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怎样的课堂
新课改下,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怎样的课堂?输入关键词,上千条的有关文章出现在我们面前:自主探究的课堂、合作交流的课堂、开放的课堂、综合实践的课堂、开放的课堂、自由感悟的课堂……我们每个老师也都会说出一连串的词汇,可在我们的教学中,又能扎扎实实做到多少呢?我感觉以上的提议我们做起来并不难,难的是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一个富有诗意的、充满激情的、快乐幸福的课堂。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学习?
    在教学中,我除了认真吃透教材,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精心制作实用的课件外,试图让我的课堂变得充满激情,力求每一节语文课都能让孩子愿意走进文本,感悟文本!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不是无情人。语文教师走进课堂,就是一个鲜活的人,一个情感的化身,站立讲台,温情如慈母,真挚似朋友,亲密像伙伴;伴随文本,激情似火,柔情似水,横刀立马,月下低吟,讲到悲痛处泪流满面,讲到激动处手舞足蹈,讲到快乐时,孩子般欢笑……以教师的情激发学生的情,以教师的悟引领学生的感悟,合理控制学生的学习情绪,做到课堂教学有张有弛、动静结合。
语文课堂
    记得我在讲《荷花》一课,我声情并茂地范读第四段,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听着你们的赞美声,我仿佛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眼前出现了……”,边读我边用夸张的姿态表演荷花全开、半开的各姿态,学生被我的激情感染,想象自己也变成了一朵朵荷花:全开的、半开的、将开的!在学生入情入境之后,我就再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配乐表情朗读课文。
    “我感觉大家都陶醉了,谁来做我们第一朵荷花!我为你配上音乐!”入情入境、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大胆表现构成了学生的激情:马淸铨第一个站起来,“我做第一朵荷花!”接着陆续站起来好多学生,站着的学生边做动作边读课文!坐着的同学也跟着表演!最后全班的孩子都站起来,在课堂到达热闹的顶点时,我话锋一转,把学生引向静思。“现在让我们在闭上眼睛,静静地、静静地,用心灵去看、去听、去感受荷花荷花的世界,好吗?”学生轻轻闭上眼睛,教师播放背景音乐《采莲曲》,学生在音乐声中自由想象,教室里显得很安静!直到音乐结束!
    在沉寂之后,我再一次开启学生想象的思维,煽动他们表达的欲望:你们看到了吗?听到了吗?“我看到了我们就是荷花,在荷花池里跳舞!”“我看到了荷花在阳光下翩翩起舞,非常
好看!”“我看到蜻蜓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我看到小鱼从我的脚下游过!”“我看到了崔老师在荷花池边给我们上课!”“我听到有人在荷花池边弹古筝!”“我听到蜻蜓在对我说,早上空气真好,飞来飞去真快乐!”“我好象还听到青蛙在叫!”教师充满激情的范读,充满激情的煽动语言,就会调动了学生的激情,激情的想象,激情的表演,构建了激情想象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孩子们怎么能厌倦?经常是下课铃声一响,孩子就说“我还没有上够呢,怎么又下课了?”
  在讲《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在孩子们总结雷利的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后,我创设情景:这么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位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亲的父亲,怎么不让这位中国孩子感到骄傲和自豪呢?他又是多么热切的盼望爸爸能够早日回来,把那顶蓝盔带在自己的头上!同学们现在你就是那个中国孩子,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爸爸胜利归来,一家人在机场幸福团聚的场面。当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微笑沉浸在幸福中的时候,我课件出示送遗体的图片,哀乐同时响起,并随哀乐激发学生情感:现在日夜思念的爸爸回来了,我和妈妈捧着鲜花来到机场,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爸爸啊,您不是答应亲手给我带上蓝盔的吗?如果您有信的话,您为什么离我和妈妈而去,你听到我和妈妈的哭声了吗?(此时我哽咽的声音和泪水让很多学生已经泪流满面了。)然后再提问,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
那个中国孩子,你会对着爸爸的遗体说些什么?孩子们这个时候就有了身历其境的感觉,就会有话可说,接下来的指导朗读就水到渠成,很容易的把作者对爸爸的深切怀念,对战争的憎恨读出来。下课后还有好多学生沉浸在悲痛和对战争的憎恨之中,“和平”这粒种子也就深深扎根于孩子们心中!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也试图让孩子们在快乐中享受作文的快乐!“趣味教学,事半功倍”这是学生作文本,家长的留言!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可能孩子们的心思早已经飞到了周末,一个个有点心不在焉了,我知道如果再讲什么学生也听不进去了,就说:“孩子们,今天的作文课,我们来做个游戏,如果大家觉得开心的话,咱们就来写一篇作文,如果感觉不开心,不好玩,咱们就不写,好吗?”“好!”孩子们的眼睛立刻就亮起来了!
    “请大家准备三张纸条,在上面分别写上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要干什么啊,老师?”孩子们一边疑惑地问着,一边做着,不一会的时间就写完了。三种纸条分别收起来后,我请班长走上讲台。在三种纸条中任意抽出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来,然后连起来读,“妈妈在大街上洗澡。”“于镇国在鱼肚子里吃饭。”“老师在树枝上拍皮球。”……有的孩子笑着滚
到地上,有的捧着肚子笑出了眼泪,笑声,叫声,跺脚声,拍桌子声,议论声……教室里好不热闹!“同学们开心吗?”“开心,太开心了,从来没这么开心过!”“那好,我们今天的作文题目就是《开心一刻》,请听老师给你讲,该怎么来写这篇作文……”之后就是孩子们唰唰的写字声,放学时我安排孩子们拿给家长一起分享快乐,并且请家长指导。所以就有了上面家长的留言。如果我们能把每次作文都能上成这样,孩子怎么还会怕写作文,厌烦作文呢?可有时真的没有做到,有教材的因素,也有老师的因素……
    现在的大语文学习,新课程改革,有太多的方面需要我们去探索,虽然努力去做,由于种种原因,课堂中也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比如:让孩子说的多了,表演的多了,学生太活跃了,有时心思好久不能收回来;孩子自主探究,他们的差异问题又不能有效的解决;有时还不能正确把握体验感悟与语言训练之间的关系。教学中虽能强调整体阅读、体验感悟,却忽视文本的语言因素,有时仅对情节内容有所了解。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值得我们去深思,去研究!我相信,只要我们去努力,只要我们去探索,我们的语文课堂会越来越精彩,会让的孩子们越来越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