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及荀子墓
荀子墓区正在进行长青坊、荀公园、荀子墓三个牌坊等工程建设。
荀子,名况,字卿,赵国时期赵国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大师,是百家诸子的集大成者,是孔子和孟子的后继人。
荀子墓位于镇驻地一千米处,运女河的西岸,据史料记载,原墓地是一个巨大的圆坵,墓顶较平,上小而下大,后明清时受洪水的冲击,成为了东西长堤型,后经修葺 ,恢复成为了原来的形状。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荀子墓,东西长30米,南北宽20米,高3米。墓冢上绿草萋萋,周围是刺槐环绕,墓冢前有古碑两座,这一座是清朝道光二十一年(1981年)以篆文所立的“补建荀子墓碑”墓顶有四角帽碑,碑文记述了荀子的生平。而这一座是清朝光绪三十年(1901年)山东巡抚周馥所立,碑一侧有周馥捐赠的一些记录。荀子墓在1977年被立为省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0年镇政府筹资对荀子墓进行了重修,对墓冢周围用青石垒砌高一米,周长157米。四周用红砖垒设围墙,高2.2米,总面积荀子劝学篇6400平方公里。07年8月召开了荀子研讨会,并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荀子的到来,开启了以兰陵为中心的教育文化传播,兰陵也成为了激扬文明,治国安邦的教育基地。荀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韩非子、李斯、浮丘伯、匡衡、萧望之等等,在秦汉之际有的成为了治世能臣、有的成为了传经大儒。荀子的思想,不但影响了当时那个时代,并对后世也产生了积极地影响。汉时,文学家刘向曾称赞“兰陵多学,盖以荀卿”。谭嗣同说“两千年之政,乃秦政也。两千年之学,乃荀学也。”也曾说过“几千年来,形势上用孔子,其实再用秦始皇,秦始皇用李斯,李斯是法家,是荀子的学生。”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国,深受齐襄王的器重,最为老师,曾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后受齐人的馋言被迫离开齐国来到楚国。
也就是司马迁《孟子 荀卿列传》中所说的“齐人或馋言于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荀子曾两次担任兰陵令,第一次是公元前255年,荀子当政前后十八年一直是“政平而民安”,促进了兰陵、 政治、 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后春申君被李园杀害后,荀子免官居于兰陵,著书而立,在文峰山杏坛讲学,传业授徒。
荀子以《荀子》一书由为著名。有三十二篇,其涉及的政治、经济、文学、教育等光辉的思想,至今仍有现实作用和借鉴意义。其中的《劝学篇》由为我们熟知。在劝学篇中系统的
阐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荀子说:“积土成山,蛟龙生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胜心备焉。”学习又贵在坚持,劝学篇开头说了:“青,取之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学习又要用于实践,《效儒篇》中就以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知,学以行之而止以。”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落脚点。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他认为自然界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的,但人类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把自然规律作用于自然与自然协调相处,这样才能“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又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居和一”,“隆礼重法”的和谐世界观。他认为人与自然是相对独立的,人在社会活动中发生的事情往往取决于人,而与天无关。人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体当中,不可能脱离体而独立的存在.治理;治理国家要崇尚礼仪,爱护人民,这样才能富国兴民。
荀子的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他不断地影响着后人,鼓舞着后人,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而这颗历史璀璨的明珠,也将长眠于兰陵这块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上伴随着兰陵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萧望之及萧望之墓园
萧望之(前114 —前47年 ),字长倩,东海郡兰陵人,汉宣帝时,曾以儒家经典教授太子,历任左冯翊、大鸿胪、太子太傅等官,死后葬于兰陵镇北王庄村,东距蒙台公路251米。萧王墓在1979年被立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立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出土的瓦当、铜镜、陶楼等其中陶楼被评为了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萧望之的童年是在兰陵度过的,他从小就勤于学问,重点攻读了《论语》《礼记》《齐诗》等。他博学多识,主治《齐诗》。后来搬到了今杜凌(今陕西省西安附近)。家世本以种田为业,地杰三年,京师雹雨成灾,宣帝以为天降怒于人,便向臣询问政治上的得失,因久闻萧望之名,便派人去问话,萧望之提出广选贤才而参与国家大事。萧望之提出贤才而参与国家大事,宣帝听其忠言树立公道等主张,并把他留在身边作为竭者,一年三次升迁,侍奉两千石。后霍氏谋反后,萧望之的威望越来越高,成为九卿之一,直至升任御史大夫,位居三公。元帝即位后,更是以师父深受尊重,后遭宦官弘恭、石显的诬陷和压迫,被逼自杀,葬于小仲村。
萧氏源远流长、星璀璨,不但有一代儒学宗师萧望之,还有南齐的开国皇帝(齐高帝)
萧道成,南朝梁的建立者,(梁武帝)萧衍等等,萧望之之子,萧良、萧由等都通晓五经,食禄两千石,皆为一时名人。现在萧氏的后裔遍布世界各地,尤其是在港澳台、马来西亚、印度、等东南亚地区都进入了主流社会,对社会颇有影响。
萧望之仙逝至今2000多年。多年以来,由于战乱等各种原因,墓地迭遭损坏。近年来,随着宗族文化的恢复和发展,海内外萧氏后裔宗亲反映强烈,纷纷要求重修萧望之墓。一为尊祖敬祖,纪念先祖;二便于海内外萧氏宗亲来兰陵祭拜祖先;三利于各地萧氏宗亲和客家人来兰陵开展联谊活动。因此,修建萧望之墓,既是历史给萧氏后裔的重任,也是现实对萧氏后裔的要求,对落实中华萧氏宗亲联谊活动和弘扬萧氏客家文化,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县委、县政府、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萧望之墓的修建工作,分别成立了萧望之墓修建领导小组。镇里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总指挥、分管副书记任副总指挥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萧望之墓园工程建设指挥部”。按照部署,通过全国第二轮土地修编,把萧望之墓地周边的162亩基本农田变更为全球萧氏大宗祠建设用地。目前,按照总体规划方案,相继完成了萧望之墓园和大宗祠建设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萧望之墓园已于去年6月底进行开工建设,拉开了全镇旅游开发的序幕,一期工程总投资800多万元,享殿、东西配殿、庖箱、思
堂、碑亭工程、御路、挡墓门等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对文武大臣、石像生、挡墓墙、灵水、甬道、绿化等辅助工程进行修建完善,萧王墓的建设启动为兰陵旅游开发的成功启动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兰陵旅游的破题之作。
兰陵镇猴呱嗒鞭舞
在我们历史悠久、民间艺术丰富的沂蒙大地上,绽放了众多美丽的民间艺术之花,作为其中亮丽的一朵奇葩,苍山县猴呱哒鞭舞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为了更真切地感受猴呱哒鞭舞的艺术魅力,近日记者来到了她的故乡——苍山县兰陵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