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4月 April 2022
Digit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第40卷 第4期Vol.40 No.4数字技术与应用
2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22)04-0026-03DOI:10.19695/jki12-1369.2022.04.09
“四合”理念下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李凤盼 郑永爱 赵志敏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1]的四合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是推动深度校企合作、发力产教融合、培养“毕业即就业,上岗即上手”的企业真正所需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文以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20级4个工学结合班为研究对象,对当前工学结合班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进一步提出工学结合班技能型专业建设的策略。实践表明,“四合”理念下进行软件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班专业建设,对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科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对于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有积极作用。
2021年3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2],草案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四合理念,同时指出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层次和类型的职业教育,推进多元办学,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然是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建立“行业引领、企业参与、技术牵引、共同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形成产教融合、产学合作的良好生态。
1 工学结合发展模式
国外没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具体说法,但大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都突出“工学结合”的内涵思想,主收稿日期:2022-01-13
*基金项目:2021年苏州高职高专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改革研究课题,一般课题(2021JG127);江苏省高等职业
教育高水平专业项目(苏教职函〔2021〕1号),专业名:软件技术;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项目(苏教高〔2017〕17 号),专业名:软件技术;2021年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校级课题(
GIST2021-01)
作者简介:李凤盼(1987—),女,山东聊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要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BTEC”、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也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3]。2014年国务院开始大力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现校企联合招生、联合育人。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深入推进校企合作、积极践行工学结合、促进知行合一,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我校始终秉持“校企合作”纵深发展之路,坚持产教融合注“活水”,协同育人显“活力”,在此基础上,我院今年大力开展“工学结合”企业实践之路,将企业用人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紧密连接起来。以企业岗位需求为目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实践应用能力,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四合理念,共同培育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2 软件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班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目标不够具体
工学结合班应当是培养“毕业即就业,上岗即上手”的紧密联系企业岗位需求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以
2022年第 4 期
27
软件技术专业为例,就业岗位涉及到软件开发、软件测试、数据库管理、技术支持与维护、软件销售与推广等诸多方面,而我们在制定培养方案之初,并未严格将普通班与工学结合班区分开来,导致工学结合班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比较混杂,进一步导致学生知识面广、深度缺乏、精度不够等问题[4]。学生进入企业实践之后,仍需要上岗培训,这也是资源的一种浪费,无法形成良性循环。
2.2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无法良好对接企业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导致工学结合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无法高度匹配企业岗位需求,针对性不强,没有着重根据岗位需求侧重培养学生的某一项专业技能,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需要将课程体系重新构建以匹配企业岗位需求,从专业课程体系中体现出“技能应用”的特点,真正做到人才培养、企业需求的紧密衔接。
2.3 教学团队建设有待加强
工学结合班教学团队不应局限于学院内部的专任教师,一方面,专任教师往往理论研究能力较强,实践能力相对薄弱;另一方面,由于现实繁重的教学任务限制,使得专任教师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有限的企业实践锻炼中去,这些必然影响到学生企业到岗实习的效率,影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进一步影响他们的整体就业竞争力。
2.4 实训设备欠缺,实训基地建设不够完善随着课堂革命的开展,项目化教学、活页式教材的改革也在逐步推进,我们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也在向技能型、应用型靠拢,而就我校目前实际情况而言,经费十分有限,学校的实训设备无法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实践锻炼需要,导致我们的学生没有养成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无法精确地对标企业岗位需求,从学校进入企业实习时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培训,造成了资源浪费。
3 “四合”理念下工学结合班专业建设研究
3.1 工学结合班制度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设有由院长、行业专家、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人员、学校专业负责人等所组成的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校企合作工作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监督及检查工作,保证校企合作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学院与苏州工业园区凌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无锡研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无锡软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等
