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5,2010Vol .31
General No .603
2010年第5期第31卷总603期
职业技术教育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收稿日期:
2009-12-07作者简介:李贤彬(1965-),男,河北邢台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王学东(1976-),男,山东宁津人,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路建彩,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自2006年实施示范校建设项目以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建设思路,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为抓手,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一、创建“三横三纵逻辑关系矩阵”
理论模型人才培养方案是关于人才培养的蓝图,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主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么培养”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能
力,让学生有一定的职业经历,应该在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原则指导下开发人才培养方案。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建立工学结合课程模式,改变学习与工作二元割裂的状态,让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更要学会“工作”。而有效的职业学习只能通过实际工作来实现,即“做中学”,其主要教学形式是让学生亲自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并完成所学专业(职业)中最具典型意义的综合性工作任务。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要系统考虑与人才培养紧密相关、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理清人才培养要素彼此关联、相互制约的
关系,促进各要素的有机统一。理实一体课程、校内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都离不开教学团队、教学条件、
机制与制度的保障。传统人才培养方案正是忽视了它们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才导致各要素彼此割裂,不能有效形成人才培养合力。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借助“三横三纵逻辑关系矩阵”理清了六要素间的逻辑关
系,如表1所示。
把该矩阵模型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的依据,其中纵向三要素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逐级递进,横向三要素根据纵向三要素的实施要求,提供支撑和保障。其中课程是核心,教学团队是关键,教学条件是支撑,机制与制度是保障。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李贤彬,王学东,路建彩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邢台054035)
摘要针对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学习与工作二元割裂等问题,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按照“校企合作、工
学结合”的建设思路,创建“三横三纵逻辑关系矩阵”理论模型,并把该矩阵模型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的依据,其中纵向三要素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逐级递进,包括理实一体化课程、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横向三要素根据纵向三要素的实施要求,提供支撑和保障,包括教学团队、教学条件、机制与制度。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0)05-0010-03
二、基于矩阵模型,设计与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三大要素,即培养目标和规格体系、内容与方法体系、环境制度体系。相应地,人才培养方案也应该着眼于这三大要素进行设计与实施。
(一)从源头上明确符合高职教育类型的专业目标定位
导致专业定位不清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周密、细致、准确、科学的调研,为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明确调研内容,规定调研程序,创新调研方法,科学分析调研结果,在此基础上,明确区别于本科、中职及职业培训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例如,汽车专业确定的培养目标是“汽车维修医士”,即能够诊断与修复常见多发性汽车故障;职业发展目标是“汽车维修医生”,能够诊断与修复汽车疑难故障。这一定位区别于中职及职业培训的“汽车维修护士”。
(二)纵向三要素体现工作内容及要求,实现学工一体
培养目标明确以
后,通过召开实践专
家访谈会和观察实证
等方法了解职业工作
任务的内容及要求。
各专业成立由专业带
头人、骨干教师、企业
技术人员组成的工作
分析小组,带着工作
任务的引导问题,深
入企业进行观察和深
度访谈,理清工作任务
的内容及要求。
构建以工作任务
贯穿的课程体系。以
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发理实
一体化课程;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
体安排生产性实训;以岗位工作任
务为载体安排顶岗实习,实现学生
“做中学”、教师“做中教”,有效解
决学习与工作二元割裂的问题。随
着工作任务由模拟到真实逐级递
进,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逐步得到
提高,形成“矢量推进”的工学结合
新模式,见图1。
(三)要素联动,保障人才培养
方案的有效实施
深化校企合作,把课程作为核
心,根据理实一体课程、生产性实
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协调推进教
学团队、教学条件、机制与制度建
设,保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
有效实施。
一是构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
学团队。建立“国外—国内”师资培
训基地和“企业—校内”三级师资
培训体系,提升教师职业教育教学
能力和实践能力,校企互兼互聘,
构建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二是建设满足课程教学需要
的教学条件。教学场所不再是以前
的“教室+实训室”,建设融“教学、
操作、讨论、成果展示”等功能为一
体的专业教室和生产型教学车间,
拓展合作企业,保证顶岗实习岗位。
三是完善机制与制度保障。在
课程中以任务为载体实施过程考
核,在课程开始时教师需要向学生
明确考核标准,每一个任务结束后
都依据考核标准进行考核,考核内
容包括完成任务情况、对知识掌握
情况、学生在工作中表现出的情感
与态度等,过程考核成绩累计起来
