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eral
Arts
Guidance
2019年04月(总第336期)
文理导航
No.04,2019Serial No.336
学习共同体”意味着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校之间、家长及市民之间的密切协作和相互学习,其目标共同指向为每位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学习共同体”中的人是同气相求的,由此,这个体必然有一种平等、谦和、淡定的属性,尊重、倾听、合作、共享必定是其共同的行动准则,这样的学校和课堂是所有人都追求和向往的。课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多了,看似热闹的流水线式成果展演少了;课上蕴藏智慧的宁静多了,功利的喧嚣少了;在场生成的闪亮星火多了,场外的虚假繁荣少了。“假大空”的课堂变成师生一起倾听,共同思考的课堂,“真学”就这样发生。
一、专心动心,读得“真”
高明的老师引领学生诵读文本,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情意,欣赏文字的音韵美。我认为,在阅读中,可以品味到文学墨香扑鼻的气息,享受到文学涤荡心灵的纯净;感受到文学书写人生的激情。小学低段学生正处于读书启蒙的好时候,我们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笔者在教《古朗月行》时,先进行范读,让学生自然了解五言古诗的读法,感受古诗的韵律美。然后让学生自由读,大声的读,让学生读出诗的韵味。先指名学生读,再让学生点评,体会诗句的音韵美。让孩子在读准节奏的基础上,同桌、小组间错开读,一边读一边欣赏,多次反复,让学生体会月夜宁静的美,体会诗人丰富神奇的想象。接着,为学生链接简短的诗人生平微课,再让学生细细读,此时学生开始与诗人对话,逐渐对《古朗月行》前四句诗意、诗境、诗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正如学生所说,“大李白”比“小李白”会写诗,但“大李白”却没有“小李白”这样快乐,学生读到了成长的滋味。后来,看到学生热情高涨,在前面朗读的基础上,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再一次体会诗歌神奇美丽的意境,让学生仿佛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在明亮月下,像李白那样大声吟诵《古朗月行》。古人作诗,多为吟唱。吟唱古诗,更能表现诗歌的情意美,使学生印象深刻。古诗不仅可以美美地读,还可以美美地唱出来。这样,从小激发学生研究古诗古韵的兴趣,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这时老师与学生就成了趋向完美的学习共同体,在兴趣盎然中,完成了与文本最本真的心灵对话,这就是“真学课
堂”读的自然形态。
二、静心用心,听得“真”
低年级的学生有时较为顽皮,课堂上“问题”不断,看似热闹,但真正学会的不多。可能这是小孩子的天性使然,但作为教师,我们应引导他们学会静心倾听、静心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广泛应用,语文课堂也更加热闹。各种资源在丰富课堂学习内容的同时。课堂上学会倾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智者。不管怎样,我们都要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学会倾听,先要听懂说话者的内容,再体味话语中的想法,与说话者心心相通,从而产生“为什么这样”“怎么这样说”“能再简单些吗”等思维共鸣。
教师要用欣赏的态度去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哪怕他回答错了,哪怕你很生气,也要忍住,做到静心。老师倾听学生的发言,是对学生最好的尊重。相互倾听,师生心灵会有真正的相容、相通,会使学生的思维之河有力流淌。
三、自信质疑,问得“真”
正如人大附中的王君老师所倡导的那样:学习是件轻松快乐的事,同学们都不要一本正经、满脸严肃。确实,教师通过妙趣横生的讲解和提问适时引导学生,充分把学生由被动的听变为主动感知,能够大大
减少学生课堂上思维逃课的现象。
老师讲的精彩,不如多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思考,这需要智慧。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教学任务也应从学生中来,教学内容的选择不由老师自主决定,而是从学生众多问题中提炼出来。你的问题就是大家的问题,不以有问题为羞,而以有典型问题为傲。会提问题是智者,也是思想者。课堂上学生热情高涨,能自信地主动提问,可能就是高潮来临之时。
在进行《剪枝的学问》(第二课时)第三个环节交流“将信将疑”时,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请他们解释“将信将疑”的含义。一位学生怀疑道:“王大伯怎么这么自信呢?过分自信就是失败的开始。”这位同学提出的质疑很有深度,令人眼前一亮。接着,另一位学生提出质疑:“枝条越多,桃子才会越多。”又一位学生质疑:“枝条少了,桃子不就少了吗?”这几位同学很实际,认为多也是好事,比如人民币不嫌多,但个人缺点不是越多越好……最后一位学生质疑道:“眼见为实,我还
让课堂“真学”真正发生
——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小学低段语文实践研究葛建玲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骑岸小学,江苏
南通226000)
【摘要】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从微观层面来讲,是在课堂上使每
位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习是一种“内生性”的智力活动,知识只有内化,才能真正获得,因此,我们倡导“真学”。从根本上说,“真学”的发生机制就是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让每个学生同他自己的关系有一个根本转变。这是教育面向未来的重大使命。
【关键词】小学语文;真学;学习共同体
姻学科教育/语文语文课堂
Liberal
Arts
Guidance
2019年04月(总第336期)
文理导航
No.04,2019Serial No.336
(上接第30页)
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根据具体的文本与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自主阅读,也能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阅读中能更好地把握文本的内涵与情感。
