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网络舆情应对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网络信息发展需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和应对管理,提高我县网络舆情监测、研判和应对水平,确保网络舆论得到有效监测和应对,网络舆论危机得到有效化解,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网络舆情是指通过论坛、博客、播客、微博、QQ 、新闻跟帖、转帖等互联网形式,反映出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与老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以及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重大事件的言论和观点信息。
第三条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涉及我县的网络舆情监测、研判评估、应对处置的一切活动。
第四条  工作原则
(一)准确把握、快速反应。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引导工作时效性很强,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
必须确保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办理,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主动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严防因贻误而被恶意炒作的事件发生。
(二)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结合部门工作实际,根据办法规定和要求,及时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对管理的各项制度和预案,明确工作措施和职责分工,严明纪律,严格奖惩,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运转。
(三)加强引导、注重实效。要切实增强舆论安全意识,不断提高舆论引导工作水平,确保各类新闻、信息发布有利于县委、政府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人民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五条  领导机构及职责。成立xxx县网络舆情监测、研判评估、应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委政法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部长、县人民政府分管外宣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纪委、县委统战部、
县委政法委、县委宣传部、县委保密局、县委党史室,县公安局、县司法局为成员,下设办公室于县委办公室,由县委办公室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对网络舆情监测、研判评估、应对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指挥、指导和监督各职能组协调做好舆情监测、研判评估、应对管理工作,对舆情研判评估、应对管理工作的重大事项和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决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舆情监测组、研判评估组、应对管理组。
第六条  舆情监测组组成及职责。舆情监测组由县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县公安局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县委政法委根据工作需要,拟定成员单位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预案启动后牵头召集相关部门组成。主要负责组建网络舆论监测机构,制定网络舆情监测的有关制度,监测、整理分析、反馈与本县有关的网络舆情信息;协调、监督、检查、指导对本地区重要信息网络的安全保护管理工作,监控网络信息违法犯罪活动,组织、协调对网络违法犯罪案件的取证、查处工作,掌握公共信息网络违法犯罪的发展动态,研究违法犯罪的特点和规律,提出防范和打击公共信息网络违法犯罪的对策;组织开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宣传、教育、培训,对有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的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根据需要参与支持研判评估组、应对管理组工作。
舆情管理
第七条  研判评估组组成及职责。研判评估组由县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成员由县委宣传部根据工作需要,拟定成员单位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预案启动后牵头召集相关部门组成。主要负责强化与网络媒体的联系,与省州主要互联网站建立长期紧密的沟通机制;根据网络舆情实际,按照舆情性质、程度和涉及范围,结合实际报请启动应急响应,提出应对措施和策略建议供领导小组决策;通过对网络舆情的跟踪分析,把握舆论发展走向,分析判断突发及重大舆情的级别和程度;结合工作需要,加强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制定完善有关工作制度,规范网络舆情研判工作流程和内容;根据需要参与支持舆情监测组、应对管理组工作。
第八条  应对管理组组成及职责。应对管理组由xx办公室主任任组长,成员由xx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拟定成员单位备案,预案启动后牵头召集相关部门组成。主要负责执行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决策、决定,指导全县涉麻网络舆情应对管理工作;负责完善网络舆情应管理工作预案和有关工作制度,确保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能够在短时间内调动和整合各种力量,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化解舆论危机。
第九条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舆情监测组、研判评估组、应对管理组牵头单位根
据需要,经报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同意,由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拟定成员单位召集该组成员单位参会。主要职责如下:
(一)根据舆情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各相关单位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
(二)审定舆情控制与信息发布方案,决定新闻及各类信息发布口径、原则和内容,拟定新闻发布和接受记者采访的领导和部门负责人;
(三)对舆情突发事件和信息发布应急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会商,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拟定处置责任部门;
(四)依纪依法对当事人、责任人、责任单位提出处理和责任追究意见建议,并按有关程序交相关部门处理;
(五)落实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三章  网络舆情监测
第十条  建立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网络舆情日常监测制度,明确舆情监控内容,通
过技术手段(该技术手段已由县公安局治安大队网监中队负责完成。)和舆情监测分析机构,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监测分析,形成舆情预警信息。对敏感事件要及时将监测情况报告工作领导小组,并密切关注媒体动态,做到网络舆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第十一条  舆情监测机构,由网络舆情管理员、网络舆情监督员、网评员组成,每天对重点网站、重点论坛进行巡查并汇总、登记和总结,对涉及党政工作的网络舆情进行日常监测和突发事件监测。
(一)网络舆情管理员。每天浏览查看与我县有关的网站至少3次以上,及时捕捉各个行业、各个阶层、各个体的意识动态,并做好有害信息记录,记录应包括:有害信息的网址、主题、发布时间、发现时间、上报时间、处理结果、网页页面或图片等内容,并分类编号存储,建立网络舆情信息库。
    (二)网评员。聘请兼职网评员和在政务网上设置网评员,对与党政机关工作相关的网络舆情进行日常监控、收集整理,通过正面信息跟贴覆盖负面信息,减少负面信息对全县的影响。
(三)网络舆情监督员对网络舆情管理员工作进行监督巡查和指导,定期收集、汇总网络舆情评估结果,并及时上报。