形成课程成绩;在生产性实训中实
施“模拟企业运作、师生双重身份”
的新机制,在实训基地建立与企业
相对应的机构,教师和学生都是双
重身份,同时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
设,完善操作规程,营造企业氛围;
在顶岗实习中实施员工化管理,企
业把学生视为员工进行考勤、派工
与计酬,主要由企业指导教师对学
生进行工作指导,实习结束后校企
联合颁发“工作经历证书”。
三、形成“文件包”式工学结
合人才培养方案
经过以上设计与实施,最终形
成由目标定位、内容与方法、环境
与制度三部分构成的人才培养方
案,包括1个核心文本和4个支撑文
本。核心文本对培养目标和规格、课
程体系和教学安排、保障条件等作
出规定,支撑文本包括人才需求与
专业调研报告、职业与工作任务分
析报告、课程标准、教学实施保障
等,形成人才培养方案的“文件包”。
四、实施效果
邢台职业技术(下转第35页)
教学团队理实一体课程专任+兼职生产性实训专任+兼职顶岗实习兼职+专任
教学条件机制与制度
理实一体
专业教室
过程管理生产型
教学车间
企业运作
双重身份合作企业的工学整合
学习岗位
弹性管理
员工化管理
表1“三横三纵逻辑关系矩阵”中六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学习性工作任务
实际工作任务
工学结合岗位工作任务理实一体课程
生产性实训
顶岗实习
专业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
岗
位
工
作
任
务
实
际
工
作
任
务
学
习
性
工
作
任
务
图1“矢量推进”的工学结合新模式
向的岗位不同,所以各学习领域所涉及的学习情境载体也不相同。学习情境设计的载体一般可归纳为任务、项目、案例、产品、零部件、构件、类型、对象、现象、活动领域、问题、设备、设施、系统、材料、场地、工位等。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数控机床的认识与应用”学习领域课程整体设计中,选择“机床和零件”为载体,设计7个学习情境,分别是:数控车床的认识与分析、数控铣床的认识与分析、加工中心的认识与分析、简单轴类零件的加工、带螺纹轴类零件的加工、凸台类零件的加工、凹槽类零件的加工、孔类零件的加工。
(三)学习情境教学单元设计
学习情境教学单元是教师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结合学校的教学设备条件、教师执教能力和专长而设计的教学实施方案。
在“数控机床的认识与应用”学习领域课程中,以“简单轴类零
件的编程与加工”学习情境为例进行教学单元设计,见表1。根据工作任务设计“编制简单轴类零件的数控程序”和“在数控车床上加工简单轴类零件”2个子情境,然后对子情境的工作过程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4个阶段进行教学设计,如表2所示。
参考文献:
[1]赵志.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
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
(2):4-7.
[2]周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数控技
术专业课程方案[J].科技信息,2008
(1):198-200.
[3]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J].职教论坛,2007(34):3-8.
[4]赵志.从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谈
项目课程开发中的两个基本认识问题
[J].职教论坛,2007(4):33-35.
[5]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
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6]李德存,李梅.基于工作过程的机电
类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与实践[J].中国成
人教育,2009(8):94-95.
子情境步骤教师的任务学生的任务
课时
分配
编制简
单轴类
零件的
数控程
序
资讯
下发编制简单轴类零件数控程序的任务书,
描述项目学习目标,发放相关学习资料;
讲解数控车床编程的基本知识,演示澌沃仿
真软件的使用方法。
明确项目任务要求,认真阅读零
件图纸,学习数控车床编辑的基
本知识和澌沃仿真软件的使用方
法。
4
决策
计划
听取学生决策意见,提出可行性方面质疑,
提供指导意见,帮助形成工艺方案;
审定计划进度及重要节点。
分析零件图纸,设计工艺路线,设
计工序和工步,填写工艺文件。
制订加工方案。
1实施
考查学生在项目实施中的能力,启发、引导、
答疑、演示,解决学生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编写加工程序,在澌沃仿真软件
上效验程序。
4
检查
评估
检查加工程序的正确性,工艺参数是否合
理,工艺文件填写是否完整、正确;
教师对学生的成果及表现作整体评价。
检查加工程序的正确性,工艺参
数是否合理,工艺文件填写是否
完整、正确。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
1
在数控
车床上
加工简
单轴类
零件
资讯
下发在数控车床上加工简单轴类零件的任务
书,描述项目学习目标,发放相关学习资料;
讲解、演示数控车床加工零件的基本方法,
讲解、演示澌沃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
明确项目任务要求,学习数控车
床加工零件的基本方法,澌沃仿
真软件的使用方法。
2
决策
计划
听取学生决策意见,提出可行性方面的质
疑,提供指导意见,帮助形成加工方案;
审定工作计划,关注工作进度重要节点。
制订加工方案。
准备刀具、量具、材料等。
1实施
考查学生在项目实施中的能力,启发、引导、
演示,解决学生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在数控车床上加工零件,输入程
序、对刀、加工。
4
检查
评估
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进行评价;对工艺安排和
加工程序进行评价;对加工工艺文件的填写
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及安全操作进
行评价。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零件测量,
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进评价。
1课后体会
表2“编制简单轴类零件的控制程序”与“在数控车床上加工简单轴类零件”子情境教学过程
(上接第11页)学院经过反复实践与探索,逐步理清了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各环节的内在逻辑联系,把课程作为核心,师资作为关键,条件作为支撑,机制和制度作为保障,以“三横三纵逻辑关系矩阵”为理论基础,研究并形成《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指导手册》,并在示范校项目6个重
点建设专业进行实践。两年来,6个
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协
调推进,专业建设质量得到保证,取
得了一系列国家级的精品课程、教
学团队等标志性成果,解决了专业
建设中彼此割裂、效率低下的问
题,同时也为其他示范校项目建设
单位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欧盟A sia-L 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
的课程设计”课题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
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
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