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2020.05(上
)
课程与教学
Kechengyujiaoxue [摘 要]巧用课后练习,构建教、学、评良性互动的小学语文学习的智慧课堂,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此做了实践总结。
[关键词]课后练习 语文素养 良性互动 智慧课堂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将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分成若干知识和能力训练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每课的课后练习系统之中,成为语文学习的要素。这样科学的编排让一线教师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学习有了方向,为实现教、学、评良性互动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有促进
作用。反思统编版小学语文各个单元、期中和期末的测试卷,我认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只有巧用课后习题,优化教学设计,落实语文要素,才能构建教、学、评良性互动的小学语文学习的智慧课堂。
一、巧用课后习题,掌握识字方法统编版教科书识字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韵语识字、字理识字、事物归类识字、查字识字等方法。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应当向学生讲解一些有关汉字文化方面的知识,以及字源有关的知识。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识字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中华汉字的精妙、神奇之处。在《拍手歌》的课后习题:读一读,说说每组加点的字有什么相同之处。第一行:孔雀、大雁、老鹰;第二行:锦鸡、黄鹂、天鹅。教学时,可以这样预设:1.打招呼。让学生准确地跟鸟类朋友打声招呼。2.说发现。引导学生发现鸟类朋友的名字里藏着的秘密。3.查字典。让学生借助字典,理解“隹”字的意思。4.看演变。看
巧用课后习题,构建教、学、评良性互动的智慧课堂
福建省龙岩市实验小学 徐冬菊
“隹”字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的
演变过程,并说一说金文的“”字,哪些地方像鸟。5.说方法。让学生说说“雀、雁、鹰”的识字方法。6.懂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字带有“鸟字旁”或“隹字旁”。7.勤总结。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这样的教学,对命题中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试题起到了很好的辐射作用。我统计了一下,一年级上册一到八单元的试题中,此类试题出现了8次,仅第七单元试卷就出现了4次。因此,课堂上,如果常常采用这样追根溯源的字理识字教学,掌握形声字的识字方法,就能构建教、学、评良性互动的语文课堂。
二、巧用课后习题,提高理解能力统编版的教科书不同于其他教材,单元架构内涵盖了许多要素,如语文知识、习惯以及人文主题和方法等。把各类语文要素都穿插在了教材内容中,简洁却不失精炼并且这些要素均在练习当中得到了有效渗透和运用,进而让学生的语文能力获得提升。例如:二下第二单元《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课后习题:猜猜下面词语的意思,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教学时,教师可以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猜词语意思的方法。结合文中语境“年迈的大娘”,猜测出“年迈”的意思是年老、岁数大;可以通过字形结构猜测“晶莹”的意思:“晶莹”的“晶”字,有三个“日”,可以想象到能够用“晶莹”形容的物体,一定是亮闪闪的;可以用图片或结合生活的方式来教学,如通过展示大雨过后的田地图片,让学生们联想生活实际或结合形声字的特征来理解“泥泞”这个词等,试图猜一猜“泥泞”的含义,由于土地上的烂泥而导致路不好走;还可以借助联想法进行近义词猜测,像“寻觅—寻
”“年迈—年老”的意思。总之,教学中,因学生个体的差异、生活经历、阅读量的不同,理解词语的方法也各不相同。课堂上,这样多管齐下的理解词语的方法,不仅能针对学生个体因材施教,而且使教科书成为引导学生形成语文能力的强有力的“例子”。当然,对于阅读测评试题中的“五层次阅读能力”的第二层次——理解,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巧用课后习题,弘扬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现,还是每一个华夏子孙肩负的责任。试卷命题常常会出现跟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如何让这一内容植根于孩子心田,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尝试:
(一)生活中弘扬传统文化统编版二下第三单元,围绕“传统文化”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我国中华传统文化中,传统佳节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含了华夏儿女对家国的情怀,也让我们的精神血脉连接在了一起,同时也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节日》课后习题: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再选一两个说说你是怎样过节的。语文课堂
传统佳节源于生活,学生一读句子,就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情感的共鸣。教学中,要注意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结合课后习题,教师可以这样预设教学过程:第一步,理解传统节日;第二步,检索传统节日;第三步,联系生活,说传统习俗。让孩子们联系生活,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孩子们兴致盎然,对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说得头头是道。当然,对于试题中出现的“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春节的习俗?下列哪个不是端午节的活动?”等问题,也就胸有成竹了。
