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笔记)六下语文《11.十六年前的回忆》-部编版
◎易错读音
乐(yú)    时(zàn)  兵(xiàn)  探(zhēn)
下去(yā)  幼(zhì)  免(bì)    严(jùn) 
啪(pā)    着(dèng)  静(pì)    皮(xuē) 
鬼(mó)    苦(xíng)  声(hēng)  起来(bǎng) 
窝头(kěn)  棉(páo)  行(zhí)
◎多音字
    mái(埋头)      nàn(被难日
埋              难
    mán(埋怨)      nán(难题)       
◎听写词语
埋头  幼稚  含糊  避免  局势  严峻  轻易
尖锐  僻静  魔鬼  苦刑  冷笑  残暴  匪徒
法庭    占据  会意  执行  过度
◎四字词语
乱蓬蓬  幼稚可笑  不慌不忙  满脸横肉 
◎近义词
被难——被害  纷乱——混乱  恐怖——恐惧  会意——领会
僻静——幽静  含糊——模糊  占据——占领  轻易——随便
残暴——残忍  粗暴——粗野  严峻——严厉  果然——果真
幼稚——稚嫩  慈祥——和蔼  沉着——冷静  含糊——模糊
一拥而入——蜂拥而至
反义词
含糊——清楚  恐怖——安宁  幼稚——成熟  粗暴——温和
严重——轻微  暂时——永久  沉着——慌张  紧张——轻松
苍白——红润  残暴——仁慈  严峻——和气  僻静——喧闹
◎词语意思沉着的反义词是什么
被难:因灾祸或重大变故而丧失生命。本课指被杀害。
幼稚:年纪小。本课指见识浅薄,缺乏经验。
军阀: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便衣:穿着平常衣服执行特殊任务的军人、警察等。
轻易:本课指随随便便。
一拥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
恐怖:惊慌、害怕。
严峻:严肃而厉害。
沉着: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
纷乱:杂乱,混乱。
◎句型积累
1.关联词: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条件关系)
2.反问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3.比喻句:他们像一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句子品析
1.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答:在严重的局势下,同志和亲人劝李大钊离开北京,但他坚决不肯,当时李大钊同志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2.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答: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3.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
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答:面对亲人的哭喊,李大钊只是"瞅了瞅",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非常沉着"。原因是"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地,他用"""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课文主题
本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回忆录,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全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使整篇文章显得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记在心里的感情。
◎问题解答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情,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答:本文按时间顺序,先写了父亲被捕前烧掉文件和书籍,以及工友阎振三被抓;然后写了父亲被捕时的情景,主要表现了敌人的残暴,父亲的处变不惊;接着写了法庭上父亲与敌人斗争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的镇定沉着;最后写了父亲遇害后,全家人无比悲痛的情形。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大钊在法庭上的表现:虽然遭受了严刑拷打,但是他毫不动摇,依旧坚定;面对家人的时候,他用“”“沉着”感染着亲人,使亲人化悲痛为力量。
3.下面的句子分别写了李大钊的动作、外貌和语言,读一读,再出类似的句子体会他的品格。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答:类似的句子:“他脸上的表情非常,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
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不但毫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哭喊而悲伤。相反,他要用“”“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4.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父亲牺牲后全家人的悲痛心情,而且反复强调了父亲遇害的日子,这与文章的开头形成了照应关系。这样写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深切怀念的悲痛心情。
5.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李大钊、刘胡兰、董存瑞,还有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烈的篇章。查资料,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和同学交流。
答:赵一曼:1935 年 11 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
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的帮助下,她于1936 年 6 月 28 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第三天凌晨被日军追上,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怒斥敌人:“你们能够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杨靖宇: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牺牲前五天,“讨伐队”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他们逐步逼近到 50 米处,喊话劝降,对方依然用手向“讨伐队”射击。日军见生擒困难就猛烈开火,有一弹击中胸部,杨靖宇壮烈牺牲。日军根据追踪估算,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粮也至少在 5 天以上,能够在零下 20 摄氏度且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将遗体送到县医院解剖。当肠胃被切开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军官狠狠地说:“算他是一条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