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创新性探索
[摘要]目前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表现为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的局面。学校缺乏完善“工学结合”的专门管理体系,课程设置不科学,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等。为保证“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建立工学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因地制宜建立教学性实训基地是关键所在。
[关键词]工学结合 课程改革 教学团队 实训基地
[作者简介]刘日鑫(1975- ),男,江苏常州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复合材料;陈晓松(1975- ),男,江苏常州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分子改性。(江苏 常州 213164
[课题项目]本文系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项目“基于‘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cdgz20100021)和2010年度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院校科研基金项目“基于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教师团队建设研究”(项目编号:k20103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094-02
一、目前我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政府支持力度不大。教育部教高[200616工学结合号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对于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很好的引导,但缺乏专项资金进行资助。地方政府也应制定相应政策和分配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积极鼓励高职教育改革。
2.校内被动尴尬。第一,校内没有专门的工学结合管理系统。大部分学校尚没有专门的工学结合管理部门,缺乏管理力度,一般都由其他管理部门附带。由于没有专门的校企合作管理部门,因此很难胜任大量的对外联系和过程管理,对于工学结合只是流于形式。如没有较好的管理制度及跟踪监督体系,半年的学生顶岗实习几乎是“放羊式”实习,没有起到工学结合的实际意义;由于缺乏专门人员,大部分学校校外实训基地联系与建立是由专业教师负责,而专业教师往往课务繁多,在联系企业方面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与企业缺乏充分的沟通,不能及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有时由于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即使暂时建立了合作关系,最终
由于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及企业价值取向的不同,不得不流于形式或半途而废,不能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在工学结合队伍方面,由于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因此很难有“双师结构”的管理队伍,院系和专业层面上双师队伍也不够健全。
第二,课程设置不够健全,教学方法仍然传统。大部分专业课程仍然按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进行授课,没有进行课程的顶层设计,缺乏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设计。即使有些试点专业已实行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但部分老师仍然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原因之一是部分学校教学软硬件条件不够,没有条件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原因之二是部分老师也许没有充分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主观积极性不够。原因之三是学生对该种教学方法的反映褒贬不一,导致教师在贯彻执行方面信心不足。因此,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是教学模式主题的改变,还应该是观念的改变,只有被大多数老师认可了,才能有内在动力去实施执行。
3.企业热情不高,实习效果不佳。由于企业要拿出专门的场地、设施和技术指导人员进行现场教学,一是打乱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二是企业在工学结合中没有多大的“利益”,虽然工学结合能给企业带来一些“隐性”的好处,但企业一般谋求利益最大化,不可能在没有明显
利益的情况下主动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再者,企业参与了工学结合,不能像职工教育那样将费用列入成本,也不能减免教育附加税,这些都抑制了他们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另外,学生的管理问题复杂,校企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一旦出现安全责任事故,企业疲于应付。
二、有效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策略
1.政策上引导,资金上支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施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是高职教学的重大改革,不仅需要政府政策的积极引导,还需要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为工学结合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解决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的意外事故处理办法,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积极鼓励校企合作及订单培养。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需要场地、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教学,政府应针对企业的价值取向,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及奖励办法,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
2.建立工学结合课程教学团队。团队人员需10人以上,包括23名外聘技术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和完善的管理制度,还要争取学校的大力支持。团队成员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外聘教师和任课教师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