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讲座
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现状与解决策略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许多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引起了百家争鸣,新概念的存在和演绎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视角,特别是不合时宜的“双基”教学引发了语文界的强烈反响。如何依据新世纪的现实需要,聚焦“语言”核心,回归“语言”本位,重视阅读教学的“语言感悟”,强调作业设置的减负增效?正成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就我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就阅读教学的“语言感悟”阅读教学的语文味”作业设置的减负增效”进行现状反思、谈谈一些个人的点滴体会,欢迎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感悟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是游离了主要目标。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在课改初期倍受好评,究其成因,是应课标之新,符综合之创。舞蹈、音乐、美术一股脑儿涌入课堂,把这么多文化堆砌成一起,语文的个性没有凸显,反而大大地淹没了“语文味”的本位教学。
二是阅读教学中脱离了文本语境。学生的阅读指导没有层次性,学生与文本的接触尚停留
在文字表面。
三是对学生设置作业单一化,只强语文课堂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机械训练,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问题解决策略初探
(一)让语文课堂回归“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求语文教学注重课内外沟通,学科间的融合,让语文课堂也 “活”起来。但是,很多教师对此定位不准,甚至矫枉过正,将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常识课等。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语文课程特点确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于是,“语文味”便成了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的一种自然流露。在课改的大潮中,我们应该崇尚“真实、扎实、朴实”的充满“语文味”的常态课堂让学生在弥漫浓浓“语文味”的课程上感受语文的无穷魅力,获得无尽的审美体验。
“语文味”应该是语文课堂的常态回归和自然流露,也是语文教师要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发璞归真,弥漫“语文味呢”?
语文味,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师生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生发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的,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程少堂--当代语文教育家)语文课堂呼唤“语文味”的回归,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语文课堂如何上出语文味。
1、入情入境,“读”出语文味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显示了它独特的魅力与旺盛的生命力。读,是语文课堂回归“语文味”的线索。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语文教学应把握好初读感知时的“量”,精读感悟是的“巧”,品读升华时的“情”,在阅读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获得审美体验和情感熏陶,让语文课堂弥漫“语文味”。
文为心声,“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课堂上获得的感悟毕竟是单一的,缺乏独特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文本所传达的情感,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多种形式的品读来获得,根据课文的情感基调,教师可指导学生品读,以升华情感,或急或缓,抑扬顿挫,让无声的文字化作有情的声音,并辅以音乐、画面等媒体手段,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自己融入文本,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读出文本内涵,感悟文本真谛。让“情,发自于内心;情,出自于品读”。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真挚感人的文章,我在引导学生在反复推敲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朗读的重音、停顿、音调和情感,把朗读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渲染气氛,我特地为课文配上了音乐,在回忆母亲拉着我,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时,配上歌曲《母亲》,在“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报在怀里……”时,则配上《烛光里的妈妈》,优美而深情的音乐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很快进入了文本的情感世界里,读得极富感情,直到课文读完了有好多学生还沉浸在那种浓浓的亲情之中,我发现好多同学在偷偷地擦眼泪。这是感动的泪水,是读者与作者的心产生共鸣的结果。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船长》一文,船长哈尔威忠于职守,沉着镇静,关爱妇孺,具有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和人性美。课文感情基调悲壮凄美,人物语言独具特。指导品读中,着重指导黑暗中的那段对话,引导学生读出简短有力,语速急促,命令威严,以感受情况的危急。哈尔威完成使命,和诺曼底号即将一起沉入大海那一段,犹如一个特写镜头,彰显悲壮与神圣,我引导学生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品读,并配上《泰坦尼克号》主题曲,让学生心灵与文本情感形成共鸣。
2、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陈钟梁先生曾说过:“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咬文嚼字”是最好之法。于永正老师曾经所说:“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关键在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近几年来,多媒体进入课堂,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但是,一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手段,一堂课上得 “热热闹闹”,但繁华过后索然无味,失去了语文课应有的味道,因为视觉的享受无法代替学生心灵独特的体验。一堂语文课应该倡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珍
视学生独特体验,让语文课堂洋溢浓郁的语文味。让语文课堂回归语文味,对课文的“咬文嚼字”便是落脚点之一。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品味,会起到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里有一句“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教学中让学生体会这两个“长”的意思不同之处。五谷可以“长”,可歌谣是怎么“长”的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这个“长”字是“创造”的意思,有的说是“产生”的意思……更精彩的是有的同学说作者赋予歌谣旺盛的生命力,歌谣在不断的产生、繁衍。并从文中到相关的语句证明:“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这说明黄河故道是歌谣的摇篮,并一代一代传下去。
《月光启蒙》中还有这样一句:“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品味:“音韵是听觉的事情,这里为什么变成了嗅觉的事情了呢?”学生读文后交流:用“芳香”形容音韵,更加说明母亲的歌谣声甜美,充满深情,充满温馨,芳香四溢,沁人心脾,犹如花的“芳香”一样醉人,突出了母亲的歌谣声给孩子们心灵带来的感受。
  教学中的咬文嚼字,绝不是回归到偏重工具性的老路上,而是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让学生“浸润式”地学习语言,积累、感悟、体会,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学习有价值的语文。
学生个性化的咀嚼品味充分感受到文字的奥秘和作者用词的精当。在咬文嚼字中走进文本,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从而在教学中让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
3、言为心声,“说”出语文味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头表达能力说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语文课程工具性的体现。在语文课堂“说”出语文味,不是师生的一问一答,否则学生练习的还是“对话语”,而是让学生根据一定的内容,并围绕此内容组织自己的发言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在学习《爱如茉莉》一文后,我引导学生说说什么说真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给出颇具语文味和话语:
真爱是冬日里的暖阳,
温暖彼此的心灵。
真爱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唤起生命的渴望。
(二)语文教学,“风骚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显示了它独特的魅力与旺盛的生命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青睐。然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环节的引领,而忽视了学生的自读感悟和通过品读升华情感。这样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往往出现了“套路化”、“模式”,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着教师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触摸文本,从而缺失了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本文试着从对一篇课文不同阶段关于读的 “量”、“巧”、“情”,这三个方面谈一些自己粗浅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