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材料积累、选择和使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掌握积累材料的方法,明确运用材料的要求。
思维发展与提升  通过对典型文章材料运用的揣摩分析,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材料的习惯,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能力,发现并感悟欣赏生活中的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  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积累和运用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  月经量少怎么办运用材料的具体要领。
教学方法  示例法、讨论法、仿作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莫因点滴愁成谶,春鸟秋虫自生情
1.齐读下面的诗歌:
我们无法唤起所有的记忆
却可以牢牢记住那些美好瞬间
旅途中的一次搀扶
平日里的一次发现
一份让你惊喜的礼物
一幅充满温情的画面
有些瞬间即逝的往事
咀嚼它却需要一生的时间
2.导入:平时注意积累素养,写作起来自然会得心应手,也自然会流出感人肺腑的文字。
二、不让土壤成其大,不择细流成其深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写作文时,素材就是我们必需的米。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选择好写作材料关系到文章写作的成败。比如优秀的记叙文从写作材料方面来说应包括以下要素:叙事要完整,最好有波折;事情不仅有意思,更要有意义。叙事完整,才可以写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叙事有波折,才会曲折动人;事情有意思,才会让人爱读;事情有意义,才会耐读,给人回味的余韵。
2.素材积累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从教材中积累材料
素材的积累,有两条很好的途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然而,在目前繁重的学业压力和有限的时间内,这两条路都被堵塞了。所以,我们可以立足课本,留心以下几个方面:历史典故,典型事例,名言警句等。
语文课本中收录的都是名家名篇,基本上囊括了几千年来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样式,它有可供我们引用来增加文章文采和灵动性的字字珠玑珍珠一样的诗句;有可以引用来作为事实依据的沉甸甸的黄金一样的名人事例;还有可以用来增加文章文学性的熠熠生辉的珠宝一样的文学形象……这些都该是我们应该记诵并能随手拈来的丰富材料。
示例(议论文事例运用):
论点:民族自豪。
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文中表示,“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我们的民族“爱好和平自由”,他们在世界的东方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闪烁着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今超级水稻技术、超级计算机技术、中国高铁、中国桥梁建筑等,又生动地印证着中华儿女今天的成就和卓越智慧。华夏之邦,不仅拥有锦山秀水,而且拥有神奇而迷人的文化与文明。身为其中一员,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之感到自豪和骄傲呢!
论点:知人善任。
正是知人善任,刘邦成就了大业。鸿门宴上,张良积极地出谋划策,樊哙勇猛地闯帐护主,连敌方的项伯都“翼庇沛公”, 策力,上下一心,刘邦最终骗过了项羽,成功扭转了局势,闯过了龙潭虎穴般的鸿门宴,为自己争取到了宝贵的机会。
⑵从生活中积累材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朱熹曾经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由大大小小的事情组合而成,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一些“故事”发生,关键是我们要有一双敏锐的眼,更要有一颗敏感的心,要善于发现那些可以写进作文的材料,并有意识地将它们储存到自己的材料仓库中。中学生的生活空间虽然比不上成年人那么丰富,但是也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如果能真实地把发生在自己“世界”的故事写出来,就可以吸引读者的好奇心,使他们在阅读中受到感染,领略到一个别样的“世界”:不同的家庭成员,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对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信息的不同思考……这些对于别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往往能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
