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礼赞:如歌岁月 我们一起走过
——献给罗定邦中学(原大良中学)建校五十周年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五日
朗诵者:
教师(4名):男教师【1】、女教师【1】、男教师【2】、女教师【2】
学生(4名):男生【1】、女生【1】、男生【2】、女生【2】
学生集体(36名):高一16班
第一章 序歌
(音乐缓慢响起,4名教师和4名学生缓步上台,学生集体站好相应位置)
男教师【1】 :历史的脚步 / 穿过五十载的风雨历程
女教师【1】 :时光的斑斓 / 辉映半世纪的星月无边
男教师【2】 :薪火相传的誓言 / 在耳畔响起
女教师【2】 :壮美如诗的画卷 / 在眼前浮现
男教师【1】 :一万八千个日日夜夜 / 已成为昨天
学生【1】 :我们从心灵深处呼唤 ——母校 / 我亲爱的母校
女教师【1】 :风雨五十载 / 亲爱的学子啊 / 你可还记得母校的容颜
学生【2】 :是的 / 我们都记得 / 那让我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地方 / 那让我梦想腾飞的地方
男教师【2】 :悠悠五十年 / 亲爱的学子啊 / 你可曾听到老师的召唤
学生【3】 :是的 / 我们听到了 / 那亲切的声音从岁月的尘埃中吹起 / 吹进我思念您的心里
学生【4】 :亲爱的母校 / 当历史的长河带走了懵懂的青春记忆 / 但关于您 / 有太多 / 太多的感动 / 铺展在五十载的岁月长河里 / 从来不需要想起 / 永远也不会忘记
学生集体 :亲爱的母校 / 我们回——来——了!
第二章 艰难创业
(音乐逐渐转向低沉)
女教师【2】 :百业待兴 / 教育先行 / 百年基业 / 教育为本
男教师【1】 :一九六三年 / 一所公立初中在大门村诞生了 / 砖瓦房 / 沙砾路 / 石条凳 / 永远定格在我们的最初记忆里
女教师【1】 :为了学校的诞生 / 大良中学的老一辈人 / 挥洒青春热血 / 写下宏图远志 / 后来的良中人不会忘记他们 / 今天的罗中人也不该忘记他们
男教师【2】 :那个时候 / 大良中学的老一辈人 / 披荆斩棘 / 历尽艰难 / 后来的良中人不会忘记他们 / 今天的罗中人也不该忘记他们
男教师【1】 :还记得吗 / 那些难忘的旋律 / 那些艰苦的岁月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 晚风吹来一阵阵欢乐的歌声 /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片段,全体女生轻声跟唱)
女教师【1】 :是啊 / 怎能忘怀 / 那些岁月 / 那些年
男教师【2】 :还记得 / 那场风暴来临 / 大良中学一度更名为红卫中学 / 老师和同学们坚持学工 / 学农 / 学军
(音乐转成高昂)
女教师【2】 :那个十年过去了 / 永远的过去了 / 我们载歌载舞 / 普天同庆
学生集体 :改革开放 / 思想解放的潮流 / 从此涌动在顺德大地 / 恰似东风拂面 / 一片希望的田野 / 学校的发展迎来了明媚的春天
第三章 放飞理想
(音乐逐渐转成慷慨)
男生【1】 :用繁星点缀知识的殿堂
女生【1】 :用阳光照亮文明的航程
男生【2】 :八〇年代的母校 / 意气风发 / 敢为人先 / 您的名字在“勤奋求实”中崛起
女生【2】 :一九八四年 / 金桔咀桥旁 / 全体老师和学生 / 发扬愚公精神 / 手抬 / 肩扛 / 完成了搬迁 / 母校迎来了新的时代
男生【1】 :九〇年代的母校 / 孜孜以求 / 坚韧前行 / 您的名字在“和谐创新”中远播
女生【1】 :香港罗氏家族 / 心系家乡 / 春风化雨
学生集体 :一九九五年 / 顺峰山下 / 新桂南路 / 您有了一个崭新的名字 / 罗定邦中学
(音乐逐渐转成高昂)
男生【2】 :新世纪里拼搏的道路上 / 闪烁着母校瞩望的目光
女生【2】 :新世纪里探索的阶梯上 / 刻写着母校殷切的叮咛
男生【1】 :“勤奋求实 和谐创新”的校训激励着罗中人 / 继续前进 / 敢为人先的精神鼓舞着罗中人 / 团结一心 / 勇于开拓 / 他们在课改的新征途上走在顺德前列 / 一个又一个的突破 / 一项又一项的荣誉
女生【1】 :是啊 / 敢为人先 / 永不服输 / 正是良中人和罗中人永远的性格密码
学生集体 :如歌岁月 / 我们一起走过
男生【2】 :“爱生 敬业 和谐 求实”的教风 / 是老师们的座右铭 / 传道 / 授业 / 解惑 / 关注每一位同学的身心 / 关心每一位同学的发展前景
