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会翻译“白雪纷纷何所拟”“未若柳絮因风起”等句子。
水平目标:
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使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3、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反复诵读,通过想象、比较,品味“未若柳絮因风起”的优美意境。
2、通过比照,透过文字感受文学作品中丰满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以反复诵读的形式,通过想象、比较,分析谢安为何而“笑乐”的可能性,品析“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两句语言的妙处。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讨论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晚唐昭宗年间有位宰相叫郑綮,很善写诗。一次有人问他:“相国近有新诗否?”他回答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是啊,似乎风雪与诗向来有缘,与诗家的灵感灵气有缘。有人冒雪吟诗,有人踏雪寻诗,而东晋名士谢安和晚辈们在家里也能咏雪联诗。今天,让我们穿越到1600多年前谢安家中的联诗现场,欣赏他们的诗句,感受他们的雅趣。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全班同学自由诵读课文两遍(力求读准字音,不回读)。
2、请一个学生朗读没有标点的文章,第一步要求加上句读,第二步要求读出句中停顿。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请一个学生朗读有句读的课文,其他同学从字音、流畅、情感、语速、轻重音等角度评价。
4、请该生在听取同学的点评意见后,再读。
5、全班同学齐读课文,在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中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三、合作探究,掌握文意
1、自读课文,同桌互助,结合注释,掌握重点文言词语(教师PPT投影展示重要文言词语,以提问形式补充落实)。
内集:家庭聚会;儿女:子侄辈;俄而:不久,不一会儿;欣然:快乐的样子;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未若:不如;因:凭借;即:就是;何所似:倒装句,即似何,像什么。
2、根据屏幕上的注释和书本注释,主要以自我翻译为主,能够同桌互助,翻译全文。请一学生翻译全文,全班同学和老师修正、补充。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太傅快乐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
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大笑了起来,很快乐。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注意:(1)大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未若柳絮因风起:改变下顺序,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说话用语习惯,“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全班学生再齐读课文
四、逐步深入,品味语言
1、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析:谢家子弟在下雪日家庭聚会,比赛咏雪。
2、谢家子弟的咏雪比赛是在谁的主持下实行的?他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析:谢太傅(谢安)。
3、谢太傅比照赛的结果有何表示?(用原文字词回答)
析:大笑乐。
4、(主问题)谢太傅为何会“大笑乐”?(教师恰当引导,充分挖掘学生不同意见,学生小组间展开热烈讨论,言之有理的答案教师都可认可)
析:
(1A)谢太傅对两个人的两个答案都满意,故“笑乐”。(追问拓展:两句话各好在何处?)
“撒盐空中”好在:
A、“撒盐空中”在晋代可能是一种常见的风俗,以敬神、驱邪,这个比喻来自于生活,有现实根据可依,说明胡儿擅长体会、感悟生活。
B、历史上也不乏以盐喻雪的名句:李贺“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白居易“盈尺白盐寒,满炉红玉热”、 苏轼“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后庭已堆盐”。皆可见以盐喻雪恰当。
C、雪的颜和下落的姿态都跟盐比较接近,所以将雪比作盐,十分形似。
“柳絮因风起”好在:
A、“柳絮”凭借风力满天飞舞,富有生命力。
B、柳絮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未若柳絮因风起”有深刻的意蕴。
(1B)谢太傅笑前喻,乐后喻。(即:对胡儿的比喻有略含贬义的笑,对兄女的赞许之乐。)(追问拓展:为何笑前喻乐后喻)
“柳絮因风起”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未若柳絮因风起”有深刻的意蕴。况且“柳絮”凭借风力满天飞舞,富有生命力,而盐是被动的“死”的意象。
“撒盐空中”过于追求形似,却忽略了神似,忽略了诗句理应具有意蕴美的要求,追求形似忽略神似,没有意蕴美的诗句自然比不上形神皆备、意蕴深刻的诗句,自然“撒盐空中”也是比不上“柳絮因风起”的。
注:上述两种答案学生都有可能会想到,出现的次序皆有可能。若(1A)出现在前,即按照上述过程上课;若(1B)出现在前,可用追问(追问:同学们是不是觉得“撒盐空中”这句比喻差到一无是处?)的形式在充分肯定“柳絮因风起”句子更佳的基础上,也附带对“撒盐空中”的正面评价。
(3)谢太傅对“未若柳絮因风起”“笑乐”。(此处分析“未若柳絮因风起”句子的优美意境即可,对胡儿的未评价,对兄女的高度肯定。)
(4)谢太傅对家庭气氛的“笑乐”。
追问:本文中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家庭,这个家庭具有怎样的家庭气氛?你是从文章中的哪些句子或词语看出来的?
