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勤奋成功的故事
怀素勤奋成功的故事篇1
关于勤奋的故事怀素从小就聪慧,并且热爱学习,尤其喜欢书法习字。在书法上,他特别认真努力。怀素家境贫寒,实在没有多余的钱给他买纸练字,于是,他就自己来木板,不断地涂上白的画漆,然后再在上面练字书写。但是,木板涂上油漆又太滑了,怀素觉得不好写字,影响他练习。当时,怀素住在寺院里,寺院附近有块荒凉的土地,他在荒地上种植了非常多的的芭蕉树。等到芭蕉长出叶片后,他就去把芭蕉叶摘下来,当做平常的纸张一样用来练习书法。
但是,由于怀素练习得太勤奋,没日没夜的练习使芭蕉叶很快就被摘光了,芭蕉的小叶片他舍不得摘,想等这些小叶子再长大些成大芭蕉叶。于是,聪明的怀素灵机一动,他带着自己的笔墨来到芭蕉树前就直接在叶片上练字。夏天,太阳炙烤着他,他汗水涟涟,脸被晒得通红;冬天,寒风凌冽,他的手被冻得开裂了,隐隐作痛。但这些,怀素都忍下来,什么都无法阻止他练字。
怀素在那片芭蕉树林里练了一天又一天,几年就在他的笔墨中过去了。他的勤奋刻苦终于使他练成了有劲有力道的笔力,行书奔放流畅,飞龙走凤,使转如环。
怀素勤奋成功的故事篇2:怀素种蕉
怀素生于公元737年(唐开元20xx年),湖南永州(旧名零陵)人。怀素很小的时候,在零陵书堂寺受戒出家为僧,法号是怀素。
怀素经禅之暇,颇好书法。在禅房,人们很少能够听到他的念佛声。而书堂寺后面的那口怀化井,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怀素在那里洗墨。这样的不务正业,终于无法为小寺院书堂寺所容。另外,他的性格实在是不适宜于做一个诵经念佛的教徒。因而不久,怀素就离开了书堂寺,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回到家中,除了做一些简单的劳动之外,他还是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自己最喜欢的书法艺术中去。练字需要几项最基本的开销。墨水不成问题,甚至于用毛笔蘸水练字也完全可以,难办的是纸张。唐代的纸价不能算太贵,但是,怀素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加上怀素喜欢写草书,以他须臾之间能纵横挥洒千万张的劲头,购买纸张实在是一大经济负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怀素可以说是用了不少心机。首先,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他在自己的居处附近,种上了大片芭蕉。芭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大而宽,就像一张宽大的宣纸。既可以放开手脚,任意挥洒,又可以反复书写。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干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
等到大片芭蕉长成之后,怀素就因此为自己的住处取了一个十分富有诗意的斋号--“绿天庵”。传说怀素种植的芭蕉一共l万多株,也许是传闻吧。但是怀素以芭蕉叶作为书写材料勤奋练字的故事广为流传,甚至成为画家笔下经常出现的一个题材。现代著名油画、国画大师徐悲鸿、李可染都画过怀素书蕉图。
嗜好喝酒与擅长草书,是怀素最大的两个特。“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也许饮酒是引发他的草书创作热情的一个诱因。20岁的怀素,书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是书堂寺,也不仅仅是永州城,整个湖南都在流传着怀素的名字,李白曾诗云:“草书天下称独步”。这时
候的怀素,再也不是一个穷和尚了,他更不须再用芭蕉叶代纸练字了,甚至于他由一个拜遏当代名公的角变为人人争相求见的名人。书法在唐代是广为社会重视的一门艺术,自上而下,好书之风几乎遍及整个唐朝,因而善书之人也受到社会的重视,而名人的书法更受到人们的爱戴。但是,他决不满足于只在南方展示他的才华。他有着一种欲望,那就是闯荡都城长安,在那里求取功名。而且书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往往需要名师的指点,当时名振一时的书法大家多集中在京城,且京城文化景观繁多,书法作品随处可见,这对于开阔眼界大有稗益。
长安是才子云集之处,也是达官贵人聚集之所。一时间,这些平素姿态高高在上的上层人,突然问变得谦恭起来。他们牵出自家的高头大马,让怀素来骑,也腾出自家的“华屋”,请怀素居住。所谓“朝骑王公大人马,暮宿王公大人家”。一时间,京城刮起一股不大不小的“怀素风”。当然,处心积虑地逢迎怀素,王公大人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能得到怀素的草书作品。由于应酬过多,以至于有头有脸的人物,在见到怀素之后,也不得不事先打好招呼,进行“预约”:我家已经做好了屏风,墙壁也已经粉刷一新,就等您去挥洒了,您千万可不要忘了!一旦能够约请到怀素,这些高贵的人物,总是要用骏马将怀素接到家中,用金盆盛上上等的美酒竹叶香,只要准备好足够的美酒,剩下的事当然不再用贵人们操心,怀素自然会在狂醉之
后,留下让人痴迷的变化无穷的线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