四、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感悟课文情感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不能兼顾两者,总是过分偏向人文性或工具性,这都是不可取的。工具性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人文性又是语文文本的灵魂所在。教师应把握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工具性的基础上开展人文性的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既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又能感受文本的人文性,得到情感的熏陶与美的感受。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考虑到这是一首充满真挚情感的古诗,虽然文字不算很难,但毕竟是古代作品,对小学生来说,由于时代相距较远,语言规则也不同,理解起来还是
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教师先将为学生讲授重点字词,让学生逐步积累基础知识,这样才能进一步地了解诗歌内涵,理解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教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字典及课本注释搞清诗歌大意,一些重点字词由教师引导学生做重点学习,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诗歌写作的历史背景。在基本了解诗歌大意与写作背景后,教师又让学生反复朗读与吟诵诗歌,体会作者听闻收复失地后的欣喜之情,感受作者表达出的真挚情感,同时通过齐读的方式营造氛围,使学生在齐读的气势与古诗特有的音韵美
中得到情感的熏陶,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属性决定的,语文教师要将二者统一,才能更好地开掘情感路径,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
总的来说,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体验到文本的内容,还能从中感受情感的力量,由内而外提升学生的思想言行,人格品行,是语文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开掘情感路径,提升学生的学习深度,也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魅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将情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能够激活学生的情感,实现魅力语文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徐晓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与情感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58-59
[2]王玉英,王将.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72-73
没看到结出的桃子呢。”可见,学生是聪明的,分析问题时能够联系生活实际。
一次次静静的沉思,一次次静静的倾听,不知不觉就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天窗,培养了他们的质疑能力,让他们在个性阅读中获得了独特的心理体验,在使学生潜移默化中生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开心细心,说得“真”
“真学”课堂强调学生的“内化”学习,但并不完全否定
“外塑”的作用,尤其是教师的引领。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是
为促进学生“内化”服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法均可灵活运用。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内因,激发他们学习的生命潜能,才是最理想的真学课堂。对农村大部分学生来说,小学低学段课标语言表达目标的要求偏高,要达成目标需要老师花一些气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和微阅读的作用,让每位学生都开口说话,通过小组交流展示,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小学生的说话速度较快,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有时甚至会不假思索,不善于把要说的意思组织成完整的语言,就把自己天真的想法和感觉直接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话说得清楚一些、完整一些。通过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在作文课《小兔的故事》中,我将原来的一幅图拓展开,
制成一组图。再用ppt 动画按顺序展现狼发现小兔、狼一脸馋相(特写)、狼追赶小兔和小兔边求救边逃跑等场景,让学生一个过程一个过程地说清楚,进而将整个故事连起来,最后“看图编故事,分角表演”。这种练习,要求学生看图思意,自行设计出符合图意的对话内容,再分角以戏剧的形式表演给大家看。这种看、想、说、演多层次的练习,具有强烈的愉悦性和较强的创造性,提高了学生说话的条理性和生动性。在小组内开心地学习交流中,每个孩子都在不断阐释自己的观点,水到渠成地训练了表达能力。
教育要使每个人都不落下,要不分先后,使每位学生都有所进步,要努力为学生铺展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诗与远方。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实践,能让智者与智者发生思维的碰撞,用智慧孕育问题、用问题催生智慧。师生教学相长,享受幸福生活,共写教育传奇,必将使“真学课堂”这棵生命之树绿意盎然。
【参考文献】
[1]周一贯.语文课堂变革的创意策略———周一贯谈好课的应有样态[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10-17
[2]陈静静.跟随佐藤学做教育———学习共内体的愿景与行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102-108
[3]赵希斌.返璞归真教语文:文本的艺术分析[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71
姻学科教育/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