诸多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并组织20级工学结合班赴无锡软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随着我院工学结合班学生赴企锻炼的逐步开展,以及多次的企业调研、学生反馈,结合我校学生特点,针对工学结合班,我们重新修订了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四合为理念的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方案,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与此同时,学院成立了工学结合专项小组,针对每一个进企工学结合班,学院逐步选派专任教师“驻企”或巡回指导,负责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岗位指导,进一步明确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保障工学结合的实施[5]。
此外,校企双方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驻企导师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专业技能、职业素质表现,学院专项小组能够及时了解情况并与企业项目经理及时沟通处理,进行过程跟踪指导,以从各方面保证工学结合的正常实施。
3.2 修订人才培养目标,重新构建课程体系修订培养目标就需要我们弄清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针对工学结合班,我们制定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参照,培养将学校所学应用于企业所需的“毕业即就业,上岗即上手”的、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这一培养目标。
以Web前端开发方向工学结合班为例,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培养目标及核心课程、职业能力目标,选取了课程体系主线的5门核心课程:《HTML5与JavaScript开发实例》《Bootstrap应用开发》《Node.js应用开发》《Vue.js应用程序开发》《Web前端开发综合实战》,这些将学生在校学习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并且每一门课程都以项目化的形式对标企业典型工作岗位,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技能知识,锻炼职业能力,养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课程体系构建如图1所示。
3.3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我院始终坚持校企合作纵深发展之路,持续不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形成了自己的校企合作方,同时与无锡软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良好的工学结合意向,我院20级学生于2021年度两次赴该企业参加工学结合实践,学院专项小组及专任教师不时地去企业访问,了解学生实习的情况,及时处理出现的有关问题,切实保障每一次工学结合企业实践的顺利开展,同时专任教师进行项目指导,与企业项目经理充分沟通,并将有关内容贯穿到后续课程的教学中去,真正从企业实践的角度进
李凤盼 郑永爱 赵志敏:“四合”理念下软件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班专业建设应用
数字技术与应用 www.szjsyyy
第 40 卷28
行课程的项目化教学,不断地积累企业所需的第一手资料并及时加以应用,与此同时,围绕工学结合班人才培养模式,我们需要逐步建立理实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因此我们通过在寒暑假派遣专任教师赴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网络培训、国家级升级培训等途径,大力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此外,软件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班还邀请企业工程师加入专业建设委员会,对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定位、课程内容建设、课标等提出宝贵的建议,聘请企业导师作为我们的兼职教师,承担部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实现双师互聘,共同推进专业的发展建设[7]。
3.4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乘着工学结合班赴企实践的东风,我院充分利用合作企业优势资源,强化产教融合,进行深度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共同推进对标企业真实生产环境、技术水平、硬件配置齐全、适用范围广、切实满足学生实践需求的专业实训基地,使其成为具备教学、科研、实训于一体的场所,满足学校项目化教学的整体需要。
4 结语
经过一定的实践证明,在软件技术工学结合班制定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能够将课程教学与企业实践高度融合,在学生进行企业项目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运用课程所学,锻炼实践技能,这种教学模式改革能够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完成角转换,对于软件技术专业建设及
人才培养有积极的作用,已经初见成效,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但也图1 工学结合班课程体系构建
Fig.1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the combined work-study class工学结合
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随着学院各专业的扩招,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在工学结合班实践环节的参与度很难得到保障;教师与学生的实践培训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专业课程体系是一个持续不断改进的过程,使其能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更好的适应工学结合的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企业双方共同的事情,需要企业一方投入更大的积极性。
引用
[1] 教育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EB/OL].[2019-12-05].v/jyb_xwfb/s5989/201912/t20191224_413254.html.
[2] 于超,王璐,吴琼.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11): 158-159.
[3] 郑永爱,王咏梅,王莹莹.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9,27(3):37-38+62.[4] 陈长辉,钟煜明.工学结合理念下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8):76-77.
[5] 张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 培养企业应用型人才[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4):155-156.
[6] 边宝丽,李锁牢,杨新宇,等.“四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陕西教育(高教),2021,11(33):72-73.
[7] 耿冬晓,何璐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J].上海商业,2021(7):138-139.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