(二)运用中弘扬传统文化
60
2020.05
课程与教学Kechengyujiaoxue
[摘 要]几何图形教学对帮助学生建立几何直观、空间概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几何图形教学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几何图形教学中可运用的有效策略,从而让数学活动经验积累落地实施。
[关键词]几何图形 数学活动经验 实施策略
《新课标》从“双基”变成“四基”,从重视数学知识技能到思想方法指导和活动经验积累的重视,是课程改革对人的数学素养培养的重视,是对人情感的重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对学生学习数学是至关重要的。小
在几何图形教学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城关小学 黄 豪
学阶段学生学习几何图形是比较直观,教学中运用各种策略进行直观感知、促进思维活动达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目的,才能获取几何知识并不断量化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一、对几何图形教学中的思考(一)不重视学生已有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见过、触摸过的正方体是熟悉的正方体椅子、积木等,是对生活中具体的正方体实物有直观体验。通过分析教材得知: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动手制作长方体框架,已掌握顶点、棱、面的特征和长、宽、高概念。教师再安排大量时间重复前一节课的活动,不重视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
验,这样的课堂其实效性差。
(二)学生被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活动经验是学习者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感性知识、情感体验和应用意识。教师强制学生按指定类型进行分类整理,缺乏体验性积累,脱离学生自我意识的感性概括,学生被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简单地将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由外部搬到内部,学生无法内化成自己能理解的、抽象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几何图形教学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实施策略
(一)让“生活”为“数学”带来正面迁移
数学与生活两者相辅相成,数学统编教科书中“课后练习”“日积
月累”板块汇聚了的名言警句皆出自
《论语》《孟子》《左传》等。教师在教
学中让学生们理解这些名言警句,在
此基础上,创设各种语境让学生学会
运用,而这才是教学目标。例如:二
上识字2《树之歌》,课后习题安排了
关于树木的谚语三句:十年树木,百
年树人;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树无
根不长,人无志不立。教师教学完此
课,先出示这三句谚语让学生熟读,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谚语。接
着,创设语境,运用谚语。让孩子选一选、填一填:王博士住在海外几十
年,如今回到故乡,看到家乡的大榕
树,感慨地说:“( )”爸爸常对我
说:“( ),你从小要树立远大的
志向啊!”( )是说一棵小树长成
大树只要十年,但培养人才是长久之
计,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这样,在
运用中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在运用
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中华传统文化
落地生根才能让学生的学、评更有效。四、巧用课后习题,展开想象翅膀统编版语文教科书第一学段中与
想象有关的语文要素共出现了五次,在阅读测试题中,与想象有关的题目也很多。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每篇课文在落实语文要素的过程中承担着的不同任务,结合课后习题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想象训练,把每课的任务落实到位,才能实现教、学、评吻合。例如:二下第四单元《枫树上的喜鹊》课后习题:看到下面的情景,你会想到什么?试着写下来。我看见喜鹊阿姨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
”我懂得,它们的意思是:“ 。”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叫起来:“鹊,鹊,鹊……”我知道,它是在说:“ 。”教学时,结合课文第五至十二自然段的学习,让学生先说后写,孩子们的想象可谓是精彩纷呈。生1:妈妈,我饿了!我饿了!生2:虫子!虫子!我们有虫子吃啦!
生3:妈妈虫子回来了,开饭
啦!开饭啦!(这样的想象多么符合“喜鹊弟弟”看到“妈妈”捉虫子回来时激动的心情。)
生4:乖孩子,别急!吃完了,妈妈再去!
生5:乖孩子,快吃吧!吃饱了,快快长大!
生6:孩子,慢点吃,小心别噎着!
……
(一位满含慈爱的“妈妈”在孩子们的想象中跃然纸上。)
在有关语文要素的教学中,通过从不同角度各个层次进行训练,让学生们在反复的练习中获得想象力和思维创造力的提升,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各项要素得到进一步的落实,综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与此同时,润物细无声地促进教、学、评的良性互动。
实践证明,课后练习是实现“教、学、评”活动一致性的一座桥梁。用好这个桥梁,课堂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评”就会更加“有效”,构建素养导向的良性互动的小学语文智慧学习就会更有实效。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