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的故事
1906年秋至1909年夏,少年停学在家。除白天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晚上帮父亲记账外,还坚持自学,经常在这盏小油灯下读书。
在此之前,读了5年私塾,但是他的红漆书箱里,并没有多少书,除了有几本《诗经》、《论语》、《孟子》和别的经书外,仅有几本古典小说。这些书都看过好几遍了,有的被他读得磨掉了封面,有的卷起了角。一天晚上,他随手拿起一本书看,却是《论语》上册,这是他几年前读过的,他一边看一边记,一边看一边想,突然,有几行大字,映入了他的眼帘:“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可乎?’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看到这里,开始怀疑起来了,他想,孔夫子据老师说是一位大圣人,为何说出如此的蠢话来?贫苦的人终年辛劳,吃不饱,穿不暖,他们怎么能够快乐呢?财主老爷看不起穷人,怎么会对他们讲礼遇呢?即算是有时假意奉迎,也是笑里藏刀。这位圣人,只怕是有点糊涂。他没有心思继续看下去,就把它扔进了书箱,另外再摸出别的书来看。
少年故事在挑灯夜读中,喜欢看时人认为是不正经的“杂书”。白天下地劳动了一天,晚上还要帮父亲记账、算数,实在有点累。可是,像《西游记》、《三国演义》、《水符传》一类的中国
旧小说,只要拿起来,就舍不得放下,常常看得律津有味,毫无睡意。父亲和母亲带着弟弟泽覃,住在隔壁房间,经常看见的窗口还有灯光,就催促他早点休息。母亲担心他长期熬夜,会把身体搞垮,也催他快点睡觉。尽管如此,还是继续读他的书。每天夜里,他都要坐在小油灯下读书至深夜。好多次都是父母亲催促过两三遍他才上床。
为了避免父母的催促,他经常佯装已经睡觉,却用自己床上的那条老蓝布印花被单,遮住窗户,不让灯光照射出去。他父亲是个十分精明的人,一点点响声都瞒不过他,虽然看不见灯光,却听见了儿子翻书的沙沙声。一次,他悄悄地从床上爬起来,披上衣服走到外边,掀开那块遮挡的被单,看见还在读书,认为他浪费了灯油,一下火冒三丈,几步冲进儿子的卧室,一把夺过手上的书,气冲冲地对说:“哪里这样不听话,一夜熬掉我一盏桐油,一个月就是几百文铜钱,这样下去,一份家当可能就败在你手里!”父亲边说边看书的封面,原来是一本《西游记》。这本书的内容他以前听人家讲过,说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保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他历来不信佛,凡是抽签卜卦、念经拜佛的事,他一概不喜欢。现在,看见儿子在看唐僧取经的故事,他越发生气了。浪费了灯油且不说,看的又是这种“邪书”,他实在无法容忍。正当父亲要大发脾气的时候,母亲文氏也走过来了,她站在丈夫和儿子中间,设法平息这场风波。她一边劝说孩子莫看书了,一边连推带劝
把丈夫拉了出去。直到儿子卧室里熄灭了灯,确实已经睡觉了,他们才放心下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