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语文教师采取以“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研究文本的方法,即以基于文本的问题为抓手、为纽带,通过问题的提出、分析、探究、解决,达到对语文的整体、深透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鉴赏能力、质疑探究能力和审美能力。针对一篇课文的内容,教师如何进行教学问题设计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一.立足于全文主要内容设计
立足于全文主要内容的设计,就是抓住文章主要的基本的内容,根据文章主要的基本的内容设计精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研读这些问题,达到理解课文、训练学生把握文章能力的目的。
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主要写了项脊轩修葺前后的情形,喜与悲的两种感情,母亲、祖母、妻子三位侵入。教学中可以针对这些主要问题做这样的设计:
1.本文写了哪些物?哪些情?哪些人?
2.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讨论,适时明确:“一间小屋,两种感情,三位亲人。”
3.讨论“一间小屋”(修葺前后的情绪)。
4.讨论“两种感情”(喜、悲)。
5.讨论“三位亲人”(形象及细节描写)并联系写作。
二.立足于全文重点内容设计
立足于全文重点内容的设计,就是抓住全文重点的内容设计问题,然后着重研讨这些问题,
从而把握全文的重点内容,训练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
如《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其重点内容是愚公妻子与智叟的质疑与反对。钱梦龙老师这样来设计问题:1.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故事?(移山)2.移山这件事做起来难吗?从文中出相关的句子来说明(“高万仞”“方七百里”)。3.移山难就越能显示人的不同的精神风貌,文中有两个反对者即愚公妻子、智叟,大家读读两个人的语言并思考:两个人都反对,但有无不同?然后钱老师引导学生着重分析两人说话的内容(“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地何”,“毛”有轻蔑讽刺的味道/“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只是质疑语文课堂)说话的句式(“其如……何”?“其”,反问语气副词,语气强烈/“如……何?”语气显示担忧)对愚公的态度(“甚矣,汝之不惠”,极不尊重/没有不尊重的意思)对愚公的称呼(汝/君)对愚公的表情(“笑”、“讥笑”、“讽刺”、“献疑曰”)。很明显钱老师把课文的重点放在两个反对者的比较上。这样的安排是适合的,它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培养了学生赏析文章的能力。
三.立足于教学内容的难点来计
一篇文章,对于中学生来说,往往有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立足于教学内容的难点设计,就是抓住课文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设计问题,研讨问题,达到教学的目的。“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这首诗的难点是作品主人公的变化。前四句写的是女子——四句的地点在江南,“所思在远道”,说明主人公在家。五六两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说明主人公在外地。对此,可这样设计问题:
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在家的女子、在外的游子。)
2.如何理解抒情主人公的不同?(想象远方亲人对自己的思念。)
3.联系杜甫的《月夜》(“今夜辘州月,闺中只独看。谣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以加深理解。
四.立足于课文的线索来设计
记叙描写这类散文一般都有线索贯串其中。教学中抓住线索这个文章的纲,宏观把握文章,接着依文章的线索再对文章的局部内容进行深度鉴赏,这不失为教学问题设计的一条途径。杨朔的《荔枝蜜》这篇文章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即不喜欢蜜蜂—想看蜜蜂—赞美蜜蜂—梦见自己变成蜜蜂。教学时就可以抓住这条线索,整体地把握文章。然后再对局部内容做深入的研究。在《赤壁赋》的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教学问题:
1.本文感情变化的过程是什么?(“乐甚”—“揪然”—“笑”)
2.扣紧感情的变化,依次分析文章内容:“乐甚”、“揪然”、“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并顺便讨论字词。
到底如何设计教学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最终的标准是使学生在一节课中语文素养得到极大的提高。
第亚平,男,江苏江都市职业教育中心校教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