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技并修与工学结合育人
作者:计建洪
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31期
        摘 要: 结合课程教学实践的德育教育更加鲜活,学生更容易接受。一般的工学结合育人模式注重“技”而不注重“德”的教育,研究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人很多,主要停留在宏观的
理论层面,谈问题较多,具体德育教育的可操作层面很少。通过存在问题分析,结合具体实施途径,力图解决怎么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中贯彻德技并修理念,特别是在工学结合育人机制中实现德技并修的“德”的教育,培养德艺双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德技并修 工学结合 德育教育 实施途径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保持在每年800多万,高职教育发展迅速,每年毕业生有300多万,但普遍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品德教育职业素养教育不足,导致一些毕业生没有诚信、沉不下心、没有责任心,与国家的要求、企业的希望相去甚远。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与高端技能型人才匮乏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加强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德育,培养“德技双高、德才兼备”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52-54)。
        一些大学教师存在误区,认为把技术技能传授给学生就是培养人才,掌握技术、会操作设备的学生就是人才,对于迟到早退、不讲文明卫生等现象引导教育的很少,对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培养缺乏。在教学实践中,院校和教师在专业技能及德育素养方面较难到平衡,课程开设以专业知识及技能为优先,德育教育着重政治性,比较生硬,缺乏联系实际工学结合
的示范与案例;教师更多地注重专业能力培养,教授学生只注重教专业技术,较少能通过言传身教塑造和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2](56-57)。
        一、存在的问题
        2019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教改革实施方案释放出新的信号:产教融合,培养大国工匠。但在社会企业层面、学校学生层面都存在一些问题。
        尽管国家在鼓励社会企业参与高校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方面有一些相关激励政策,但力度还不够,特别在操作层面还有一定难度,企业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参与动机不足。主要是企业要考虑自身各种成本,吸收大量没有工作经验的高职学生将给企业生产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给企业与学校沟通教学安排带来挑战,要考虑怎么合理安排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的同时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企业师傅和教师的人文素养、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企业生产任务重,较难安排专门的师傅系统化指导参与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学生。一般高职专业课教师多为学校毕业的学术型人才,缺乏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实战经
验,在指导参与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学生时显得力不从心,再加上现阶段学校对于指导老师没有政策上、制度上的倾斜和制约,教师的积极性不高。
        学生对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实习印象深刻,认为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是企业实习代替学校学习,事实上这一育人机制是一个动态的课程体系,通过实习,回顾、总结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再实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同时通过对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时学生定编定岗,一个萝卜一个坑,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很难自觉做到及时归纳总结,提高自己。由于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期间要与指导老师经常汇报交流工作及毕业设计情况,感到麻烦,有的学校直接安排学生在实验室完成毕业设计后再参加实习,缺少企业相关课题的真题真做的毕业设计环节对学生和企业都是不利的。
        二、“工學结合、顶岗实践”的育人模式
        江阴市有50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5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是中国制造业第一县,十多家中国500强企业,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地方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充分利用地方企业多的优势,很早就开展了“工学结合、顶岗实践”的育人模式,具体采用的是“2+1”模式,“2”是指大一大二两年时间在学校学习,打好基础,“1”是指大三集中一年时间在企业有组织的顶岗实习,
结合毕业设计等项目课程,管理到位,跟踪到位。通过不断探索,基本摸索出了一条培训学生在企业真实场景马上就能用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道路。经过多年校企合作探索与实践,在“工学结合、顶岗实践”的育人模式方面有了以下思考和实践:
        1.加强“工学结合、顶岗实践”的育人模式的内涵建设:围绕培养目标。在学生大一、大二、大三三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全方位融入行业企业全过程,提升了“工学结合、顶岗实践”的育人模式的内涵,增强了企业的满意度。
        2.制定“工学结合、顶岗实践”的育人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通过灵活的组织形式,充分调动企业和学生的积极性,创新了“顶岗实践”考核体系。
        3.建立了“工学结合、顶岗实践”的育人模式的保障体系[3](128)。现阶段考虑到实施2+1+2+1等工学结合育人模式比较困难,主要实施的是集中大三近一年时间参与顶岗实习的工学结合育人机制。由于我院地处发达地区,有江阴及周边大量企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双向选择落实顶岗实习单位,企业用工需求常年旺盛,每个用工单位愿意多招20%—50%的实习生,从中挑选优秀毕业生,企业也愿意花力气培养,因为大多数学生会留下来工作。
        三、实施途径
        一个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德技并修理念下的工学结合育人机制的建立起到决定性作用,要打造“多师型”教学团队,教师除了是讲师、工程师外,还要是德育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士,这就需要学院组织老师定期参加相关培训。还必须安排教师到相关企业实习,不是走马观花挂挂职,而是每两年脱产两个月以上,参与企业生产,需要学院人事处出台相关政策及考核制度,同时将行业企业中具有丰富专业经验、掌握行业新动态的工程师请入学院开讲座。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我们还制定并逐步完善了《学生顶岗实践管理办法》《校外顶岗实践教学管理流程》《校外顶岗实践成绩评分标准》等一整套相关教学管理文件及工作资料。有了高水平师资队伍和相关制度,教师可以在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期间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实践,特别是思想素质方面的指导与培养,论文指导老师和班主任通过定期下企业、电话、、QQ等了解情况,通过点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德育条线通过每周上交的统计信息表实行监督。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开展校友访谈及行业调查活动、撰写顶岗实习记录、顶岗实习答辩三条途径开展企业文化教育,在工学结合育人机制中实现德技并修的“德”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