析:气氛:融洽、和睦、欢快、轻松、文化气氛浓厚
从“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欣然”、“未若”(说话直率,可见气氛轻松)等句子、词语看出。
注:可能会有学生认为谢太傅是对“撒盐空中”的认可(“撒盐空中”更好),因为雪的颜和下落的姿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随风往上飞扬,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用盐更加形似。碰到这个答案,教师应用“好的诗句应该不但形似,更重要的是神似,是有意蕴美”来实行讲解。
5、兄子胡儿和兄女对自己的诗句有无评价?
析:学生很可能会说“没有”(“不到相对应语句”。)
教师要擅长引导:“差”和“未若”,不自信和自信的区别,其实是有评价的。
6、追问:作者有无对这两句比喻有个谁优谁劣的评价?
生:有。
师追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最后一句能够明显看出:“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个句特意交代谢道韫的身份(不刻意去写胡儿谢朗),暗示谢道韫既有天资才气,又有后天的艺术熏陶等。说
明了作者对谢道韫的才气是赞赏的。
7、资料补充
师:其实后人也多是对谢道韫的这句诗赞赏有加:
宋人蒲寿宬“当时咏雪句,谁能出其右?”;朱淑真“凭阑观雪独徘徊,欲赋惭无咏絮才”,秋瑾“咏絮辞何敏,清才扫俗氛”。
《咏雪》中,谢道韫说出“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名句时才7岁,小小年纪才气就已外显,她长大后成为了一个才女,人们所以句叫她为“咏絮”才女,曹雪芹《红楼梦》中对薛宝钗、林黛玉的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他的判词从侧面写出了对谢道韫此句的肯定。
五、拓展积淀
1、文中的家庭气氛融洽、和睦、欢快、轻松,充满着浓浓的文化气氛,让我们也参加进去,看看我们还能够用哪些比喻来形容雪?
析:羽毛、棉花、蒲公英、梨花……
2、古人咏雪的诗句也有很多,你能记起哪些?(PPT展示,学生回答后齐读一遍)
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陆游《夜大雪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3、《世说新语》简介
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才华横溢的谢道韫,我们现在能够有缘看到这句优美的诗,得益于《世说新语》的记录。下面请一位同学阅读屏幕上对《世说新语》的简介。(PPT展示)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403—444)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
、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第二门——言语。在“言语”门中,所记的是在各种语言环境中,人物为了各种目的而说的佳句名言,多是一两句话,非常简洁,言辞或得体巧妙,或哲理深刻,或含而不露,或意境高远,或气势磅礴,或擅长抓住要害一语破的,很值得回味。
4、反复诵读,背诵全文(时间多余情况下)
六、总结课堂
在这堂课中,老师和大家一起理解了有“咏絮才”美誉的谢道韫,也感受到了东晋士人家庭和睦欢快的气氛与雅趣;更让老师快乐地看到了你们的智慧在眼中闪现。现在我想把冰心的一首小诗送给你们,希望你们都做一名出的聪慧、睿智的少年!
万千的天使
要起来歌颂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
含着伟大的灵魂
有着无穷的机智
——冰心
七、作业
咏雪原文(1)完成作业本
(2)小作文:发挥你的想象,使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如:加入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将原文扩写成一篇很多于200字的记叙文。
八、板书
咏 雪
《世说新语》
撒盐空中(形似)
大雪纷纷 大笑乐?
柳絮因风起(神似、意蕴美)
更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