园现在请你做小导游来带领他去参观这个植物园吧。先请你在书中的示意图上画出参观路线。
3.指名说一说地图的方向。
4.不同的参观路线,先后看到的景物也不同。请按照自己所画的参观路线,按顺序说一说可以参观哪些景点。
(1)出示录音,片段示例。
(播放课件录音)欢迎你来到开心植物园,这里风景优美,一定会吸引你的眼球,随我来看一看吧。我们先从南门进入。沿着小路向北走,我们可以去欣赏天鹅湖。踏上天鹅湖的小桥,你可以尽情欣赏湖中景。过了小桥往西,就到了芍药园,这里的芍药争奇斗艳,竞相开放。芍药园的对面则是郁郁葱葱的松林,绕过松林,沿着小路向东走会见到纪念馆。沿着湖边继续走,你会看到郁金香园。这里定然让你流连忘返。如果累了,这个小路的不远处还有一个望湖亭,游人可以到亭中小憩。
(2)同桌互相练习说。
(3)指名说,进行“最佳小导游评选”。(引导学生说出从哪个门进去,向哪个方向走,来到了什么景点。)
四、交流发现,片段练习
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观察一处景物。看,这是同学们拍摄到的相关照片。(课件出示学生上传的相关照片。)
2.请说一说你观察到了哪些景物。
3.小结: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优美的景物。看来,世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哪。如果你能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更多的美。
4.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这些景物呢?
预设:游览路线,方位顺序。
5.小结:除了游览路线,我们还可以采用空间拓展法。同一地点的景物,由于观察的角度、方位有变化,也会看到不同的美景,正如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
此,我们描写景物时,应注意变换写景角度,或俯视仰望,或前后内外,或远近高低,从不同的方位去观察,多角度、多侧面去描绘,才能准确表现出景物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