女生【2】 :“尊师 勤奋 合作 创新”的学风 / 是同学们的座右铭 / 不虚化 / 不浮躁 / 与勤奋自信合伙 / 用努力奋斗致敬青春
男生【1】 :还记得吗 / 一年一度的体育艺术节 / 田径场上的身影和汗水 / 晚会上的舞步与歌声
女生【1】 :还记得吗 / 一年一度的科技文化节 / 主校道上你握着的画笔 / 大礼堂里你的精彩演讲
男生【2】 :我记得 / 自主学习课上鸦雀无声 / 你凝神静思 / 求解难题
女生【2】 :我记得 / 展示点评课上你的表现 / 赢得老师赞许的目光
学生集体 :如歌岁月 / 我们一起走过
“栀子花开 So beautiful so white 这是个季节 我们将离开 难舍的你 害羞的女孩 就像一阵清香 萦绕在我的心怀 栀子花开 如此可爱 挥挥手告别欢乐和无奈……”(《栀子花开》片段,全体男生轻声跟唱)
(音乐由高昂转成热烈)
男生【1】:毕业后 / 母校的教导依然指引着我 / 走向更快 / 更高 / 更强 / 国际比赛中我获得一枚枚奖牌 / 为祖国 / 为顺德 / 赢得了响亮的荣誉
女生【1】 :在北大 / 西安交大 / 中国科大 / 中大 …… / 我每每捧书细读 / 总会想起在罗中聆听老师的教诲 / 和同学们一起晨读晚修
男生【2】 :我驻守在祖国边疆 / 身穿戎装 / 手握钢站岗的时候 / 也总能想起母校 / 想起我的老师
女生【2】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 / 我在商海巨浪里浮沉打拼 / 终于让顺德制造遍布大江南北走向世界 / 心中永远不忘母校的教导
学生集体 :如歌岁月 / 我们一起走过
第四章 尾声
(音乐转成抒情)
男生【1】 :五十年 / 所有的历史 / 化为永恒的记忆
女生【1】 :五十年 / 所有的记忆 / 又是那么的清晰
男生【2】 :又是一个丹桂飘香的金秋 / 飞腾的思绪在我的心里澎湃
女生【2】 :今天是你的生日 / 母校 / 我应该献一曲什么样的诗与歌
男生【1】 :我不是一个诗人 / 无法用诗句来浓缩您的艰苦卓绝
女生【1】 :我不是一个歌者 / 无法用歌喉来张扬心中的万千情结
男生【2】 :我是从大良中学走出去的学子 / 我知道该怎样思索
女生【2】 :我是在罗定邦中学留下故事的人 / 我渴望着向您诉说
学生集体 :如歌岁月 / 我们一起走过
(音乐逐渐转成悠扬)
男教师【1】 :从大门校址到金桔咀校址 / 从金桔咀校址再到新桂南路 / 变迁的是校址 / 不变的是家乡父老的重托 / 和从未停息的追索
女教师【1】 :从大良中学到红卫中学 / 从大良中学再到罗定邦中学 / 您是一座岿然不动的山 / 肩负着民族希望 / 和先辈的嘱托
男教师【2】 :当校庆的欢歌随着金秋的收获到处飞扬
男生【1】 :母校啊 / 请允许我将最激越的音符镶嵌在您的脸庞
女教师【2】 :当今天的笑语伴着金秋的成熟渐传渐远
女生【1】 :母校啊 / 请允许我用最纯最真最美的音质把你赞叹
男生【2】 :让您未来的每一缕足音 / 都成为追寻葱茏的柳笛
女生【2】 :让您未来的每一回攀登 / 都化为憧憬幸福的记忆 挥洒青春
男教师【1】 :当古老的大良河鼓起秋汛的潮声
女教师【1】 :当葱绿的顺峰山飘来阵阵的凉风
男教师【2】 :看吧 / 罗定邦中学正以铿锵的步伐 / 实现教育模式的新跨越
女教师【2】 :看吧 / 罗定邦中学正以勃发的雄姿 / 在辉煌的征程奋力登攀
男生【1】【2】:啊 / 亲爱的母校 / 您是育人的沃土 / 您好比一眼甘美的清泉 / 滋养着如花一样的代代青年 / 快乐成长
女生【1】【2】:啊 / 亲爱的母校 / 您是人才的摇篮 / 您承载传统有如使命在召唤 / 您开创局面犹如破冰凿川 / 一往无前
学生集体 :让我们一起为母校的明天 / 深情地祝愿 / 愿母校和着时代的节拍 / 扬起远征的风帆 / 去迎接那新的 / 辉——煌——
(全体朗诵者随着音乐进入尾声而依次下台)
作者手记:
这篇为罗定邦中学(原大良中学)建校五十周年而仓促写成的“校庆赞歌”,是经过刘彦、李勇军、余逸、张拴宝、陈妍等领导和老师对初稿提出修改意见后润而成的,所以这里面也凝结了他们的心血。校庆当日,孙琼、李东辉、彭淑君、施碧冰、谢禹涵、张洁琳、吴雨东、李瑾等42位师生的深情朗诵为这首诗歌赋予了生命活力,现场来宾和师生无不为之感动。为使不至于湮没无闻,特此发布出来。诸君读之,或可想见当日校庆风采之一斑。张欢谨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