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思想特点  荀子思想虽然与孔子、孟子思想都属于儒家思想范筹,但有其独特见解,自成一说。荀子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孔子、孟子在修身与治国方面提出的实践规范和原则,虽然都是很具体的,但同时又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孔子竭力强调"克己""修身""为仁由己"等。而孟子则以"性善"为根据,认为只要不断扩充其"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求其放心",即可恢复人的"良知""良能",即可实现"仁政"理想。  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  思想家  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  荀子像(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应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繁荣发展;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主张人性有两部分,性(本性)是恶的动物本能,伪(人为)是善的礼乐教化,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在有名的《劝学
篇》中,他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文中强调的重要性,认为博学并时常检查、反省自己则能知明而行无过,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  文学家和教育家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他的文章已有语录体发展成为标题论文,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趋于成熟。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此外,荀子还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性恶论  《荀子?性恶》中,荀子认为人性有两部分:性和伪。性是人先天的动物本能,是恶;伪是人后天的礼乐教化,是善。性(动物本能)的实质是各种欲望,如果顺从性,人就会为满足欲望不择手段,导致道德沦丧、天下大乱。圣人知道性是恶的,所以创制礼义道德,化性起伪,用伪取代性,使人变善。  达尔文进化论也能佐证性恶这一点,因为生物在进化历程中,只有进化出生存欲、占有欲才能存活。为了自己的生存牺牲他
人,占有尽可能多的生存资源,消灭竞争者。这是性,是恶。  那么为什么要伪?善有什么用?《荀子?王制》中又说:论力气,人不如牛;论速度,人不如马,然而人却驯化了牛马为己所用,这是为什么?因为人能组成社会,团结一致,而牛马等兽类不能。人为什么能组成社会?因为人有道德(义),有了道德,就能组成牢固的社会,使人的力量大增,人类繁荣发展,幸福生活。道德的作用就是维持社会内部秩序,构建和谐社会。  这就是伪的作用。伪(礼义道德)能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保证人类的生存三、性恶论(一)性的定义和作用论性,一定要先确定性的定义和了解性的作用,才能加以论断,荀子论性,并不完全在性恶一篇之中,他的正名篇中对性的定义和作用已然提及。性恶篇是对性恶所提出的论证,从而导发化性起伪的理论,再进而导出正理治平的政治学说 v主义。兹一一申论于次:性的定义:正名篇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者,天之就也。」《荀子正名篇》 性恶篇说:「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荀子性恶篇》以上是荀子对性下的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和「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文章似不一致,生之所以然是指求生的根据,从生理现象再推进一层的说法。不事而自然是指人生先天所固具。从荀子整个思想系统看,荀子对前一义并未再加申论,只说「凡性者,天之就也」,轻描淡写的把「生之所以然」,归之「天之
就」。而以「不可学,不可事」一语再回到性为人先天所固具的一义之中。「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更具体说明此一人生先天所固具的性的本能作用 荀子劝学篇X感应,再由此一感应所表现的各种不同状态好恶喜怒哀乐。荀子的所以对性的定义作如此详尽的分析,重点显然是摆在心理现象方面,目的是要导出性恶的理论来。性的作用性的定义已如上述,现在再叙述性的作用,正名篇说:「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以不免也。」「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荀子正名篇》前面在性的定义中,曾提到「精合感应」,为性对外物直觉所发生反应的作用。此一反应作用所表现出来的好恶喜怒哀乐等状态,荀子称之为情。又说:「情者,性之质也」,可见情是从出于性的。接着又说「欲者,情之应也」,故欲为应情而生的。由此看来,荀子心目中的性、情、欲纵然不是一体,亦具有连锁从属性。下面再进一步探讨荀子所指的欲。「今之人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荀子性恶篇》「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积蓄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荀子荣辱篇》人饿了想吃饱,冷了想穿暖,累了想休息,这都是出于人的情性。而且吃的希望是上好的美味,穿的希望有华丽的文绣,走路希望有舆马代步,更希望能蓄积余财,藉以满足欲望。「若夫目好,耳好声,口
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荀子性恶篇》眼睛的好,耳朵的好声,口舌的好味,心的好利,骨体肤理的好愉佚,都是本于情性而产生的,不事而然的。荀子对性、情、欲三者的从属反应情形,分析得如此详细,即在说明一切由欲所表现出来的无不导源于性。(二)性恶说及其论证上节已叙述荀子对性所下的定义和作用,荀子本他此一观点,认定性是恶的。现在且看他的论证。1、「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之人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性恶篇》2、「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性恶篇》3、「今人之性,饥而欲饱此人之情性也。今人饥,见长者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则孝子之道,礼义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性恶篇》4、「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院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埶,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性恶篇》5、「凡古今天