⑶从阅读(包括影视)中积累材料
一般意义上说,阅读过程中发现和积累的材料比较适合作为议论文中的论据,而且运用起来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也容易让人信服。
面对疫情,“最美逆行者”的身影一队接一队,无惧艰险、迎难而上;医护人员被防护用具磨出血的鼻梁、留下深深压痕的脸庞、浸透着汗水的衣衫,让人动容,更让人振奋;“我觉得我应该去。因为我和其他的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呀!”24岁年轻护士的情怀,朴实而深沉,荡漾着“以德报德”的中华血脉的清波;“武汉挺住,中国加油!”这是武汉人的呐喊,也是所有中国人的呐喊,网上网下,汇为强大力量;许许多多人放弃春节假期,加班加点生产急需物资,各种物资从四面八方支援而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别人有难,伸以援手。一份捐款,一个N95口罩,抑或,网上留下一条励志的话,送出一个郑重的点赞……点点滴滴,涓涓汇集,博爱深情,这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也是中华民族的古老基因,是今天高吭弘扬的中国精神。
阅读过程中发现和积累的材料不大适合写成记叙文,因为写成记叙文很容易流于复述或被认为抄袭。但有两种方法可以将我们阅读书本或观赏影视中获得的材料巧妙地成为记叙文的写作素材。
论语六则一个方法是转移嫁接(或叫“仿写”),即将阅读或观赏中获得的材料以另外的形式出现,从而避免抄袭的嫌疑。如有位同学曾读过一篇微型小说,大意是一作家到某名山游历,其中有一位因心疼抬游客登山的轿夫而不忍心坐轿子,但轿夫对他说您同情我不坐我的轿子我就赚不到钱,我就无法养家。该同学采用转移嫁接的方法写成了一篇作文《坐车》:一作家变成了一个作家,登山变成了到外地办事,坐轿子变成了坐三轮车,而且还增添了一个矛盾冲突——一个老头三轮车夫和一个妇女三轮车夫为争他这笔生意而发生争吵,而他却为无论是坐老头的三轮车还是坐妇女的三轮车都会感到心中不安,最终干脆就不坐车。读着这篇作文,我们感到的是文章取材于我们身边生活,情节丰富生动,主题思想明确,谁会说是“抄袭”呢?
另一个方法是定点想象,即从我们读到的或看到的材料中的某一点出发,进行想象,加以补充拓展,从而避免简单复述。比方说,司马迁忍辱偷生写成《史记》这则材料被无数的学生用作议论文里的一个论据,来证明诸如“逆境是成功的助推器”“坚持是成功的保障”等观点,但有一位考生却将这个材料写成了一篇记叙文。他抓住司马迁对生与死的选择这一点进行想象补充,将画面定格在天牢,将事由设定为司马迁必须在天亮之前作出决定,围绕着生与死的抉择,作者想象司马迁在那一夜的前思后想,最终拿出了决定:“‘想好了,我选
择腐刑。’两滴清泪滑落脸颊,司马迁无声地哭了。”
由此可见,积累阅读中的材料并非只为议论文作论据,同样也可以写成记叙文。
3.积累材料时,可以按系列分类,便于运用。比如:
⑴人物系列
中国古代名人系列:苏轼、陶渊明、司马迁等。
现当代名人系列:、、比尔盖茨、斯蒂芬霍金等。
文学形象系列:诸葛亮、林黛玉、阿Q、堂晚安公主吉诃德、桑提亚哥、哈利波特等。
“感动中国”人物系列:近三年的。
⑵课文系列:主要是必背古诗文篇目中材料的整理。
忧国忧民、爱国情怀:《离骚》(屈原)、《过零丁洋》(文天祥)、《出师表》(诸葛亮)等,《春望》(杜甫)、《登高》(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岳
阳楼记》(范仲淹)等。
学习态度和方法:《论语六则》《荀子劝学》、韩愈《师说》等。
300英雄初音⑶传统文化系列:主要指搜集到的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节日的来历、有关传说、风俗、诗词等。
⑷新闻系列:本年度或者上年度的“十大”国际新闻事件、“十大”国内新闻事件、华人“十大”新闻事件等。
三、积铢累寸为我用,驾轻就熟成华章
1.积累了一定素材,写作时如何运用?不同的文体,素材运用的要求各不相同,我们以记叙文为例,探究素材运用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   
2.记叙文素材运用的基本原则
⑴读下面两段文字,探究记叙文素材运用的基本原则。
《我与地坛》(片段)
艺术设计专业排名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我。她来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了多久还要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公文怎么写
踮起脚尖
夜很深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父母还未回来,我有些怕了,也有些生气。一家三口挤在这二室一厅的房子里,家具很少,却还是有一部老掉牙的黑白电视机,虽然穷,却仍是不愿低头。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我没有钱去上优秀的高中。但我有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我虽然衣着破旧,却有自己的尊严。今年是高三二期了,高考是我实现人生梦想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