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已。今诚以人之性因正理平治邪?则有恶用圣王,恶用礼义哉!今当试去君上之埶,无礼义之化,倚而观天下人民之相与也,若是,则强者害弱而夺之,众者暴寡而哗之,天下之悖乱而相亡不待顷矣。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性恶篇》荀子在性恶篇中,不厌其烦的提出性恶的论证。其中有正面立论的,也有反面立论的。前面第一点是最主要的论证,与上节性的作用中所叙述的完全脉络一贯。第二点是针对孟子性善说立论的,因人生而离其朴资,故性恶。第三点说人饿了想吃,冷了想穿,是情性使然;对长者的辞让,纯由于后天的礼义文理,如果顺情性就不会辞让,因此人之性恶。第四点是从反面立论,苟无之中的,必求于外;苟有之中的,必不及于外。所以认定「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第五点就善恶本身意义来说的,善指的是正理平治,恶指的是偏险悖乱。如果世道已正理平治,则偏险悖乱情事就不会发生,那么礼义也就失去作用,不会产生。反之,所以有礼义文理来规范约束人的行为,为的是有偏险悖乱的情事发生,故尔性恶。再从荀子在性恶全篇中,一而再,再而三的阐述性恶,但只说「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却不说「人性本恶」,更没有说「人性皆恶」,这都是有他基本观点的。荀子讲性恶,也并非以为性致恶,人到至恶的地步,也是积成的。荀子说:「凡人有所一同。‧‧‧‧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杰跖,‧‧‧在住错之所机耳。」《荀
荣辱篇》礼论(一)、礼的由来荀子所说的礼,其范围至为广大,上自人君治国之道,夏至个人立身处事之道,乃至饮食起居的细节,莫不为道所涵摄。礼不但是行为方面的准绳,且亦是思想言论方面的准绳,不但是处理社会现象的准绳,且亦是应付自然现象的准绳。故荀子所说的礼,包罗着言行的各种规范,可说是一切规范的总称。试分别引录荀子的言论,以见礼的涵摄之广。「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圣人化性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也。」《荀子性恶篇》圣人化性起伪而生礼义,已明白指出礼义是圣人由化性起伪而生的。而且性本不知礼义。儒家人文思想的基本观念仁,是由孔子对周文(礼制典宪)反省而悟得。孔子对周文通过其自觉的反省,而善言礼之价值与意义;孟子就孔子所言更进一步,转入人的心性,往礼的根源处立论;荀子则直契周公制礼与孔子从周一义,偏重礼的客观效用。依孔子,求得生活上的合理,是其它一切事务合理的基础。故孔子的人文思想,是通过周文向里收,确立内圣之本,这一内附的方向,为孟子所承继,此即孟子的心性论。孟子这一内转的偏向,只承袭了孔子建立人文思想的一半。荀子要纠正此一主观的内偏,自觉地向外开,朝外王方向转,故特重具有客观意义和精神的「礼义之统」;礼义之统是由历史累积而成的,是儒家客观理想之所
本。孟荀内转外转的两步发展综合起来,才足以完成儒家所担负的时代使命。论与颜渊篇: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都是向里收而后外现的主观义。孟子和齐宣王论王道,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和公孙丑论养气,要集义所生,而不是义袭而取之的。这也完全是由内转而后外发的。孟子的心性论是内转的结晶。内转的结果是认为解决一切问题,要从心性着手。荀子则大弹反调,重客观性,要向外转,由外转再内缩。孟子的理路,已然从孔子立下根基;荀子的理路,却要自己开辟,所以从外转的「礼义之统」中再压缩出礼义的由来。亦即礼义非本于性而生自于人的起伪。(二)礼的范围和功效荀子心目中的礼,不仅涵盖着法度,举凡人类的思想言行的标准,名称容或有义,但均为礼之所从出。礼之所至,始有和谐与满足,正理与平治。礼的范围至广,功效至大。引录原文以明:「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修身篇:礼者,所以正身也。性恶篇:礼义生而制法度。」《荀子劝学篇》由上面引录的三则看,荀子心目中对个人的修身、生养,社会秩序的维系,国家的治乱强弱,无不有着密切的关系,产生极大的功效。而礼的功效所至,也就是礼的范围所及。就个人而言,饮食衣服,居处动静,都要由礼,治气养心,亦要由礼,养生安乐所依靠的是礼,事君为父所需实行的亦是礼。由此可见,个人立身处事所应守的规范,荀子亦都要称礼。(三)礼的作用礼的对象是
人,要分析礼的作用,必先对「人」有所了解。「人之生不能无。」《富国篇》「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荀子非相篇》「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声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荀子大略篇》综合以上荀子的观察,可以归纳为下列四点:人是营居生活的。人有辨的能力。人不同于其它动物,因为有义,所以最为可贵。人有欲念,虽尧舜亦无法为之去除。以上四点,严格的说,能的除了人以外,还有其它动物,如蚂蚁、蜜蜂,不过组织远不及人的处来得严密。欲念亦不限于人类,饥而欲食是所有动物皆然的,不过人的欲念较多而且难于满足。故真正人的不同于动物的,是有义、辨的能力。故礼的作用亦仅能及于人而不能及于其它动物。亦即礼的所以对人能发生作用,端在人有义、辨的能力。「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荀子非相篇》人不能离索居,因为人是社会动物。但居而没有秩序必争,争必乱。这使人居而不乱的秩序就是「分」。所以无分是乱源之一,要根绝此一乱源,就要有「分」,且因为人有义、辨的能力,所以能「分」,进而才能居而不乱。礼论篇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这一段一面说明礼
的由来,欲为原因之一,同时说明礼的作用之一是「养人之欲」的。因为人生而有欲是必然的,欲的需求无度,则必争必乱,所以无度的欲亦是乱源之一。另一方面欲为情性所从出,扼杀又有背人求生的原则。故先王制礼义以分之。一面「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一面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相长,达到绝灭因欲而发生的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